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生态>正文

点赞 | 江苏治水,还河湖一片澄澈

2018-05-24 09:53
来源:半月谈

作为河长制发源地之一,江苏省面对水患灾害频繁、水利违法多发及河湖生态退化等新老问题,正以系统化思维,有针对性地推进生态河湖行动计划,当好江河湖泊的守卫者,还江河湖一片澄澈。

新老问题交织

江苏地处长江下游,新老问题交织是江苏水问题的最大特征,水环境恶化和水生态退化制约发展是江苏治水的主要动因。

江苏省水利厅数据显示,江苏10.72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要承受流域上游200万平方公里的洪水下泄,汛期80%的国土面积处于洪水威胁之下。

在长江干流,全省450多千米崩岸险工段,已初步治理约380千米,但已护岸段标准偏低,重要节点守护强度不足。部分河段冲淤变化大,局部岸段可能出现崩岸险情。淮河下游防洪还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局地水质恶化情势也让人担忧。据江苏省太湖办副主任钱江介绍,受2016年上游洪水影响,太湖入湖总磷同比增加两成,2017年蓝藻暴发又促使底泥中磷的释放,造成湖体总磷阶段性升高。

与此同时,围湖造田、填河开发、网箱养殖等过度开发导致江苏河湖生态退化、水域面积锐减。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至今,江苏水域面积萎缩超7%。

一位基层干部称,水域不断减少造成河道行洪、排涝、供水能力下降,水生生物栖息空间减少,纳污能力衰减,加剧一些地区水环境污染,特别是城市不透水地面面积扩大,一些地区的防洪排涝形势日趋严峻。

系统治理升级

江苏省水利厅厅长、河长办主任陈杰说,江苏通过推行生态河湖行动计划落实河长制,努力形成全省统筹、河长主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的治水合力。众多河长正成为发现问题的巡视员、调查问题的研究员、交办问题的发令员及解决问题的督导员。

宿迁市水利局局长、河长办主任冯如意说,宿迁对河道两岸工业企业数、排污口等10方面进行统计,对每一条河道都建立了相应的“病历卡”,实现“一河一档”“一河一策”管理,实行“一事一办”强化工作落实。

江苏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处长季红飞说,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整治,是改善水环境的有效手段。目前全省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7%,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提高到99.1%。

开展水功能区达标建设的同时,江苏还勘定河道,实施退圩还湖工程。江苏省水利厅工程管理处处长陆一忠说,按照有利于扩大湖泊水域、有利于湖泊连通和生态保护、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原则,江苏已恢复水域92平方千米。

大流域治理需小流域清洁先行。江苏通过持续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2017年全省共建成生态清洁型小流域15条,未来3年全省计划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48条。

河海大学河长制研究与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鞠茂森说,半年多的实践证明,江苏生态河湖行动是在高起点、高标准和高要求上深入推进的“河长制”。在国家水资源制度考核中,江苏连续四年获得优秀等次,2017年获全国第一。

疏通堵点,还须统筹施策

江苏在推动生态河湖计划中,遇到一些堵点、难点和痛点,须统筹施策。

以湖泊退圩还湖为例,这项工作不仅包括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内容,还涉及土地征用、人口拆迁安置等难题。如南京固城湖近年来通过退还历史围垦区,恢复有效防洪库容近1800万立方米。据测算,固城湖还湖区涉及耕地3411亩、房屋拆迁5.6万平方米等,其中拆迁安置补偿总费用高达4.55亿元。

陆一忠认为,需在国家层面加大退圩还湖的引导和扶持力度,设立退圩还湖基金,适当核减退圩还湖区基本农田数量,以便退圩还湖工程有序实施。

“构建河长制下流域治理新机制也需提速。”农工党镇江市委副主委梁新歌说,应在一省范围内建立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河湖功能管理,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治理的流域化河湖管理体制机制。

梁新歌建议,根据防洪、水资源配置和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行政交界水量水质统一监测共享,按照水系特点,科学划分流域化管理范围,建立流域化管理机构,推动建立流域联席会议、自然资源产权交易与补偿、流域河湖考核和督察、流域河湖监测预警及信息共享、流域河湖保护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

此外,河长制还须进一步完善。“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等工作,都需要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与操作手段。但从目前来看,有的河长对河流和湖泊没有了解,缺乏专业知识,需要加大培训力度。”鞠茂森说,要将官方河长培训成种子,培育和发展民间河长。(半月谈记者:刘兆权 秦华江)

责任编辑:刘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