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抵制疫苗民族主义

2021-02-10 10:35
来源:半月谈网

汤蓓

全球新冠大流行至今,疫苗是各国共同期盼和努力的方向。新冠疫苗的迅速问世得益于多边机制,新冠疫苗的合理分配同样离不开多边主义。

1 月17 日,巴西首名新冠疫苗接种者莫妮卡·卡拉桑斯在圣保罗大学临床医院接种中国新冠疫苗克尔来福

新冠疫苗离不开多边机制

新冠疫苗能够突破疫苗研发的常规时间线,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完成3期临床试验获得批准,并且即刻投入使用,相关研发机构与科学家功不可没。世界卫生组织预防流行病研发蓝图计划与“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同样发挥了加速器作用。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之后,应会员国要求,世卫组织制定了预防流行病研发蓝图计划,为受到关注的重要病原体制定研发路线图,并协调临床试验与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利益相关方。该计划特别列出疾病“X”,代表某种可能引发大流行的未知病原体及其导致的疾病。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世卫组织迅速召集研发蓝图计划会议,确定疫苗研发中的关键问题,并讨论如何加强信息分享、资助重点研究计划。这些基础性工作,加上中国2020年1月12日分享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为全球新冠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根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正在开发的候选新冠疫苗超过169种,可谓“百花齐放”。

由于接种人口必须达到相当规模才能发挥“群体免疫”效果,所以全球范围内疫苗需求是很大的。但是,疫苗研发与生产成本很高,定价却要适中以便于推广,因此利润率很低,疫苗生产商往往缺乏足够动力扩大产能,在临床试验的同时开工生产风险更大。

为此,世卫组织于2020年4月联合全球疫苗与免疫联盟(GAVI)、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发起了COVAX计划,其目的之一就是向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疫苗研发项目投入资金,鼓励其完成临床试验,并支持生产线的建立以期尽快投产。研发上处于领先地位的莫德纳疫苗、阿斯利康疫苗就得到了CEPI资金的支持。

因此,新冠疫苗之所以能够迅速问世,离不开多边机制的有力支持。竞赛优胜者固然值得鲜花与掌声,但助人赢得比赛之人同样不应被隐之幕后。

民族主义加剧疫苗争夺战

除了保证国际社会尽快获得可用疫苗,COVAX机制另一个目的是推进新冠疫苗国际公平分配。如果各个国家各自为战、通过市场机制分别采购疫苗,除了少数国家能够凭借强大经济实力与生产商签订预购协议实现自给自足,大部分国家都将难以获取疫苗。

自我利益至上的“疫苗民族主义”不仅在道义上难以让人接受,而且是一种低效率的防疫行为。一项研究显示,假如全球最早的30亿支新冠疫苗中三分之二被发达国家占有,那么疫情导致的死亡人数,将比疫苗在各国间平均分配多出一倍。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疫苗分配问题上一直呼吁各国抵制“疫苗民族主义”的诱惑,因为这“只对病毒有利”。

COVAX试图建立全球采购机制以解决这一问题。即,以各国未来巨大的市场规模为杠杆,与成功研发疫苗的生产商签订“低价团购”协议,承诺加入的国家与经济体以公平的方式获取疫苗。根据安排,满足条件的中低收入国家可以免费获得新冠疫苗,而其余以自筹资金方式加入的国家,则与COVAX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在缴纳“预付款”的基础上获取未来以较低价格购入疫苗的资格。

与双边预购协议“押宝”特定疫苗(任何疫苗研发都有失败风险)相比,COVAX可以提供多种有效疫苗的组合。因而,对于许多发达国家而言,这一多边机制实际上起到了双保险的作用。对于未能签署预购协议的国家,特别是中低收入国家而言,这更是未来获取疫苗的唯一渠道。

从制度设计上来看,COVAX机制对于参与各方均有好处:疫苗生产商获得了市场保证与利润空间,各国有了获取疫苗的途径,国际社会的整体治理效能得到提升。正是基于合作共赢的思想,COVAX获得了广泛支持。自2020年4月启动以来,已有187个经济体加入该机制。辉瑞公司在新冠疫苗相继获得英美批准后,也完成了与COVAX的相关谈判,加入供货方的行列。不过,未来该制度要顺利运作,还需要解决一些关键性问题。

1 月19 日,英国伦敦一名男子抵达一处新冠疫苗接种中心

一是资金筹措问题。为了达到为各国至少20%的人口提供疫苗,特别是解决中低收入国家疫苗获取问题,估计2021年需要世卫组织在资金池中追加239亿美元。虽然盖茨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能够提供部分资金,但国家的角色和作用依然不可替代。在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的背景下,是自扫门前雪,还是以全球眼光寻求出路,将考验各国领导人的智慧。

二是COVAX机制的决策过程尚不透明。如果全球疫苗生产能力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迅速提升,可用疫苗有限,COVAX将如何分配资源?在绝大多数国家疫情数字都不甚准确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决策?如何避免政治因素的干扰?这些问题仍然有待回答。

三是COVAX机制很难杜绝“疫苗民族主义”做法。姑且不论美国未加入COVAX,就连一些加入该机制的发达成员近来也加剧了疫苗争夺战,预购数量远超国民所需。这可能延缓国际采购机制获取疫苗的速度、减少可分配疫苗数量,从而削弱多边主义合作的实际效果。

显然,提高疫苗供应量是有效对冲“疫苗民族主义”和囤积居奇行为的重要途径,也有助于缓解疫苗分配政治化趋势。早在2020年世界卫生大会上,中国领导人就郑重承诺,中国研发的新冠疫苗将作为国际公共产品。通过扩大产能、转让国际技术增加疫苗供应量,中国将直接惠及发展中国家人民,为多边主义做出重要贡献。

全球免疫仍需多边主义路径

从顺利获取疫苗到成功实施免疫计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发达国家是这样,对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未来,世界各国在通过免疫计划遏制疫情的过程中,仍有许多关键性环节需要多边合作。

一是疫苗的国际运输,包括冷链建设问题。疫苗的运输和存储大多需要冷链支持,但受疫情影响,国际商业航班数量锐减,且许多发展中国家缺乏相应基础设施。如果缺乏整体解决思路,简单依赖市场机制调节,将再度出现与疫苗国际分配相类似的困境。

二是免疫计划的设计与实施。传统上,各国免疫体系的主要对象是儿童群体,而新冠疫苗的接种则以成年人为主要对象。为避免新冠疫苗接种打乱儿童免疫计划,卫生体系必须“做增量”。在这一领域,应支持世卫组织发挥领导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人员培训、规划支持以及其他必要帮助。

三是免疫证明的国际互认。短期内,全球疫情难以通过免疫计划彻底终结,但应用疫苗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便于恢复国际交往。这就需要各国互认免疫证明并协调边境措施,与双边安排相比,多边制度显然将更具效率。

总之,有效的全球卫生危机应对不可能离开多边主义。以世卫组织为代表的国际多边机构在新冠疫苗研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正在领导试验一种公平高效、惠及各方的疫苗分配机制。要抵制疫苗民族主义、避免国际免疫计划滑向经济利益或权力政治主导的逻辑,唯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巩固多边主义,支持世卫组织发挥积极作用。(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