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政策 >> 生态 >> 川西新农事:土壤改良结甜果 >> 阅读

川西新农事:土壤改良结甜果

2018-03-14 08:43 作者:杨华、萧永航 来源:新华社 编辑:刘飞
分享到:

 新华社成都3月12日电三月农忙时节,土肥专家李巍都会穿梭于川西平原各个水果生产基地,查看土壤改良后果农们的收成,指导新一年的肥土技术。

在蒲江县甘溪镇箭塔村,村民曹春枝一大早就到自家果园里忙着,翻土、剪枝,忙得不亦乐乎。

“用了新的有机肥,使劲翻翻,肥力才能发挥出来。”曹春枝一边干活儿,一边听着专家的指导。

曹春枝家用的肥料正是李巍合作的科技公司提供。最开始这家公司找上门让试用新型有机肥时,她还有些怀疑,只拿出几十棵柑橘树来做试验。从去年5月开始使用新肥料后,曹春枝家的柑橘树眼见着一天变一个样。

记者跟随曹春枝来到最早使用新型有机肥的田地,一棵柑橘树长势茂盛,沉甸甸的果子挂在枝头,色泽鲜艳、果实饱满,而旁边一棵则显得矮小许多,挂果数量也少了很多。

“这是我特意留下做对比的两棵柑橘树,效果对比太明显了。今年我全部用新的有机肥,只有土壤改良好了,果树的根才能长好,不容易生病,就可以少打农药,相对而言也节约了成本。”曹春枝信心十足地说。

跟曹春枝一样,箭塔村的其他果农也尝到了土壤改良的甜头。

村民宋祥珍家的猕猴桃树叶越来越厚实,原本呈硬块状的土壤经过富含可溶性有机质的有机肥改造,松软适度、肥力充足。“施肥以后,基本上不用管,按时浇水就行了。”说着,宋祥珍弯腰用锄头在果园的土地上翻挖了两三下,一只蚯蚓就蠕动着出现在眼前。

李巍告诉记者,果园的土壤里很容易发现蚯蚓,这正是土质良好、肥力充足的最直接证明。多年前,李巍发明了精准改造土壤技术,提出改造土壤和土地增肥的技术实施方案,通过改变土壤容重和孔度,用微生物增强土壤有益菌活性,从而逐年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伍茂源是箭塔村驻村第一书记,一直在跟踪本村土壤改良户的实施情况,他告诉记者,现在按照土壤改良的方法来种的,标果率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平均每个重量达到110克。“我们把果子放到电商平台售卖,获得了好评。农民们真正尝到了土壤改良的甜头,消费者也吃上更加可口的甜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