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观点 >> 评论 >> “迎检办公室”检出多少形式主义 >> 阅读

“迎检办公室”检出多少形式主义“戏法”?

2018-04-17 08:47 作者:段炎炎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孔德明
分享到:

在基层,有些“实干”被念歪了经,为了干而干,为了完成任务而机械地干,不仅收效甚微,而且付出远远大于收益。

4月15日《半月谈》刊发的文章称,西部某市主城区龙船巷社区(化名)是一个专门用来迎接领导考察或检查的“明星社区”——该社区一间2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短短4年内被3家不同的区级部门前后装修了3次,每次都花费十几万元,但装修好、挂了牌子之后却基本闲置。于是,落实工作变成了落实办公室。

一会儿是社区慈善超市,一会儿是家庭服务业超市,一会儿又成了法律超市,这是在给百姓变魔术吗?变换的是名头,不变的却是乏人问津、几乎闲置的事实。记者调查显示,类似闲置办公室还有不少,如计生宣传服务工作站、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室等。

可以说,一些地方从来不缺乏形式主义的“智慧”,比如,有的地方建起“遮羞墙”,有的地方办书屋却不采购村民所需书籍;有的地方扶贫全靠材料写得好;有的地方工程整改就是刷一层涂料……尽管表现方式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弄虚作假,华而不实。

如此形式主义的危害也很明显。一方面,该解决的问题没能解决,而且可能被掩盖了;另一方面,“走形式”造成各种资源、资金的浪费和低效使用。

基层部门本可利用其可支配的资金和资源开展很多工作,为百姓服务。遗憾的是,有人仅仅是把钱花出去、把架子搭起来、能跟上级交差就行,而不管“性价比”如何,也不问是否能惠及百姓。这种简单粗暴地落实政策,暴露出一些基层部门及工作人员作风不实、态度不端正、责任心欠缺的弊病。落实工作成了落实办公室,这种装修“戏法”非但没能装出政绩,反而让基层政府部门的形象和口碑大受影响。

踏踏实实把好事办好,提高各种惠民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性价比”,真有那么难吗?首先,要学会因地制宜。报道说该社区没有特别困难的群体,低保户只有一户,那么,开慈善超市有什么用?这给有些基层部门的启示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应该更多地从实际出发,更精准地建设、落实;其次,既然是为了惠民,不妨多与民众沟通,看看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在充分倾听、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建起的项目,还会闲置吗?

通过此番事件不难发现,在基层,有些“实干”被念歪了经,虽然干了,但是为了干而干,为了完成任务而机械地干,不仅收效甚微,而且付出远远大于收益——这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实干”吗?

基层不时上演的“精致的形式主义”,必须及时遏制和纠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