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专栏>正文

“看不惯、干不掉”:80、90后“擦枪走火”?

2018-05-31 10:30
来源:半月谈

最近,一些职场公号挺喜欢拿“80后正在被90后干掉”来说事。

作为一名80后的我有点不服气,半开玩笑地询问周围一群90后实习生对此事怎么看。

他们一脸诚惶诚恐的表情让我很受用,尽管他们心里可能是另外一种想法,但估计在“干掉”谁的路上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言归正传,80后、90后被贴标签也不是第一次了。不如拿出社交媒体上运用较广的标签来对比一下。

80后:坚韧、多元、循规蹈矩、懦弱而无力。

90后:自我、张扬、矛盾综合体、清醒而早熟。

显然,共性之中有差异,差异的背后是不同的时代烙印。相比“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五味杂陈,一句“被年轻人干翻”确实更直白凌厉。

但是无论是70、80还是90后,你要“干掉”我,我就乖乖等着被你“干掉”吗?这都不符合新时代奋斗者的人设。

所以,何必故意制造代际竞争的矛盾对立?取长补短共谋大业,岂不更好!

看不惯又干不掉的“对手”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80后约2.28亿人,90后1.74亿人,00后1.46亿人。尽管80后掌握着大部分社交话语权,但90后早已不是“非主流”。

在一篇名为《90后:我们干掉80后的时候,从不说抱歉》的职场公号文中,作者对90后的成长速度颇为欣赏。

“上次我去珠海参加一个演讲活动,遇到一个98年的,就卖鱼缸,年利润做到3000万元。”在某公司创意大赛中,90后员工战胜了才华横溢的80后前辈,一句扎心的“干掉你们的时候,我们从来不说抱歉”很带劲。

另一篇名为《80后正在面临的危机:被90后干掉》的职场公号文,作者讲述了几位80后老友的惨痛经历:老友G,创业做团购电商,DAU(日活跃用户量)才做到900个,资金链就断了,老老实实回老家开小店;老友F,1年半换了3家公司,年薪从100万元降到45万元,替雇不起销售团队的数家创业公司兼任广告总监,每天在家打几百个电话,抽完了3包烟也未必能卖出一单。

这样一比较,似乎90后蒸蒸日上,80后无奈落败。且不论文章是不是逻辑成立、证据确凿,至少赢得了很多90后网民的点赞。

“看完挺骄傲的。”“力挺!我就是90后,可功利可文艺,可仙女可魔女,为达目的拼尽全力。”

90后的血槽已满,而80后读者表现得相当“佛系”:“嗯,我觉得你说得很对,所以我现在在学90后的胆量。”

“80后表示压力山大,唯有全力以赴。”办公室里80后同事看了文章,软软地来了一句“干掉就干掉呗,又不是抢女人”。

隔壁70后坐不住了,“嘭”地一声放下保温杯,“还给不给我们活路了?”

玩笑归玩笑,其实很能理解90后在初入职场时想要寻求的自信和认同。

不得不承认,80后、90后对职场文化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

80后看不惯90后随心所欲、急功近利,90后看不惯80后循规蹈矩、倚老卖老。

实际上,两代人之间,互相看不惯的有之,彼此欣赏的则更多。

大部分80后似乎并没有被90后干掉的焦虑。80后的焦虑更多地来自于自身,人到中年的压力和责任——房子、奶粉、教育、赡养老人,好像每一分钟呼吸都要钱。

“我是80后,对,就是现在中国最爱买奶粉、尿片、童装的那类人。

”奶爸“皇太急”说,“与90后从小就享受改革开放红利不同,我们爸妈物质上没什么积累,所以我们进入社会后,首先必须面对让人生畏的市场化高房价。

要供房,要攒奶粉钱,还想把日子过体面,怎么破?”

得不到又放不下的“羡慕”

80后与90后在人生观、世界观上的碰撞,就像是被生活逼出来的实用主义者遇上了享受生活的浪漫主义者。

我承认,80后对90后是有羡慕和嫉妒的。

青春只有在逝去之后才会意识到美好。当80后感慨不能重来一次之时,要眼睁睁看着90后、00后挥霍青春、肆意张扬,内心的感受可想而知。

投射到职场,80后为了“面包”放弃闯荡的大有人在。

为了升迁分分钟看领导脸色,也难怪会觉得“神马是领导”的90后简直是脑残。

难得休假,能在家睡到自然醒已是恩赐,带娃去个咖啡厅都累得直不起腰的人,自然觉得90后能及时行乐,在酒吧夜店rock&roll是一种奢侈了。

面对各种贷款账单,看着90后悠悠地来一句“花了是钱不花是纸”,如果还能淡定那真是修炼到了一定境界。

作家阎连科说,10年前,80后也曾代表了一种叛逆或完全不同的审美,所以韩寒、张悦然、郭敬明成了热点。

但大部分80后在30岁以后开始融入一个生活秩序。对80后的唏嘘,更多的来自短时间内一代人迅速变得循规蹈矩甚至萎靡不振,迅速融入了社会的大染缸,迅速接受并认同了自己的命运。

与此相比,90后激进、强悍、爱憎分明,不循规蹈矩,不迷信权威,虽然一身毛病,却朝气澎湃,有着随时可以为自己喜欢的事去死的状态,似乎更值得期待。

毕竟,“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靠下一代对上一代的反叛进步的”。

难道80后身上就没有90后羡慕的东西么?

当然有。80后至少有个天真烂漫的童年,90后却在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生存竞争和出人头地所意味的代价。

更何况,“他们的后浪来势更为凶猛”——网民“无穷无尽”说,“70后父母对孩子教育有紧迫感,很早就开始全方位地培养。过不了几年,00后才会是真正高素质的新人类。”

什么人更容易“被干翻”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网络上一定不会少了类似“90后被00后干翻”的公号文。

其实,这样刻意制造代际竞争的话题并没有多大意思。无论是70后、80后、90后还是00后,在同样的年纪都在用符合当时社会形态的处世态度去生活,20岁以不同方式疯狂、30岁在奋斗拼搏、40岁都会是社会支柱。

关键是挖掘出那些代际相传、进化然后优化的品格。比如90后的创意、灵活、“makethingshappen”,加上80后的韧性、理性、“makedreamcometrue”,相信无论是并肩作战,还是狭路相逢,都会很有战斗乐趣。

再说,纠结80后、90后谁被干翻,不如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被干翻——30岁之前没有狠狠努力的人,会被一直努力到30岁的人干掉;不思进取的年轻人,会被热血奋进的更年轻的人干掉。

正如80后李昕所说:“你犯过最可怕的错误,就是什么都没做就老了。现在开始改变,还来得及,绝地反击,永远不会太迟。”(作者:俞菀)


责任编辑:刘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