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观点 >> 专栏作家 >> 孙爱东 >> 人民利益是改革最大的动力 >> 阅读

人民利益是改革最大的动力

2013-11-10 22:20 作者:孙爱东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李诗海
分享到:

半月谈网评论员 孙爱东

十八届三中全会日益临近,人民期待着即将绘就的改革蓝图。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留给改革者的空间日益逼仄,骨头更加难啃。但是改革进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再难路的也得走,再险的关也得闯。

中央的思路已经明确,这轮改革就是要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改革的突破口就是简政放权,明确权力的界限。新一届国务院组成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把转变职能作为第一件大事,紧紧抓住不放。今年以来,中央层面已取消下放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可以说,简政放权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和宏观调控的“当头炮”。

中央的态度也很坚决。正如李克强总理在11月1日召开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说,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是一场自我革命,要民意为先、舍利为公,有敢啃“硬骨头”的勇气,义无反顾、一抓到底。

中央层面的改革可谓是做足了文章,可圈可点,令人称赞。但是,改革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事情,必须上下联动,通盘考虑,上下贯通,整篇文章才能做好。可是,在改革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上下不一致、不同步的情形。如果上大改下小改,甚至上改下不改,头转身不来,改革成效就会大打折扣。

这次中央发了狠话,明确要求,中央明令取消的,要不折不扣地放给市场、社会,不得截留。把地方本级该放的权力切实放下去、放到位,特别是对不符合法律规定、利用“红头文件”设定的管理、收费、罚款项目应一律取消,决不能打“小算盘”、搞“小九九”,防止“上动下不动、头转身不转”。

在工作生活中,以消极姿态对待改革的事情我们见的太多。比如,在中国不断上演的房地产调控“大戏”中,人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就是中央高高地举起了重锤,然后是地方接过后轻轻地放下。凡是收费和罚款项目,一些地方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依据,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就像近日媒体曝出的河南一条百公里长的公路,竟然有200人在执法,司机须备2万元才敢出车。在一些地方,群众“办个证”得折腾你多跑几千里,盖几十个公章。诸如此类现象,犹如让改革的拳头砸在了棉花上,有力发不出。

毋庸置疑,这些年来地方政府在微观经济领域有了越来越多的配置资源的权力。在某种程度上,地方政府已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行政化,就是一些地方行政权力的真实写照。由此,经济生活中就不可避免地上演出各式各样利益的博弈和力量的冲突。但是,无论地方政府的利益有多大的借口,多么美妙的理由,相对于国家改革布局而言,地方的利益也是个局部利益,也是大局中的小局。局部必须服从整体,小局必须服从大局,这既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一个现实逻辑,更是组织原则。

在当下中央强势推进的改革进程中,对权力依恋惯了的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会有各种抱怨,或犹豫观望,或心存侥幸,甚至不排除有我行我素,打“小算盘”“小九九”的顶风行为。对此,我们一定要在法治轨道上重拳出击,不给那些打“小算盘”者以任何侥幸。当然,诸如干部人事制度、财税制度、考核制度等配套改革也要跟上。

改革必然会触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但是我们别无选择。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改革是要触动利益的,但是没有比人民利益更大的,因此改革不能停止。”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

孙爱东

半月谈杂志社编委、新媒体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时政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