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高水平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2018-10-22 09:4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10月17日,杭州市临安区太阳镇太阳米种植基地,种植户陈元生抱着收获的稻子。

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本报记者何玲玲、方问禹

在杭州市临安区的省级标准化粮食生产基地——太阳镇太阳米种植基地里,500多亩生态水稻收割拉开了序幕。今年水稻长势较往年更好,预计亩产稻米675公斤,再加上稻田套养的甲鱼、牛蛙、鸭子等,农户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高起点上谋新篇。浙江省以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抓手,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目标、更强的力度,全面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高水平打造乡村振兴样板,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篇章。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青山碧水绿道,涓流浅滩廊桥。梯田水稻的成片金黄嵌入在青山绿水之间,构成了一幅深山沟里的世外桃源景象。

看着游客们围着稻田拍照、嬉戏,宁波市奉化区大堰村的农民钟玉兰难以理解,但也乐开了花。她说,今年不急着收成,因为这沉甸甸的稻谷不仅是粮食,更是一道亮丽的乡村风景线,能带来更多收入。

越来越多的浙江农民,尝到了美好生态环境的甜味。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年来,一项发轫于浙江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实践,正作为典型经验走向全国:2003年以来,浙江省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十五年间造就万千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脚步走在全国前列。

“千万工程”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也得到了国际社会肯定。今年9月,浙江省“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

联合国这样评价“千万工程”: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效果显著,将昔日污染严重的黑臭河流改造得潺潺流水清可见底,赢得了“激励与行动”类别奖项。这一成功的生态恢复项目表明,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将产生变革性力量。

立足高起点,谋划新篇章。浙江省认为,与农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优良环境需求相比,浙江乡村规划设计水平、美丽乡村精致水平、特色化水平、环境全域化整洁水平等仍有提升空间,高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还需深化。

对标乡村振兴战略新要求,浙江省以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为抓手,提出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如今走进遂昌县西畈乡举淤口村,村容村貌的整洁程度可谓极致。村民们感慨说,原来农户门前屋后垃圾成堆,村里蚊子、苍蝇多得不得了,随着“垃圾分类”工作一点一滴做起来,村里这一年的变化“翻天覆地”。

“你随时到我们村里来看,地上干净得连一颗烟蒂也难找到。”举淤口村党支部书记杨昌兴自豪地说,保护生态环境如今已是村民们的自觉行动。

目前,浙江省正在实施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大力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农村“厕所革命”“垃圾革命”等具体入微的工作从点滴做实,巩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消除劣V类水成果。

随着多项工作扎实推进,最近这一年,浙江乡村面貌又见新变化,一些美丽乡村呈现“升级版”。

新农民耕耘“三新农业”

在江山市石门镇泉塘村,农业专家对泉塘畈百亩晚稻“甬优12”高产示范片进行实割测产验收,测定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为1010.99公斤,其中高产攻关田亩产达1071.51公斤,双双打破了浙江省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希望的田野上,新农民耕耘的丰收也变着花样。

10月15日,在“农行杯”第二届浙江省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决赛上,《毛竹“春笋冬出”覆盖栽培技术研究》和《基于数据化运营的茶叶产业综合体建设》创业项目分获初创组、成长组冠军。

插上科技与互联网的翅膀,浙江农业便打开了充满想象的新空间。

发挥浙商优势、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抓好“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农村的延伸,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振兴乡村产业,浙江省这一年新招实招频出。

果蔬生态循环工厂化种植与全产业链、县域农产品流通智能化建设、全人光LED灯智能化育苗工厂、生鲜反向供应链、净菜宅配、农村基层现代农业综合服务站……一支创业经验丰富、带动能力强的农创客队伍,驱动浙江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百花齐放。

浙江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陈百生说,农创客带来的参赛项目创新性强、适用面广、成功率高、示范性好,不仅有玩转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技术咖”,还有进军互联网、物联网、全域旅游的“时尚派”。

充分挖掘农业功能和乡村价值,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娱乐体验、养生养老产业、农村电商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乡村从主要“卖产品”,向更多“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转变。

资本也看好乡村创业。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派出金融专家与农创客一对一结对,为他们既“融资”又“融智”,助力创业项目做大做强。通过深入接触,该行对成长组参赛选手李晓军的杭州艺福堂茶叶有限公司给予5000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并为初创组一些创业个人授信30万元。

作为发展动力引擎,浙江多地进行的农村土地制度试点改革也不断结出硕果,传统“小农经济”正在转向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

今年6月30日,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的首批宅基地“三权分置”证书在浙江德清县颁发,一些农户和用地业主拿到了宅基地资格权登记簿、宅基地资格登记卡、不动产权证。在此基础上,村委、农户和用地业主代表签订三方流转合同,银行当场就给予信用授权。

注入“美好生活”新内涵

“以前养猪又脏又臭,辛苦一年只挣千把块钱,现在收拾自家房前屋后,单是游客买走的花花草草,一年就有五六万元收入。”

景宁畲族自治县标溪乡标溪村村民马志英热情招呼记者到家里,看着满庭院的多肉植物,幸福挂在脸上。

行走在景宁畲族自治县城乡各个角落,精致整洁的村容与浓郁的畲乡风貌交相辉映,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的图景徐徐铺展。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浙江立足机制建设和创新,利用乡贤、家风家训、古旧祠堂、文化礼堂等,让“物质小康”与“精神小康”建设齐头并进。农民群众既“身有所栖”也“心有所寄”,美好生活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桐乡市崇福镇上莫村村民朱建潮最近搬进了新居,他照例办的“上梁酒”却成了当地津津乐道的话题:每桌22个菜,有鱼有肉、荤素搭配,全是地道的桐乡味,每桌700元的标准相较以往显得“寒酸”,却让村民点赞。

从攀比之风盛行、动辄数千元的“海鲜宴”,到人情往来“标准化”、卸下村民“人情债”,上莫村文明餐桌“道德评判团”刚成立不久,就在乡村移风易俗的“老大难”问题上有了突破。

在“自治、法治、德治”的基层治理创新方面,浙江桐乡起步早、效果好。对照乡村振兴战略新要求,桐乡“三治融合”建设持续深化,建立了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百事服务团、法律服务团、道德评判团这“一约两会三团”以及“三社联动”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近一年来,浙江干群协力探索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的新思路,涌现一批典型经验。浙江诸暨以清廉文化为依托,全面建设党风清正、作风清新、权力清源、干部清廉、乡风清朗的“五清村居”,巩固乡村治理基础,也为高标准建设浙江省乡村振兴样板区提供支撑。

责任编辑:刘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