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时政 >> 环球看点 >> 贸易顺差在中国,利益顺差在美国 >> 阅读

贸易顺差在中国,利益顺差在美国

2018-04-26 16:00 作者:王志伦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王静
分享到:

贸易顺差在中国,利益顺差在美国

“中美贸易失衡”究竟该怎么看?

美国政府近期以贸易逆差巨大为由频繁挑起对华贸易争端,对于美方口中的“巨大贸易逆差”,不少专家认为,仅以贸易失衡评判中美经济关系具有片面性和误导性。

从中美数字账看,传统贸易统计已经不再适应产业链价值链全球化形势下的国际贸易计量,“总值法”贸易统计严重夸大了中美贸易失衡;从中美利益账看,双方贸易差额与实际获利更是呈现出“贸易顺差在中国,利益顺差在美国”的局面,美国可以说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中美贸易失衡程度被严重夸大

2017年中美货物贸易中,美国对中国的逆差,按美方统计为3752亿美元,按中方统计为2758亿美元。按美方统计,2017年对华贸易逆差已占美国逆差总额的59.3%。

对此,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贸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等认为,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既有客观事实,也有统计假象。两国出现统计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在转口贸易中,中方根据出口第一目的地统计为对中转地的出口,美国则按原产地原则记作来自中国的出口;而且,第三方转口会产生增加值,这部分增加值没有流入中国,但美方也计入对华贸易。在直接贸易时,美方的进口报关价格会高于中方出口报关价格。二是,美国对出口金额按离岸价格计算,进口金额按到岸价格计算,从而将装卸、运输和保险等费用的双倍数额计入中美贸易逆差。三是,统计范围有差异,美国使用通用的贸易体系以国界为界,包括存储在保税仓库和自由贸易区域范围的一般贸易体系;中国实行特殊的贸易体制,以中国关境为界,只计入进入中国海关的商品,在保税仓库的货物未统计在内。

根据中国商务部报告,中美统计工作组多次就两国统计差异进行的联合研究表明,美方统计的2008年至2014年的逆差数据平均高估19%。

传统贸易统计已不能真实反映当前国际贸易计量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秘书长陈卫东、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盖新哲认为,中美均采用目前国际通用的总贸易制的贸易统计制度,贸易数据由海关按照“总值法”统计。但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一国出口的货物可能包含其他国家创造的价值,传统的出口总值贸易统计法因此存在大量重复计算和忽略贸易转移的事实,传统贸易数据已不能真实反映真实贸易关系。

首先,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体系下,加工贸易品中包含的转移价值导致中国对美顺差虚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说,中国在全球分工中发挥比较优势,从非洲、中东、拉美、澳大利亚等地进口原材料,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地大量进口中间品和零部件,在国内进行组装和加工,然后出口至欧美地区。据中方统计,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61%来自加工贸易。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等表示,加工贸易实际的增加值仅是加工组装的部分,但传统的出口核算方法则以出厂售价计算。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苹果手机。按照2009年的数据计算,一部在中国组装制造的苹果手机批发价为178.96美元,其中仅有6.5美元的价值是在中国产生,其余都由美国设计商和韩国、日本等零部件供应商获得。但按照传统贸易统计法,这178.96美元都被计入中国对美国出口。这意味着,中国对美国的相当一部分货物贸易顺差,实际上是由中国对这些经济体的逆差转化而来的,本质上是美国对这些国家的逆差。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认为,2017年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中,至少有40%来自中国以外国家制造但在中国组装产品的供应链效应。

从加工贸易的利润看,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虽然数额较大,但并不代表中国单方面在中美双边贸易中获取了巨大利益。由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条中承担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部分,前端的研发设计、核心零部件生产与后端的销售服务等价值丰厚的部分都在国外,大量利润因此回流到欧美跨国企业,形成“出口在中国,附加值在欧美;贸易顺差在中国,利益顺差在欧美”的格局。

其次,传统贸易数据还遗漏了外国直接投资的渠道,忽略了在华外资企业出口额这一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随着国际分工广泛进行,美国等国家的跨国公司展开全球性供应链布局,加大对华直接投资力度。以苹果电脑为例,其将制造外包给200多家企业,在全球900多个工厂制造,其中,中国358家、日本137家、美国64家。

德意志银行3月发布的报告说,尽管中国大陆相当一部分出口是由包括苹果公司在内的外商公司完成,传统贸易数据按照地理进行划分,并不考虑所有权关系,但实际上,在华外资企业在中国对美出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中国商务部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57%来自外资企业;而根据海关信息网的数据,2016年中国对美出口企业百强榜中,外资企业占到七成,前十强无一是中国大陆企业。

第三,近年,对增加值贸易指标核算体系的研究也凸显了传统贸易统计的局限性。前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曾谈到,现行贸易统计方法只适合于过去出口产品完全产自同一个国家的时代。在全球化时代,这一统计方法无法客观反映贸易失衡与价值分配,直接导致美中贸易逆差被夸大。

第四,从所有权角度计算货物或服务销售总量的总销售额统计法也显示出传统贸易统计的偏颇。德意志银行的研究报告认为,中美两国企业通过出口和子公司向对方销售货物和服务的总销售额比贸易差额更能全面地体现两国经济关系。

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不能掩盖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6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出口额为869亿美元,与2006年的144亿美元相比增长5倍,贸易顺差达到577亿美元,是2006年的40倍。

因此,仅以货物贸易失衡来评判中美经济合作并对中国横加指责,不仅非常片面而且极具有误导性。在产业链、价值链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所有国家的多边贸易差额可能是衡量一国对外平衡更好的指标。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16年,中方包括货物、服务、要素回报在内的经常项目顺差为1964亿美元,仅占GDP的1.8%,低于国际上常作为失衡标准的4%,也低于作为美国衡量“汇率操纵国”的标准设定的3%。(半月谈记者 王志伦)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