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时政聚焦 >> 辛亥后裔谈百年启示 >> 阅读

辛亥后裔谈百年启示

2011-10-08 08:00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135215
分享到:

长期奔走于浙、皖等地,将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撒播于社会中下阶层人士。

陶亚成(陶成章之孙):

陶成章荐鲁迅加入光复会

“黄花岗72烈士的事迹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不为人知的是他们的首领赵声即是由陶成章吸纳入的光复会。而72烈士中也颇多光复会会员,尤其是那些没能留下姓名的南洋华侨都是陶成章在南洋发展的会员。”陶成章之孙陶亚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祖父,我想用16个字概括:品格高尚,言行一致,思想进步,身体力行。

陶亚成说,祖父陶成章是浙江绍兴人,幼年家贫但在私塾受到了很好的旧式教育,后得到蔡元培先生赞助赴日本留学,在学习军事知识的同时,萌发了推翻清朝统治、挽救祖国于危亡之际的革命思想。

留日期间,陶成章担任《民报》副总编,与保皇派的报纸《新民丛报》展开论战,虽然观点对立,但他的文章还是得到了梁启超的肯定,将他比作当代的“墨子”。

陶亚成说,作为光复会的创立者及领袖之一,陶成章还举荐鲁迅加入光复会。当时,鲁迅在绍兴听说有一位“奇人”宣称“要让全中国没有一个饿肚子的人”,便诚心加入。

相识以后,陶成章常到鲁迅寓所谈论革命,并将名册等重要资料托付给他保管。祖父那时长期奔走于浙、皖等地,将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撒播于社会中下阶层人士,对辛亥革命的成功有着很大贡献。

陶亚成说,祖母孙晓云当年为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离家出走,留日参加同盟会。后来嫁给了祖父,成为他革命道路上的终身伴侣。(记者 潘跃)

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不仅属于参加武昌起义的革命志士,更是当时所有发动、支持辛亥革命人士共同奋斗的结果。

熊辉(熊秉坤之子):

熊秉坤打响武昌起义首枪

“我的父亲是一个很平常的人,对人都很亲切。”回忆起对父亲的最深刻记忆,湖北武昌区政协委员、熊秉坤之子熊辉说。

熊辉说,父亲先后参加辛亥革命等多次战斗,人生经历可谓奇特。所以家里的许多父亲遗物,像砚台、印章等都已经捐给了红楼博物馆。

熊辉表示,武昌首义打响第一枪,并非是父亲的个人功劳,而是因为主客观的形势,是“时势造英雄”。“熊一枪”之说最初是缘自孙中山。

武昌首义3年后,熊秉坤出访日本东京时,孙中山向人介绍说:“这就是武昌首义放第一枪的熊秉坤同志啊!”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也称“熊秉坤首先开枪发难”。

武昌起义当天,湖北新军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等人率领起义军攻占凤凰山,并控制武昌,湖北军政府成立。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全国24个省份有14个先后独立,最后导致清政府覆亡。

熊辉说,当时革命党人早已在湖北新军发展成员,又拥有军械库,加之他父亲率领敢死队奇袭,终能取得首义成功。他说:“我父亲是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担当了历史性的关键角色。

但是,我父亲只是武昌首义枪声中的一个代表人物,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不仅属于参加武昌起义的革命志士,更是当时所有发动、支持辛亥革命人士共同奋斗的结果。”(记者 郭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