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今日谈 >> 聚焦考证腐败 >> 阅读

聚焦考证腐败: 斩断借“证”敛财的“黑手”

2014-10-10 08:53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tianye
分享到:

荒唐的“证书挂靠族”:啥也不干,年赚十万

一证在手,吃喝不愁;啥事不干,年入10万。为提升行业技术水平,规范行业管理,政府根据各类各等级职业资质证书人数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对项目工程招投标、建设及监理审计等环节实行“门槛准入”。这项严格的市场监管制度却在实际中走样。半月谈记者发现,当前一些行业“证书挂靠”普遍,中介公司资质转租“生意”红火,已成公开的秘密,许多行业形成“有资质的不干活,干活的没资质”的不良风气。

一证在手,一年坐收10万元

工作5年,独立买房。今年30岁的李伟凭借3个建筑行业职业证书的挂靠获得近40万元的收入。2009年毕业的他,学的是建筑专业,在一家小型建筑公司工作。虽然薪水不高,但工作倒也轻松。为了“给自己增加跳槽砝码”,李伟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准备建筑工程师考试并成功通过。

在校友介绍下,李伟将证书交给一家建筑公司“代管”,公司每年给他5万元好处费。尝到甜头后,李伟又先后报考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每次拿到证书,他都迫不及待地将证书交给其他公司“托管”。这时,他早已知道这种潜规则叫“证书挂靠”,于是要价更高。

所谓挂靠就是拥有资质证书的个人,将证书挂靠到相关行业企业,名义上属于该公司的员工,实际可以不为公司做任何事,但同样可以拿到一笔不菲的钱。因为企业需要一定量的“持证员工”,才能获评相关资质,承接相应业务项目。

在太原市高新区某私企工作的孟先生2007年考取二级机电工程类建筑师。“当时就是为了挂靠考的,当时一年能白赚1.2万元,现在少了,一年也还能赚8000元。”据他介绍,二级建筑师一般挂靠在省内,价格低些,一级建筑师可以全国范围挂靠,价格更高,一般是三年30万元,一次交三年。

建设工程领域的安全员、监理员、建造师等“五大员”制度是工程招投标的“硬件”,催生大量“挂证”族。根据类别不同,建筑师挂靠的价格也有很大差异,像机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相对基础的建筑师证的挂靠价格一般在每年3万元以下,而对于岩土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含金量”高的资格证则会达到每年10万元左右,甚至15万元以上。

记者调查发现,证书挂靠者以高校教师、新近大学毕业生居多,挂靠企业多是民营建筑企业,一级建筑师证挂靠“行价”每年12万元左右;一级建造师2万元至4万元,二级建造师1.2万元左右。

不仅建筑行业,其他一些行业同样挂靠疯狂。“只要有证书的行业就有挂靠。”一位专门从事证书挂靠服务的中介工作人员王先生告诉记者,机动车驾驶教练员证都可以出租。像执业医师等比较难考的证书,更是一证难求,价格水涨船高,最高可达每年15万元。

在环保行业,由于不少环评机构和环评师热衷资质挂靠,环评界出现了“有资质的不干活,干活的没资质”。“尽管国家相关部门一再禁止,但这股歪风还是比较严重。”长期关注环评资质挂靠问题的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负责人向春说。

2013年,环保部在《关于部分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人员处理意见的通报》中点名处分34家环评机构,其中就有15家是因为“借用外单位人员作为环评专职技术人员”或“环评文件部分章节由协作单位人员主持编制”。“去年底,我们在江苏、湖北两省调查时又发现了120多名公职人员涉嫌把环评师证挂靠到53家环评机构。”向春说。

百度搜索近期发布最受关注资格证书排行榜,建造师、会计、司法考试是最热门的三类资格/职称考试。二级建造师以34568.85万次的搜索量高居榜首;会计从业资格证排名次之,为26531.15万次;一级建造师则以23441.61万次排名第三;注册会计师、司法考试、证券从业资格证名列四到六位。

催生灰色利益,破坏行业秩序

越炒越火的证书挂靠市场产生一支数量庞大的“考证大军”,带动一条灰色利益链。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各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有560项。此外,地方自行设置的职业资格有575项。数目繁多的职业资格认证催生了社会上的考证热和培训热。

记者随机走访武汉几所大学的自习室,发现有不少学生都正在看各类证书资格考试辅导书,职业资格培训班宣传广告更是随处可见。据武汉大学一位学生介绍,许多证书的报考费用都在几百元,有的甚至上千元,如报关员、物流师、网络工程师、造价师等证书考试最受学生欢迎。

火爆的租证市场还催生了专业的中介机构。刚刚拿到土地测量证的刘政告诉记者,他报考的培训机构提供从报名到考试“一条龙”服务,实际没有任何附加要求,只要交钱,参加完一周的培训,就包过拿证。“也就是发两本书,爱看不看,试卷的题不管会不会只要写满了,肯定没问题了。”

“只要能考上,挂靠肯定没问题,这个在市场上很抢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许多网站会明码标价在网上挂出来,买卖双方也会在QQ群内交流,一些培训机构也会主动为学员联系挂靠单位。

这一说法得到一些培训机构的证实。太原市锦程职业培训学校招生负责人梁女士介绍,学校的造价师培训以网络授课为主,一般价格是3000元,考不过来年免费学,“保过班”要一两万元。“现在交点钱考出来,将来一年就能赚回来。”梁女士说,“挂靠的事好说,我们本着为学员负责的态度,免费为学员介绍挂靠单位。”

在资质更为稀缺的环评领域,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以“环评”或“环评交流”为主题的QQ群,群成员多在200人以上,大多是正在备考或有意考取环评师的人,“拿出证来挂出去赚钱”不时成为他们相互鼓励的话语。

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工作人员丁文章说,环评资质挂靠分为个人的环评师挂靠和建设项目资质挂靠两种。“个人挂靠环评师资质每年能拿3万元至6万元;公司挂靠环评机构资质的,需要抽取建设项目费用的30%左右交给环评机构作为管理费。”

不少受访专家认为,证书挂靠使得许多项目资格评审流于形式,甚至评审人员自己也加入挂靠队伍中来,丧失了资质评定的公信力和有效性。

挂靠何以大行其道

在证书“交易”市场上,省钱成了助长挂靠歪风的直接动力。太原市某环评机构负责人分析说:“如果是挂个证,我每年花费五六万元就够了,但要聘个持证技术人员正儿八经工作,没有10万元请不来。”

“申请条件也是一大限制。”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赵智杰说,2005年出台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中规定,申请评价资质的机构需要提交相关工作业绩证明。“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尽管后来把‘业绩’条件放宽,仍有一些机构被逼上了挂靠的路。”

同时,评审程序不透明,也让挂靠钻了空子。向春说,按规定,单位资质评审有一个公示期,会把相关持证人员名单贴出来接受公众监督。然而,公示的媒介是政府机关网站,访问量难与大众化媒体相比,监督效果大打折扣。“监督不到位,挂靠就不能及时发现。”

资质评定是政府对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分类控制的重要手段,但挂靠乱象使得这种严格把关制度遭遇信任危机。对企业或个人资质的认定是行业管理的第一道防线,证书挂靠挑战市场管理的基础,必然影响到企业行为和项目质量,已成项目安全的一大隐忧。同时,“挂靠”行为从法律上是违反劳动法的,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员工的利益都不受法律保护。

虽然法律明令禁止,但对“挂证”监管不严、处罚太轻。湖北金卫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宫步坦律师表示,按目前规定,如果个人没有从中获利,将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若从中获利,将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企业则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至3万元罚款不等。这对于动辄数十万元的获利来说,显然分量偏轻。

山西省环保厅某负责人认为,要避免持证人员“脚踏两只船”,个人信息联网是关键。只要个人信息实现全国联网,是不是挂靠关系便一目了然,这将有效地打击挂靠行为。

向春建议,发挥公众、社会团体等第三方的监督作用。“相应职能部门应建立畅通的信息公开渠道,及时、全面地公开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业务信息等内容,给公众参与监督提供方便,鼓励公众和第三方专业组织参与监督。”(半月谈记者 徐海波 王井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