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观点 >> 评论 >> 被动物“玩坏”的经济学 >> 阅读

被动物“玩坏”的经济学

2017-10-27 09:40 作者:段菁菁 来源:半月谈 编辑:孔德明
分享到:

正如我们用“黑天鹅”比喻小概率但影响巨大的事件,世界知名经济学家、2007年古根海姆学者奖获得者米歇尔·渥克在其著作中借用“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不知不觉间,“黑天鹅”与“灰犀牛”成为中国宏观经济领域的最热名词。

为什么经济学家们热衷于在动物园里寻找灵感、用动物来隐喻经济主体或经济活动?

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隐喻被认为是一种“跨域映射”,即通过熟悉的、具体的、已知的领域来认知陌生的、抽象的、未知的领域。当然,这种投射并非随意的,而是基于某种相似性、相关性。

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庞大体系,经济与人类社会密不可分。经济话语主要描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包括许多抽象、陌生、晦涩难懂的经济概念、经济现象。因此,在经济话语中,也常常用隐喻来表达概念。

动物无疑是很好的隐喻素材。大千世界,动物种类繁多、形体各异、习性多样、行为复杂,成就了丰富的动物词汇资源库。从这一资源库里,我们总是能找到一些词汇,用以类比经济运行和金融世界,从而使得经济话语中无形、复杂、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具体、简单,易于理解。

于是我们看到:

“羊群”——头羊做什么,后面的羊群就会跟着做什么。在经济学中泛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往往根据其他投资者的决定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鳄鱼”——猎物越试图挣扎,鳄鱼的收获越多。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并期待着你用力挣扎,你唯一的办法就是断肢求生。在经济活动中,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独角兽”——一种传说中的神兽,稀有且高贵。在风险投资领域,投资人把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称为独角兽,如果遇到它们,投资者就可以大赚一笔。

……

动物已在经济学话语中大行其道。这或许并不值得奇怪,因为人性中本来就有动物性的一面。

正如我们所见,人的投资行为并不都是理性选择,而由大量个体形成的投资市场呈现出更加复杂的非理性情势,经济前景同样如此。因此,不少研究者还得出了“企业是动物”“投资者是动物”“市场是动物”“产品是动物”等结论。

经济学中的“疯狂动物城”越开越大,以至于经济学家开始质疑“理性人”假设,行为经济学应运而生。为了证明人类的非理性,经济学家做了如下“二选一”实验:A.你一定能赚30000元;B.你有80%可能赚40000元,20%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实验结果是,大部分人选择A,正所谓“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其实,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和概率的计算方法,人们更理性的选择应当是B。这种“见好就收”颠覆了经济学家的想象,人性中存有的经济理性远非足量。面对繁复多变的经济活动,人类非理性、动物性的一面常常将世界搅个天翻地覆。许多经济危机、金融风暴的诱因竟是人类基因酝酿的非理性繁荣。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真是被动物们“玩坏”了。

为了证明你也有“玩坏”自家经济的潜力,最后问题来了:A.你一定会赔30000元;B.你有80%可能赔40000元,20%可能不赔钱。你选哪一个?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