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如何打赢全球抗疫“持久战” 加强全球合作才是正道

2021-04-16 09:5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0年7月15日,戏剧艺术家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市中心与一名女孩互动“格子游戏”。此互动躲避游戏旨在提示人们在新冠疫情期间注意保持社交距离。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新华社记者

一年多前,当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具有大流行特征”时,很多人或许没有想到,这只是一场漫长“战争”的开始。

超过1.3亿人感染,超过290万人死亡。从热带岛屿到寒冷极地,从车水马龙的城市到人烟稀少的乡村,新冠病毒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超出了最初的预期。即使在多国已开始接种疫苗的今天,一些国家疫情仍在反弹,全球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人类与新冠病毒的“遭遇战”演变成了“持久战”。科学界传递的信息发人深省:新冠大流行的影响“可能将持续数十年”,病毒可能将与人类长期共存,人类距离真正战胜疫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病毒变异加快、“抗疫鸿沟”加深、“抗疫疲劳”滋长、少数西方政客和媒体“抗疫干扰”不断……众多挑战面前,要打赢这场“持久战”,人类惟有同心携手,团结合作。

尚未走出“黑暗丛林”

人类需保持警惕

曾有乐观的看法认为,随着新冠疫苗接种不断推进,疫情有望在几个月内结束,生活很快就能回归正轨。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强调,虽然因疫苗接种范围扩大,未来短期内新增重症和死亡病例数有望持续降低,但人类目前尚未走出病毒持续传播的“黑暗丛林”,必须保持警惕。

要走出“黑暗丛林”道阻且长。科学界普遍认为,需要较大比例的人群接种疫苗,才能达到对新冠病毒的群体免疫。疫情暴发早期,一些专家预计需要约70%的人口接种疫苗或建立自身免疫才能遏制新冠病毒传播,但目前看来这一比例可能还不够。

随着持续传播,新冠病毒不断进化出新变种,一些变异病毒的传染性大幅增强而毒性并未衰减。还有研究显示,有的变异病毒可能影响多款已上市疫苗的有效性。美国媒体援引该国疾控中心官员杰伊·巴特勒的话说,如果传播性更强的变异病毒占据主导地位,将需要80%至85%的疫苗接种率才能建立群体免疫。

瑞安近来一再强调,就目前全球接种的人口和国家覆盖比例来说,还远不足以单靠疫苗来遏制新冠病毒传播,更现实的手段仍是基本的公共卫生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

美国《洛杉矶时报》近日发表评论预测,目前看来,新冠疫情很可能还将持续3年甚至更长时间。人类战胜新冠疫情需要“像作战一样努力”。

疫情映照世间百态

加强全球合作才是正道

疫情给世界带来巨大冲击,也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世间百态。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媒体等都反思了一年多来的抗疫得失,呼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全球合作才能最终战胜疫情。

首先要汲取“反弹”教训,防止“抗疫疲劳”。世卫组织官员日前在分析全球抗疫得失时说,曾有一些国家因新增病例数下降、放松抗疫措施而导致疫情再度恶化。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认为,所有抗疫措施最终仍会回到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等基本方面,包括积极发现病例、聚集性病例调查、病例隔离和临床护理、接触者隔离等,这是破坏病毒传播链的关键。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再次强调,各国在公平接种疫苗的同时不能放松公共卫生措施。

第二要加强全球合作,克服“抗疫干扰”。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指出,分裂和政治化是美国抗疫的主要教训,各州各自为战给病毒以可乘之机。美国多家媒体也反思说,政治上两极分化、对科学的抗拒等损害了美国控制疫情的能力,呼吁美国领导人将注意力转移到与全球共同抗击疫情,为这场全球战斗提供所需资金、外交努力和技术上来。

病毒溯源是为了给疫情防控提供科学支持,为未来传染病的防治提供借鉴。然而疫情暴发以来,少数西方政客和媒体极力将科学问题政治化,这些行径破坏了全球抗疫努力,与国际社会共同抗疫的愿望背道而驰。

不久前发布的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指出,新冠病毒“比较可能至非常可能”经中间宿主传人,“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人。报告认为,调查其他国家的潜在早期传播“是重要的”。这份报告凝聚了全球科学界现阶段对新冠病毒起源的共识,为后续溯源研究打下基础,明确了方向,也为溯源全球合作开了一个好头。

促进疫苗公平可及

全球共筑抗疫防线

“我们的强壮程度取决于最薄弱的环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院教授斯蒂芬妮·斯特拉思迪强调,所有国家必须共同抗疫。

疫苗是抗击病毒的利器,也是拯救生命的希望,理应服务全世界、造福全人类。但眼下,全球疫苗“产能赤字”短期难解,“疫苗民族主义”滋生,发达国家抢购囤积,欠发达国家“一剂难求”。不同国家和群体间的“抗疫鸿沟”使构筑全球抗疫共同防线面临严峻挑战。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已有196个国家和地区启动了新冠疫苗接种,共计已注射超过7亿剂,但其中只有0.2%在低收入国家。

美国媒体近期也报道说,目前大部分可用的新冠疫苗都被美国为首的富有国家囤积。

困境之下,许多国家把目光投向东方。在全球抗疫的艰难时刻,中国郑重表示,努力让疫苗成为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向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援助疫苗;为“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提供疫苗满足发展中国家急需;支持和协助其他国家在当地加工、生产疫苗产品,助力提升全球疫苗产能……

一支支中国疫苗跨越山海,成为多国人民抵御病毒的有力武器。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3月3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中国正向80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援助疫苗,同时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同10多个国家开展疫苗研发和生产合作。

多米尼加副总统培尼亚在接收中国疫苗仪式上表示,中国人口众多,接种任务艰巨,但依然克服困难向各国提供援助,充分体现了团结互助精神,为全人类做出了表率。

从突发“遭遇战”到抗疫“持久战”,面对将与病毒较长期共存的未来,只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各国团结合作,所有国家都控制住疫情,才能赢得抗疫的最终胜利。正如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政策研究所主任哈立德·拉赫曼所说,世界需要摒弃一切偏见,朝着为人类创造美好未来的目标携手面对全球性挑战。这不是为了某一个国家、某一些国家,而是为了全人类。(执笔记者:郭爽;参与记者:刘曲、张家伟、谭晶晶)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