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杨朝明委员:明明德,用好的德性奉献社会

2019-03-12 15:54
来源:半月谈网

全国政协委员、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接受新华社半月谈记者专访

新华社半月谈: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明德引领风尚,请问杨委员什么是“明德”?

杨朝明委员谈到: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下团组,在文艺和社科界联组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明德尤其重要。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国传统的大学之道,首先在于明明德。明德,理解成一个词,就是好的德行;理解成一个词组,就是发扬道德。每个人的德性,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我们放大好的一面就是明明德,如果大家一起明德,社会就会达到理想的境界。

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这就像太极图所表示的,如果把人的属性比喻成阴阳两面,为一个整体,阳面放大,阴面就减少。每个人都是自然的人,同时又是社会的人。作为自然人,有时我们“想怎么样”,而作为社会人,我们必须思考“该怎么样”。那么,二者矛盾时怎么办?可见,这方面处理的好,人的道德素质就高,就是合格的社会人。所以,每个人都必须考虑,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遵守社会规则,把好的德行放大,进而做一个明是非、知荣辱、能担当、敢引领的“大人”“君子”,影响到更多的人,使社会达到至善之境。这就是人的明德,这样的过程就是“明明德”。 

新华社半月谈:我们如何看待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道德现象?

杨朝明委员:现在我们之所以社会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都是因为我们背离了传统文化,远离了传统儒学的真精神。当我们每个人真正理解中华传统的时候,就会知道儒学是要求每一个人都做好自己。

其实,这就是孔子儒家的“正名”主张。比如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身份,我们属于一个单位,就有上级和下级,在上级面前我是下级,在下级面前我是上级,所以,我是个既是君又是臣的人;回到家里,在孩子面前是父或者母,在父母面前是子或者女。所以孔子说的君、臣、父、子,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要明白自己的社会定位,丈夫做好丈夫的职责,妻子做好妻子的职责,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恰恰有很多人不明白自己如何做好自己,所以才有了各种各样的纠纷,才有了许多社会的不和谐音符。可见,明明德实际上就是做好自己,把自己好的德性,把高尚的东西,把具有社会性意义的东西发扬光大。

有一个作家很气愤地说,现在我们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还不到一岁,实际上就是很多人身体长大了,但是社会心理没有长大。

打个比方说,在父母面前,我们该不该尊重父母?如果该尊重父母,那就做到尊重、尽到自己的职责就是了,可就是为什么有人做不好呢?例如,在大学校园里,该不该从草坪上走?这自然不言而喻。作为大学生,本应该知道不该从草坪走。中国2500年前的孔子、孟子就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礼,门也;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有修养的人当然知道“无理不动”。然而,我们往往可见有的校园的草坪边树立着小牌子,上写着“小草在睡觉,请你毋打扰”之类的话。要知道,这是给幼儿园孩子说话的口气,可见中国的巨婴问题复杂。

新华社半月谈:现代社会东西方文明交融,社会文化多元化,有时候提起一些传统文化,常被一部分人说成是一种封建旧的思想,请问您怎么看?

杨朝明委员:实际上,文化多元不是坏事儿,但价值多元却也意味着一定的认识上的混乱。正确的道路不会有多个方向。价值多元有时说明大家没有主心骨,不知道该信什么,这样的多元具体表现在年轻人身上,就是方向模糊,迷茫不清。我国的传统文化讲“人情”与“人义”,很早就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我们要用心思考,分辨哪是正确的道路。人只有择善固执,思考好了,坚定的走下去,才是理想和信念的坚定,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很多人对传统文化有这样那样的误解,这里有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原因。那么,我们该信仰什么呢?这个道理很简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的道德一脉相承,与传统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息息相通。中华传统美德就是我们每个人正确的信仰。我们应当在所谓的多元中有自己正确的抉择,我们不能迷失了自己,不能没有正确的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明德引领风尚,也是希望广大青年学子们有选择判断能力,又能有自觉践行能力。我们传统的道德需要重新唤回,大家一起明德,用好的德性、好的作品奉献给社会,讴歌这个时代。(记者孔德明)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