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践”之路

2019-02-11 10:15
来源:半月谈网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政治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进一步表明以新自由主义为特征的世界秩序处于危机和转型之中,新自由主义的制度范式及其背后的价值受到了全面质疑。在这种世界性结构嬗变之时,过去形成的陈旧思维及其相关实践不再适应,世界大国或多或少都面临着适应性挑战。

对部分守成大国而言,这种挑战更多体现为变化带来的挫折感以及偏执与攻击性;对部分发展中大国而言,这种挑战既可能体现为迅速发展带来的冒进与急躁,也可能体现为保守与逡巡。这些情绪有碍于增进新旧大国自身的国家利益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繁荣与发展。

“希望世界向何处去”成为重大关切

“世界向何处去”成为整个世界关注的根本问题,“希望世界向何处去”成为近年来各种力量的重大关切。要在这种嬗变中,建立一个适应新形势的世界秩序,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只有使各国培育出新的惯习,才能在国际关系领域形成一种新趋势新事实,使新的国际关系和秩序水到渠成。

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和路径,新型国际关系是一个重塑国际关系话语结构的伟大愿景。实现这个愿景,同样需要以实践的行动来重塑各国相互交往的惯习。

从实践逻辑来看,新型国际关系,就是要在国际社会形成一种基于“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实践共同体。这种共同体认知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形成一种尊重彼此主权和国家利益的主观共识,形成对公平正义的大体一致的认同,在彼此互动中具有合作共赢的共同期待。要实现这种国家间关系的转型,必须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各国相互交往的新惯习,在国家互动中反复践行、展示和具体化新型国际关系的内在理念,并逐步使这种实践模式化(制度化)。

有效的实践当体现两个特点

一是必须有效传达相应的意义,即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过程中,外交实践需要有效地传递出一种意义,即在对外交往中不断反复且有效地展示、演绎与具体化新型国际关系的三个内涵:在与其他国家交往时,充分尊重对方的主权和核心利益,同时也要求对方尊重自己的主权与核心利益;在重大国际问题上要弘扬公平正义,不为贪图一时之利而放弃原则,投机骑墙;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坚持合作共赢,反对唯利是图、损人利己。

这种实践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对彼此的要求。相互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国家关系就能得到发展,并由此塑造关于相互尊重的共同期待;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坚持某种原则,久而久之塑造一种可预期的正义观;在经济交往中塑造合作共赢的结果,由此形成对合作共赢的交往共识。

二是获得国际社会认可。实践是一种有效的“展现”,“展现”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打动”互动关系之外的他者。中国与一些国家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一种“展现”的过程,这种“展现”的成功还在于赢得认可。认可意味着各方认同了你的“展现”,认同了其体现、演绎的意义;否则,他们就可能“观看”并认可其他人的“展现”。当一些国家接受你的“展现”,用你的“展现”阐释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来衡量其他国家的对外行动时,这就意味着你已经成功培养了认可这些标准的伙伴。这些伙伴可能是未来“展现”的参加者,塑造自身新的惯习,内化新的主观认知。

这一过程是有效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过程,类似于塑造榜样进而发挥教化作用。能否有效地打动他者,不仅取决于各国在新的规则下是否有获得感,而且取决于新规则是否具有进步性。对旧惯习的成功改造,既要通过话语不断地宣示新实践的意义,又必须借助物质手段和利益的获得。因此,新型国际关系的引导者,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力和宣传力。

围绕“一带一路”建立一个实践共同体

作为重要的实践平台,“一带一路”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意义重大。“一带一路”的成功实践将传递出新型国际关系的意义,有助于相关国家认同并培育新型国际关系交往惯习,有助于围绕“一带一路”建立一个实践共同体,并由此产生积极的外溢效应,不断地向外部国家传递新型国际关系的意义,在国际社会增加认同者、实践者,促进国际社会用“一带一路”展示出来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作为评价国际交往的标准。

“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实践者是外交官和走出去的企业家。他们的行动是在展示、传递和具体化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及“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意义。这些人要以自身行为推动他国惯习转型,需要实践智慧,而这有赖于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这“三观”分别决定着对历史发展趋势的正确感悟,对国际关系场域权力位势的正确判断,以及对自身条件、能力、作用的客观评估。

没有正确的历史观,就不可能领悟国际关系正在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就看不到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势在必行的历史趋势,就可能在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践中显得保守与逡巡。没有正确的大局观,就会囿于一时一事的纠缠,困惑于暂时的挫折与纷扰,看不到国际关系权力格局的有利变化,看不到传统话语正在失去其认同性,做事没有大格局,战略没有大气魄。没有正确的角色观,就会在推进新型国际关系进程中,分不清自己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位势和作用,或保守有余、惯习迟滞,或急躁冒进、急于求成。有了这“三观”,就能做到学习自觉、行动自觉,不畏浮云遮望眼,勇于担当、善于作为。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践之路不会一马平川、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转化惯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自我接受的过程,它是一个既需要激励也需要斗争的过程。比如,面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惯习传统,没有斗争,一味退让,绝无可能塑造新的惯习。二是新实践的模式化不是短期变化,而需要较长的学习与训练的过程。只有如此,才能摆脱旧惯习的影响,树立新的共同期待与共识。因此,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过程中必须有“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的气魄与耐心,久久为功,接力传承。任何急功近利和无所作为的心态,都不利于这一创造世界历史新时代的伟大工程。(作者系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同济特聘教授 李滨)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