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教育>正文

人工智能来袭,教育还有温度吗?

2018-05-11 15:03
来源:半月谈网

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它不仅有方法、有经验、有技巧,还有传统、有价值、有温度。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领域的巨变必然发生,但哪些应当与时俱进,哪些应当坚守不移,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答案,在挑战中趟出新路。

传统教育三大巨变

微软“小冰”出版了一部100%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让人类咋舌;智能教育机器人Aidam与学霸同场挑战高考数学题,9分47秒即完成全部考题……半月谈记者采访的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人工智能正在给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带来巨大改变。

巨变之一:

基础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将吞噬传统课堂讲评、家庭作业等场景。

打开手机对着孩子的数学口算作业拍个照,1秒后就能知道答案,一款采用人工智能批改小学低年级数学口算题的“改作业”APP,近来迅速走红;在“翼课网”的网站,“写作智能批改”一气呵成,即写即批,还能标注纠正语法错误……新的教学方式正在兴起。

巨变之二:

高等教育领域,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要来源。

南宁学院常务副院长陈雄章认为,当下大学教师已不再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来源,网络资源已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知识来源。对教师来说,如何洞察学生的需求、发掘学生的潜能、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变得愈发重要且急迫。

巨变之三:

职业教育领域,教学的空间、时间到课程设计等将有新的安排。

IBM中国华南区服务部经理方金强认为,职业教育领域的挑战,

●从小处看,大量实际工作中的高危行业,能够通过VR、AR场景模拟训练来突破“教室空间障碍”;

●从大处看,人工智能可凭借大数据和自适应学习,为职业教育提供更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培训,符合市场“按需设课”的要求。

三大领域仍难企及

虽然变化可谓颠覆性,但来自全球的教育专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重结果不重过程、重算法不重思考的“简单粗暴”模式,仍难企及教育的三大核心领域。

领域一:难以企及教育“过程领悟”。

教育专家认为,算法准、速度快的人工智能与工业化“教育模式”高度契合,可以培养出以做题为核心的“学霸”“题霸”,但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培养模式,恰恰背离了“重过程”“重领悟”的教育思维。

作为最早在广西学前教育领域推广人工智能的企业,新三科技公司董事长王羡初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教育是讲求快与慢相结合的艺术,正如艺术中需要‘留白’一样,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一定的思维分析、推理、重构过程,这才符合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领域二:难以企及人类“情感思维”。

有母乳无母爱,有思维无感情,这是人工智能教育的一大缺陷。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副校长维多利亚·帕诺娃用“软技能”进行阐述:“人工智能能够推动场景的时空转换、填平城乡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导致的教育鸿沟,但无法解决教育氛围营造、教师口传心授过程中融入的大量‘情感因素’,而后者对培养人才的决策力、沟通力、组织力至关重要。”

南宁三中副校长李杰说:“人工智能的思维模式能够启发师生学习思维的转变,但人工智能难以把握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活动过程,更不能把握学生个性、思想和情感变化。这恰恰是人才成长最为关键的环节。”

领域三:难以企及“创造力和想象力”。

众多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所具备的强大学习能力,能够基于人类现有的思维和已经开拓的领域进行深度、精度的计算、开发、应用和拓展,但无法进行独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开创性工作。

“人工智能不可能发现相对论,不可能发现量子力学,不可能发现暗物质,也不可能有宗教、哲学思维。”法国荣誉总督学吉赛尔·戴西亚说,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必须更注重对不同年龄段孩子个性的培养,更好保护和激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将人工智能导入教育本源

教育和IT领域的专业人士认为,世界各国均聚焦人工智能对教育领域的挑战,需要从社会、政府、家庭、教育工作者“四大支柱”着手,将人工智能发展导入教育本源进行布局。

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孙杰远认为,不能简单地说“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而应该说“将人工智能导入教育本源者,能够抢占先机”。从全球教育竞争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要靠强有力的顶层设计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应依托大量“有温度”的教育细节和“有激情”的教育方式,引领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才能满足人才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深度需求。

我国出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应大力发展智能教育,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李林波认为,从最近10多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明-场景应用-反馈提升”体系建设来看,我国在高科技场景应用领域的发展速度全球瞩目。“随着智慧课堂类应用场景在学校中不断推广,大量的数据将持续提升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建立更好的教育反馈机制。”

“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教育发展的核心议题,在直面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挑战’中,道德、价值观、沟通技巧都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孙杰远说,只有社会、家庭和教育工作者的“整体转变”,才能实现人工智能与人类发展“无缝对接”的目标。”(半月谈记者:何丰伦)

责任编辑:刘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