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时政聚焦 >> 分离之痛不能“留守”儿童一生 >> 阅读

分离之痛不能“留守”儿童一生

2018-03-08 09:17 作者:闫文博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常磊
分享到:

“如果我是那个小孩该多好/可以在你怀里淘气地撒娇/在你关爱的话语中满街地乱跑/好想听听你那久违的声音:宝宝别摔倒/如果我是那个小孩该多好/可以缠着你拿玩具逗我笑/在你慈爱的目光中投入你怀抱/这种感觉我一辈子找不到”——这首留守儿童之歌,名为《心灵渴望》。

随着春运大潮落下帷幕,呼啸的火车又要满载着打工者奔向城市。车窗里是大人迫于生计远离家乡的无奈,车窗外是孩子与父母分别的依依不舍。分离之痛,给数千万留守儿童的心理蒙上了阴影。而这种伤痛,可能伴随其一生。

缺爱:精神世界亟待“填空”

提起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人容易认为其原生家庭经济比较差,缺少物资援助。实际上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条件还是能够得到满足的,外出务工的父母一般会定期给家里寄钱以保证日常开销。更需要引起人们关注和重视的是“留守儿童”精神世界的渴求。

留守女孩陈小婷说:“一年没见到爸爸妈妈了,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跳舞,爸爸妈妈每天陪在我身边。”留守儿童不太明白打工挣钱的意义,但对父母陪伴的需求非常强烈。有的孩子听说妈妈要回来了,既高兴又紧张,甚至上吐下泻;当听说爸妈要离开了,便难过得吃不下饭。

不少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往往要同时照顾好几个孙辈,对孩子心理的变化不敏感,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不少农村地区的孩子没什么玩具,奶奶就让孙子打麻将。在学校里,留守儿童缺少社交锻炼,不愿和不敢轻易坦露心声,将自己成长中面临的问题深埋心底,独自吞咽着委屈和无奈。

相比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留守儿童无法体会喊声“妈妈”就能解决问题的依赖感。他们的父母远在他乡,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虽然电话、QQ、微信能缓解思念之情,但比起面对面交流终究无力。面对面可以通过语气、表情、眼神的变化发现孩子的异样,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最次还能做一个倾听者,成为孩子的减压阀。

而隔着屏幕,孩子很难通过视频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准确表达出来,甚至懒得表达;有些孩子因长期未能与父母在一起,对父母感情不深,只依赖爷爷奶奶。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给留守儿童精神世界不断荒芜埋下种子。

失范:终生难摆脱的伤痕

留守儿童在性格上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极为腼腆、内向、羞于表达;另一种则是特别调皮,难于管教。前一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导致缺乏安全感,表现出内向型的性格特点。后一种情况则多是由于留守监护人没有管教能力,父母又鞭长莫及,以致横行霸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上两种情况正是留守儿童长期不被重视、无人约束、内心自暴自弃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进行社交锻炼的首任对象。缺少社交锻炼的孩子,往往难以逃脱自卑的裹挟。

孩子的自信是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同时也是一点一点被摧毁的。留守儿童变得自卑的根源,在于长期没有得到充分表扬与肯定,犯错误被训斥时没有父母的安慰,于是对自己产生怀疑,畏首畏尾,生怕犯了错误被批评或嘲笑。

与自卑相伴的是敏感,即对别人情绪的变化过分关注。在旁人很正常的一个举动,却会让留守儿童多想:他是不是生我的气了?是不是瞧不起我了?是不是在嘲笑我?这样“多愁善感”的情绪不断累积,会形成社交障碍。

俗语讲,三岁看大。虽然这种说法略有夸张,但表述了孩童阶段对于一生的重要影响。成人之后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性格,往往在其孩童时代就能找到相应的影子。因此,加强对幼童阶段的培养和关注,实际上是为了其在进入成人世界后健康发展打好基础。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相应关注而产生心理问题,进而会有行为失范的表现。

留守儿童有较强的孤独感,自我意识水平较低。孤独感是儿童对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社交和友谊地位的自我知觉而产生的孤单、寂寞、失落、疏离和不满的主观情绪体验。由孤独感而衍生出社交焦虑,由社交焦虑而造成自我意识水平较低,出现对自己要求不高,自暴自弃的想法。一旦遇到导火线,就容易发生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实。

乡村中小学里,校园欺凌时有发生,一些留守儿童尤其是女生为了保护自己而不得不投靠学校里的某些“势力”,认“义兄”“义妹”。一方面,这些留守儿童深受其害;另一方面,他们也为自己能找到“义兄”而沾沾自喜。此时的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对于是非没有清晰、独立的判断,容易产生暴力崇拜。还有的留守儿童早恋,甚至怀孕、堕胎,不但给身体造成极大伤害,也给未来人生蒙上阴影。

有些辍学之后出去打工的年轻人,回乡时给人一种光鲜亮丽、出手阔绰、谈吐不凡的印象。而仍在学校读书的留守儿童,没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又没有父母时刻监督提醒,很容易被这些表象吸引,以为离开家就可以开创一片新天地。等到他们意识到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往往已经回不去了。

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留守儿童都会产生行为失范,大量的留守儿童还是能够按部就班地生活、学习,稳步地踏入社会。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留守时代产生的心理问题仍会影响终生。难以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很多留守儿童成人后面临的难题,这与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如果小时候性格开朗,长大后也会善于交际,如果小时候就不爱讲话,长大之后也很难改变。可见,孩童时代的成长经历不仅影响在当时,更深远地影响到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陪伴:父母与孩子相伴成长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根本在于陪伴,这种陪伴既是留守儿童的情感需要,亦是父母的情感需要。但现实情况让人不容乐观,正如一位父亲所言:“如果我走了,就没办法拥抱你;如果我不走,就没办法养活你。”可见,该问题的症结即是要解决不能陪伴的现实困境。

留守儿童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阶段性产物。人们普遍认为,留守儿童是进城务工人员被动地将孩子留在户籍地的结果,并非完全如此,工作地无法给孩子提供教育保障才是重要原因。进城务工人员将孩子留在老家以便能接受相对完整的教育,实际上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结果。提供教育保障才能真正解决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的问题。

并非是进城务工地政府部门没有做过努力,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根源在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虽然农民工子女可以在城市里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读书,但教学质量、教学条件相对较差。最重要的是参加高考时,他们不得不回到原籍考试和录取,各地考试录取方式均不相同,与其冒险,不如主动选择回家读书。

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绝不能仅仅关注留守儿童本身,需将其置于社会大背景中,多角度、多方面共同努力。很多学者主张,应当在顺应城镇化的大背景下,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工在户籍地实现创业就业,从源头杜绝留守儿童出现。

这样的建议并非没有道理,但绝非一蹴而就,城市发展仍然离不开打工者的参与,上述建议只能减少一部分留守儿童,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现阶段来讲,比较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方法,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父母、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和监督。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心系孩子型、只顾温饱型、感情淡漠型。最应该接受教育的是后两种类型的父母。

有过育儿体验的人都知道,如何做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交流,如何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修正自己的观点以适应孩子的成长,需要与孩子一起探索,换句话说,为人父母也是需要学习和锻炼的。

亲子分离不仅给留守儿童带来伤痛,也使留守儿童的父母丧失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因此加强对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十分必要,这种教育不能是简单说教,而是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使其习得为人父母必备的技能。当然更重要的是要让留守儿童的父母充分意识到亲子交流的重要性,不能用视频替代面对面交流,而应经常创造团聚的机会。

留守儿童的父母、留守监护人固然是关键,但也不能忽视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组织的作用。政府机关应当建立必要的教育和监督机制,督促父母或留守监护人认真对待孩子的心理问题;学校可以对留守儿童做好专门登记,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和询问;社会组织则应协助政府机关、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做好相应工作。

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温暖的心灵环境,使其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闫文博 作者系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副教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