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中国概念”遍地开花 这个音乐节很自信

2018-10-29 10:21
来源:北京日报

琵琶演奏家吴蛮(左),大提琴大师马友友及指挥家余隆登台为北京国际音乐节收官,星光熠熠。

上周五,一场中国韵味十足的琵琶、大提琴与管弦乐队协奏曲《逍遥游》在保利剧院上演,华裔大提琴大师马友友及中国琵琶演奏家吴蛮,演绎了这部由纽约爱乐乐团、杭州爱乐乐团与北京国际音乐节联合委约的作品,并为为期14天的第21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收官。

从开幕演出《霸王别姬》到《赵氏孤儿》再到闭幕式的《逍遥游》,本届音乐节的舞台上,“中国概念”遍地开花。除了重新讲述中国故事,音乐节还通过《奥菲欧》等原创剧目,将年轻一代中国艺术家心中的“中国概念”呈现出来,显现出他们更充沛的自信:不只是讲述古老的中国故事才是“中国概念”,以中国的视角重写西方作品,同样是中国发出的声音。

变化

登台剧目镌刻“中国”烙印

本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了21场演出,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与以往音乐节侧重展现西方经典作品、主打名家大师相比,今年的音乐节带有明显的“中国”烙印,在剧目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

往年的音乐节都以传统的音乐会开幕,今年摇身一变改为一部“新国剧”,华人导演陈士争改编自同名京剧的《霸王别姬》,为戏曲套上了歌剧的结构和音乐。与《霸王别姬》上演仅隔一天,陈士争的另一部作品《赵氏孤儿》登台。这部作品由外国艺术家用英文演唱,台词也有莎士比亚戏剧的风范,舞台设计得简洁写意,表演者举手投足间的戏曲身段让观众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元素。

几年前,陈士争执导的初版《霸王别姬》曾引发争议。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邹爽却大胆地把陈士争从国外请回来,还推动了《赵氏孤儿》的亚洲首演。“‘中国概念’现在已经从‘中国制造’变成了‘中国创造’,陈士争对剧目的探索有独到的视角,北京国际音乐节会把舞台留给优秀的艺术家,我们也对今天的观众有信心。”邹爽说道。

其实,自2002年北京国际音乐节首次提出“中国概念”,多年来始终有中国元素的作品上演,“中国概念”也进行了更新换代。“除了经典的传统歌剧,还有很多优秀剧目值得我们去了解,中国文化市场不能拘泥于炒冷饭。除了独立引进、联合委约歌剧,我们更要支持、鼓励中国歌剧创作。”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表示。

推进

以中国思维诠释西方经典

“中国概念”不一定意味着上演传统的中国故事,年轻一代艺术家有更大的“野心”。本届音乐节中最新锐的浸没式原创歌剧《奥菲欧》,就在邹爽和中国青年作曲家王斐南的重新演绎下,把“中国概念”推进了一步。

喜爱古典音乐的人都知道,作曲家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奥菲欧》是西方音乐史上的第一部歌剧。邹爽却没有照搬原著的情节,只是借用了奥菲欧去冥府寻找死去妻子的核心桥段。王斐南的音乐创作更加让人意想不到,她保留了蒙特威尔第的少部分音乐主题,剩下的唱段与音乐全部原创,巴洛克、原始主义、流行、摇滚等风格不一而足,彰显了当代人广泛的包容心。

“我们这代人再做创作,题材和风格上不一定有限制,国外艺术家在重写自己的经典,我们为什么不能?”在邹爽看来,中国艺术家和西方人拼基本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新一代中国人需要拥抱新的思维,“文化的无界,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民族自信。我们为《奥菲欧》注入了中国思维,这就是我们的《奥菲欧》,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声音。”

更奇妙的是,《奥菲欧》也把世界上最新潮的浸没式体验感带到了“中国概念”之中。歌剧在三里屯北区红馆上演,门外是灯火辉煌的商业区,走进红馆就像到了一个婚礼现场。从奥菲欧和新娘欧律狄刻念誓词、交换戒指,到新娘意外死亡,再到“警察”询问、“法医”搜证,一切都在观众身边发生。“如何让年轻人静下心来听古典音乐,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或许可以不光是听,观众还可以看,可以参与和感受。”邹爽如是说。

支持

上一辈艺术家鼎力相助

从《霸王别姬》到《赵氏孤儿》再到《奥菲欧》,今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画风”大变,以往几乎每年都有的瓦格纳大歌剧没有上演,大批新鲜的剧目粉墨登场。其实在筹备本届音乐节时,邹爽也会犹豫:“应不应该这样呈现作品?”但她非常高兴的是,余隆给予了她全力的支持。

“艺术没有‘应该’怎样,艺术要不断创新才有发展,音乐节的舞台就是你们的舞台,大胆去做。”余隆的这番话经常回荡在邹爽的脑海中。于是,在邹爽和王斐南的努力下,音乐节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原创浸没式歌剧,余隆也代表音乐节艺术委员会,把“年度音乐家”称号颁发给了王斐南。

在《霸王别姬》中饰演霸王的京剧艺术家杨赤今年快60岁了,但他一收到邀请立马答应下来。“霸王这个角色我非常喜欢,这是我的师爷和我的老师用毕生精力演绎的角色。”杨赤丝毫不排斥为角色注入新的内涵,他认为过去京剧表现的是霸王的英武之气,他现在希望表达霸王对虞姬的深情。下个月,杨赤还要去巴黎演出《霸王别姬》,就是传统京剧的“一桌二椅”版,“我觉得这两个版本都有自己的艺术价值。”

“音乐节一直在提供前沿的国际视野,如果总是以传统的套路对待艺术,那要音乐节干什么?”说起北京国际音乐节二十年的艺术理念,余隆突然变得深情:“我特别要感谢北京这个城市,它的开放和包容,为艺术孕育了很多可能性,足以让很多艺术家在这个城市里工作和奋斗。”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