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生态>正文

“鸟医”李春如

2018-05-23 09:4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左二为“鸟医”李春如。

鄱阳湖边唯一一所候鸟医院被葱郁的花草包围了,美景伴着和风,别有一番田园风味。

每天清晨5点钟,72岁的“鸟医”李春如从这所特殊的医院动身,绕着湖区巡视,一趟巡下来,半天就过去了。路上饿了,就啃一口面包;渴了,就灌一口凉水。

李春如看的,不是景,而是鸟。白天看了还不放心,晚上还要再去巡一轮。直到深夜12点才回到候鸟医院。“看看有没有伤病的候鸟,夜间候鸟相对聚集,比较好查看。”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和国际重要湿地。每年秋末冬初,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飞来数十万只候鸟在鄱阳湖过冬。

原本,李春如是江西九江市都昌县一名内科医生。30多年前一天夜里,极端天气将他家附近的鸟巢一夜倾覆,殃及数百只候鸟。李春如火速把370多只受伤的候鸟带回家,并凭借自己的医学知识进行紧急救治。“我将受伤的鸟儿一个个包扎,再给它们喂消炎药,好在大部分的候鸟得以幸存。”

其中,十多只苍鹭被救治好后,连续三年都飞回李春如救治过它们的地方。“我才知道,鸟通人性,鸟非常有灵性,并且讲仁义,它不忘救过它的人,所以我就对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李春如感慨道。

从那时起,保护这些候鸟成了李春如心中的执念。他也从“人医”蜕变成为“鸟医”。三十年如一日,爱鸟、护鸟成了他毕生的事业。

“山上结草庐,枝头鸟语酥。床前望明月,枕边一卷书。”李春如爱鸟的情感体现在了一首首诗里,他也被村民们称为“护鸟诗人”。

每天巡视的情况被一点一滴地记录在李春如的巡湖日记中。在他的日记里,常常诗兴来了随手写下:“春风和畅鹭衔巢”,这是春天的日子;“夏日荷花鸟歌谣”,这是夏天的日子;“秋凉菊黄闻雁语”,这是秋天的日子;“冬寒雪飘鹤舒腰”,这是冬天的日子。

经过李春如多年的筹备,中国首家候鸟医院2013年在都昌县多宝乡洞子李村挂牌成立。诊疗室、重症监护室、候鸟病房、康复室、户外康复天棚和活动水池,这所候鸟医院“五脏俱全”,可同时接收200只以上的伤病候鸟。在这个医院,详细记载了伤鸟病例、鸟类种群、数量、活动环境、动态特征以及巡湖的实际情况。

不仅每只受伤的候鸟都有它专属的病历记录,每只被他救治过的候鸟都在他的心上留下了印记。

30多年来,最让李春如难忘的是2015年收治的一只小白鹤,在候鸟医院住了83天院,“我只要呼一句小白,它就马上飞过来。我在田边走,它在后边走;我对他讲话,它对我唱歌;我要走广场步,它就拍着翅膀向我跳舞;我要回家,我叫声小白,它就来了。”

虽然很舍不得,但李春如还是在2016年1月6日放飞了小白鹤。“光阴流,岁月流,八十三日相伴记心头,放飞你,任自由,我思悠悠,念悠悠,相思之情永不休,明月知我忧。”他通过诗歌抒发绵绵不绝的思念之情。

李春如的这种“痴”打动了很多人。江西省各地发现了受伤的候鸟,大多会送到他的候鸟医院。甚至有人专门将伤病候鸟从安徽、湖北送到他这里。至今已有5万多只候鸟经过他救治成功并放飞蓝天。其中,湖区群众送来的病伤候鸟数量就超过1万只。

李春如的这种“痴”影响了很多人。从前,村里时常有偷鸟蛋、捕鸟的事情发生。爱鸟如命的李春如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沿湖有一百多村子,为了进行护鸟宣传,李春如一有机会就和村民聊家常,聊候鸟;他到县司法局领了一些便民服务手册,分发给沿湖村民,还将自己的护鸟经历写成小诗分享给村民。

经过李春如几十年的努力,村民已完全改变了对候鸟的态度。现在,只要提起候鸟,村民们一致认为“鸟不能捕”。让李春如欣喜的是,沿湖已有20多个村民志愿成为护鸟情报员。

“湖区群众爱鸟护鸟的意识普遍提高了,不仅偷猎伤害候鸟的情况很少出现,越来越多人开始爱鸟、护鸟。”这让李春如很欣慰。“三十五年长相处,为伊消得人憔悴,今生心甘做鸟痴。”他用诗总结了自己的护鸟历程。

责任编辑:刘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