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青海扶贫:文化也能当饭吃

2019-02-18 08:58
来源:半月谈网

2018年 6月13日,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那日宗畜牧业牧民专业合作社民族服装加工厂,工厂负责人才让东知(左二)在为客人展示蒙古族服装 鲁鹏 摄


半月谈记者 王大千

不能抱着金娃娃讨饭,远离美丽家园找钱。近两年来,有着各类民族、宗教文化资源和丰富文化遗产的青海省,把全力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点,在借助文化力量推进扶贫工作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有效探索。

文化项目扶志又扶贫

青海省境内有六盘山片区和四省藏区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任务艰巨。青海省原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厅长高玉峰说,在直接给予物质帮扶的同时,深度贫困地区更需要特色文化作为支撑,潜移默化改变群众落后观念。“文化扶志”,越到脱贫攻坚关键时期,越为重要。

2018年7月5日,一名游客在青海乐都卯寨景区内观赏 吴刚 摄

“我出生在闭塞的藏区村庄,曾以为贫穷是命中注定,学手艺也是为了混口饭吃。”家住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唐卡画师格桑嘉措说,近年来国家发掘保护热贡文化,家乡旅游业发展迅速,唐卡受到市场欢迎,他作为画师日益受人尊重。

2016年,文化部门扶持他创立画院。“招徒弟、广授艺、能致富的感觉特别好。”格桑嘉措说。

半月谈记者在格桑嘉措所在的年都乎村采访发现,在“非遗传承+扶贫”模式的带动下,“家家作画、人人从艺”已经成为村庄盛景。全村超过70%的群众附着于热贡文化产业,人均年收入从5年前的3000余元增长到如今的1.5万元。

70多岁的老人南加说,过去村庄没活力,年轻人有的外出打工不愿回来,有的在村里游手好闲;现在,全村老少都利用身边熟悉的文化资源致富,劲头特别大。

文化能人激活乡村“精气神”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承人杨永良在制作藏毯 吴刚 摄

位于六盘山片区的西宁市湟中县深度贫困村多为高海拔寒旱山区,发展传统种养产业难以形成规模,但县内有藏传佛教名寺塔尔寺,风景秀丽,宗教文化、非遗项目、旅游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湟中县副县长绽永刚说,以旅游景点硬件为基础、以非遗文化和民族特色项目为核心的文旅产业已成为湟中县脱贫攻坚的“重头戏”。近两年来,全县一半贫困村加入了以农民画、壁画、堆绣、泥塑、雕刻、藏毯、镶丝、银铜器八种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为主的“八瓣莲花”文化产业。

湟中县什张家乡窑洞村农民杨永兰告诉半月谈记者,她和村里的6户贫困户参加培训成为堆绣艺人,2018年旺季销售3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就能稳定脱贫。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负责人鲍延云说,全省通过国家研培计划,培养了掌握技术技能的文化能人1400多名。他们如“星星之火”继续传帮带,吸引更多农村青年学习技能,成为摆脱家庭贫困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农民安宝龙是“回族宴席曲”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在政府引导下参加省级、国家专业培训,组织起以贫困群众为主的演出队,培养了100多名传承人,先后带队赴北京、上海、山东等地表演,收益颇丰。

仍须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

一些文化领域专家和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尽管近年来深度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服务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毛江晖说,行政管理职能条块分割、项目设置交叉重复的现象仍然存在,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尚待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动力不足、渠道不畅。对此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予以研究解决。

专家认为,从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仅靠政府力量是不够的,要积极动员、引导和激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丰富公共文化供给,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目的。

一些基层“文化能人”表示,在青海深度贫困地区,居住着许多藏族、蒙古族、土族同胞,应充分考虑提供更多符合民族风俗的文化帮扶措施,精准服务,让逐渐丰厚的文化“软实力”引领贫困地区高质量脱贫和发展。

责任编辑:常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