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共筑中国梦 >> 往期回顾 >> 破解泸西科学发展的“基因密码” >> 阅读

四轮驱动 破解泸西科学发展的“基因密码”

2015-03-09 17:49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王静
分享到:

云南省泸西县委书记黄兆坤

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泸西是农业县,工业底子薄、经济基础差,是思想观念封闭落后、体制机制亟待理顺和激活的“低起点”欠发达县市,唯有以超前的眼光谋划发展、以扎实的作风推动工作,才能摆脱“桎梏”、崛起振兴,在跨越赶超中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地理位置上,泸西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最北部,地处曲靖、红河、文山的交界处,处于昆明经济圈、曲靖经济圈和个开蒙经济圈辐射地带的边缘。经济发展上,泸西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道路交通建设滞后,有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和集中开发度较低。推动泸西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时不我待。

在困境中远眺 扭住泸西大发展的“脉动”

思路决定出路。2005年至2008年,泸西县委相继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三轮大规模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使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大统一,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通过深化县情认识,全县上下达成了共识:要推进泸西经济社会新发展,与“环泸西而过”的三大经济圈对接,就必须紧紧抓住泸西工业化程度低这一最主要的矛盾,吸引更多关注,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

在创新中解码 提升地区“核心竞争力”

县委、县政府将煤化工作作为泸西发展的产业集群来定位,开辟出占地12.08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引进年产95万吨煤焦化项目,促进泸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和发展优势。

借着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东风,2008年,泸西县进了步创新纪检监察4制,推行干部任前廉政考察制库,让廉政考核结果成为选任干部的硬指标。

在社会管理上,2009年,菸西县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引导社会协助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实施了县内重大事件,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健全了民情分析例会等配套制度,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模式。

在实干中奋起打造“价值无限”干部队伍

2006年,泸西县展开的第二轮解放思想大讨论,率先安行干部末位; 汰制。2007年初,泸西又率先在全省实行效能监察制度,成立了效能监局。2008年,泸西县又对行政问责作出大胆探索,推行涵盖县内所有的机关和部门,规定了27种应问责情形和包括干部调整、免职在内的10种问责方式。

通过三年多的探索,泸西县初步建立一整套比较完备的干部选拔用和考核评价体系。正是有了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团结带领全县各族部群众充分发扬“埋头苦干、创新实干、率先垂范”的泸西精神,才使 2008年在遭遇50年不遇的冰冻灾害、国家宏观经济紧缩和全球金融暴冲击的情况下,泸西县不仅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各项事业协调发而且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和谐中跃进 撬动民生“幸福杠杆”

伴随着泸西经济逐渐从“低迷”走向“复苏”,贫乏滞后的公共文化务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开始凸现。

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2006年12月,县委、县政府在启动资金只有100万元的条件下,采取资本运作的方式,筹资1.4亿元建起占地面积339亩,含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多位一体的阿庐文化中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泸西县将继续乘着解放思想的东风,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为推进泸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