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特大城市抗疫,成都发病率为何最低

2020-09-25 09:52
来源:半月谈网

成都海关加强出入境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刘坤 摄

半月谈记者 董小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成都新冠肺炎感染率仅十万分之一,未发生一例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关联病例,是全国千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中发病率最低的城市之一,疫情防控成效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高度评价。

未雨绸缪,超前谋划应对

疫情防控阻击战阶段,病例以第一波输入型病例为主,疫情高峰快速到来。针对疫情发展迅猛的形势,成都快速反应、及时动员,全面实施严格防控,有力阻击了疫情暴发。

疫情尚在偶见新闻报道阶段,成都即提前做好准备部署,做好发热病人监测,密切关注相关人员。

1月11日,四川还没发现新冠肺炎病例,当天下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来了一名39℃的高烧患者杨某。“他精神很差,我们感觉到不对,立即按照流程将杨某收治到了感染病房。”该院医生郑强回忆。

当时,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已经改造完毕并投入使用。医院立即对病区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避免了医护人员被感染。同时,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组织9名医务人员在19小时内完成对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新冠肺炎指南的翻译和校对,为一线医护人员及时提供了权威指南。

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谢强说,以预防为核心,成都每天形成疫情分析报告,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与专业支撑;以救治为重点,成都在全市医疗体系中遴选了84名医学专家和医技骨干组建医疗救治专家组,参与重症、危重症患者“一人一案”精准救治,最大限度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病亡率。

群防群控,构筑“内防扩散”牢固阵地

2月20日,在成都金堂县又新镇蔡家河社区,王静(化名)隔着隔离网向外张望,没多久,一个身穿蓝马甲的姑娘过来将新鲜蔬菜放在网边并大声问道:“静妹儿,你们今天体温怎样?有没有不舒服?”这位身穿蓝马甲的姑娘就是社区网格员伍红,这是她第68次上门查访。

为做好疫情防控,成都调动几十万网格员、基层党员,与社会组织一道全力投入,构筑起群防群控的“内防扩散”牢固阵地。

成都还运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密切接触者管理。2月1日,成都市自主研发的全国首个密切接触者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对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动态监测管理和对跨地区密切接触者的转介追踪。

“啊,舌头伸我看看……病人每天食欲如何,怕不怕冷,出汗了吗?”屏幕外,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专家通过远程视频平台,隔空为患者问诊。2月24日下午,一场特殊的5G中医会诊在四川和武汉进行,线上线下结合,中医深度介入患者诊疗。

疫情中,成都建立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联合会诊模式,通过“5G+远程会诊”,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互通共享,减少人员流动,降低了院感风险。

全流程全范围,“外防输入”闭环式管控

“外防输入”,成都对入境人员实施全流程、全范围的健康监测和防控管理。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所谓“全流程”,就是全过程、全范围。全过程是指境外入境人员从登机开始到接受14天隔离医学观察的全过程,对入境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持续的健康筛查和防控管理;全范围是指范围覆盖了直接从成都口岸入境,以及从国内其他口岸入境,中转到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所有入境人员。

如何在每日上千入境人员中准确排查出感染者?由成都市两位分管副市长为组长,成都卫健、海关、机场等多部门组成的上万人机场专班,每日轮转,承担着这一艰巨任务。

境外疫情输入防控机场现场工作组联络员、成都市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处长青健说:“从入境人员登机前,成都就开始做工作,宣传政策、提示告知,直到飞机落地、检验检疫、流转运送、集中隔离、分类处置,形成了全流程的闭环式集中健康监测和防控管理。”

为应对秋冬季可能发生的新冠疫情,成都还未雨绸缪,坚持常态化防控措施,继续加强入境人员和中高风险人员管控,强化疫苗接种,实施秋冬传染病多病共防,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刊于《半月谈》2020年第17期)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