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时政聚焦 >> 辛亥后裔谈百年启示 >> 阅读

辛亥后裔谈百年启示

2011-10-08 08:00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135215
分享到:

黎元洪在中国人走向共和的道路上,尽管步履蹒跚,坎坷曲折,但毕竟也是迈开第一步的先行者之一。

黎昌晋(黎元洪嫡孙):

黎元洪千秋功过自有评说

“尽管黎元洪是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但他为民主革命作出历史贡献,值得后人学习。”作为民国大总统、首义都督黎元洪的嫡孙、现任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的黎昌晋在接受采访时,客观评价了自己的祖父。

黎昌晋介绍,在搜集到的当时国内外发行的明信片和报刊上,都把孙中山、黎元洪和黄兴的头像印在一起,称为“首义三杰”。随着近些年历史学家的深入研究,黎元洪的历史作用不断得到证实。

黎昌晋认为孙中山、黄兴及祖父黎元洪那一代人当时的愿望是为了中国的昌盛和民族的复兴,希望改变国弱民穷的现状,这和当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类似。

黎昌晋说,祖父黎元洪并不是一个投机者,相反,对认定的信念非常执着。辛亥革命以后,黎元洪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他为反对清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黎元洪的一生中,教育救国成为一贯的主张,黎元洪曾经拿出自己俸禄的很大一部分捐助教育,并且和张伯苓等著名教育家成为好朋友。实业救国,是黎元洪的又一个信念。

黎昌晋说,黎元洪曾经以个人名义贷了不少款来帮助别人兴办实业。对于黎元洪,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曾有这样的评价:“武昌是辛亥首义之区,黎元洪在中国人走向共和的道路上,尽管步履蹒跚,坎坷曲折,但毕竟也是迈开第一步的先行者之一。”(记者 朱虹)

蔡元培构建了一个思想学术开放的平台,为中国教育留下了思想学术自由的治学启蒙。

孙劲松(蔡元培曾外孙):

蔡元培搭建科学自由平台

“从事教育是蔡元培一生最精华的阶段,他为中国教育搭建了一个科学自由的平台,留下了思想学术自由的治学启蒙。” 作为蔡元培先生的曾外孙,孙劲松认为,蔡元培先生是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世人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孙劲松在中国美术学院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而这所学校的前身,是蔡元培1928年于杭州创办的西湖国立艺术院。孙劲松说,蔡元培的一生经历了从传统读书人到革命家,再到教育家和思想家的过程。从事教育的过程是蔡元培一生的精华阶段,因为他致力于“把他的人文关怀普及到每一个国民”。

蔡元培1904年与陶成章等人创立革命团体光复会并被推选为会长,1905年又加入同盟会。1912年蔡元培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从此一心一意投身教育。之后任北大校长期间,他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孙劲松认为,

蔡元培构建了一个思想学术开放的平台,为中国教育留下了思想学术自由的治学启蒙。这个平台的构建是蔡元培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他“给了后人一层土壤,让后辈能够自由地发挥、创新”。

孙劲松表示,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讲,做好本职领域的事是对辛亥百年最好的纪念。今天的人们应该学习他们抛却名利奋斗进取的精神与信念,踏实做事,认真做人。(记者 郭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