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重庆武隆:一库清水“送走穷”

2019-07-10 09:4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重庆7月9日电 题:重庆武隆:一库清水“送走穷”

在重庆武隆区仙女山镇明星村,投资1100多万元的核桃水厂已投用4年多时间,目前日供水能力达到5000多吨,满足了海拔高差从350米至1100米的周边6个村上万群众饮用水需求。

核桃水厂的原水来自两公里之外的核桃水库,水质优良。经过管网输送,原水进入水厂后,经过絮凝、沉淀、过滤等多套制水工艺处理,汩汩清流依山就势,送入百姓家中。群众用水方便、清洁。

在前些年,情况可不是这样的。地处武陵山国家连片特困地区的武隆区,是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当地喀斯特地质条件也带来了保水、蓄水的难题,有雨遍坡流,无雨水无踪,不少群众“吃水难”“因水贫”。

8年前,记者曾来这一带采访,当时正遇大旱,有些群众不得不到处找水吃。有的死水潭里密密麻麻地插着五颜六色的橡皮管子,这些接水管子长的有一两公里,一直通到山下农家。为了过滤水中杂质、青苔,群众用的是土办法,在管口裹一层丝瓜瓤,这样接下山的水会干净一些,但煮的饭还是不好吃,常夹着沙。

武隆区是水利部定点扶贫帮扶区县,为尽快帮助这个区走出“水瓶颈”,近年来水利部门累计投入了7.6亿元资金全力推动水利工程建设,新建改建集镇供水工程12处,新建成6座水库,修建的蓄水池近2000座……

核桃水厂完工投用后的第二年,在外务工10多年的吕生伦回到了明星村。他投钱改造了自家房子,辟出了10多间客房。吃上了“旅游饭”的吕生伦,如今一年接待收入有八九万元。

“武隆风景好、气候宜人,尤其到了盛夏,山下是40摄氏度的酷暑,山上却是20多摄氏度的清凉,旅游条件没得说。但过去我们这里缺水,游客来了洗澡都不方便,谁还愿意来呢?”吕生伦说,现在水厂建起来,用水有了保障,仅在我们村,新发展起来的农家乐就有30多家。

一座座水库“释放”了一座座金山。这几年,包括明星村在内的仙女山旅游片区,高峰期日接待游客10多万人,用水量很大。武隆区按照“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的原则,在仙女山片区布局投用了7座水库,为旅游业发展做好配套,激活了仙女山的旅游活力。

不仅如此,如今遍布武隆全区的山坪塘、农用水池等小农水设施,也串点成线,为武隆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记者在双河镇木根村看到,来自湖北的商人王合兴流转土地种植的番茄已进入挂果期,长势喜人,到8月份就能大规模采摘上市。

“我们种的蔬菜与众不同,它们‘呼吸’的是新鲜空气,‘喝’的是山泉水,摘下一颗番茄送进嘴里酸甜酸甜的……”王合兴看重武隆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从2008年起就在海拔千余米的山上种起了山地蔬菜。

“搞农业更是离不开水。种一季番茄,一亩地就要用水80多立方米。”王合兴用水账算得很清楚,他告诉记者,区水利、农业等部门在蔬菜基地配套修建了两口大型蓄水池,蓄水量近8万立方米,外加多处分散水池和输水管道,基本能满足用水需求。

“有了水利设施,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浇地灌溉就有保障。”王合兴已在双河镇流转了近5000亩菜地,一年无公害蔬菜销售收入超过了4000万元。(新华社记者李松)

责任编辑:常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