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广东龙门:发展特色山茶产业 开辟村民脱贫致富路

2020-06-28 17:09
来源:半月谈网

“原来村里的经济比较薄弱,产业単一,工作岗位少。随着产业扶贫项目开展,成立了高桥茶叶专业合作社之后,村里的贫困户都入了股,村集体也参与了进来。今年的茶叶产量预计是5000斤,收入大概是100万元左右。村里的贫困户预计每人可以分到1000元的分红。这个扶贫项目实现陈洞村产业脱贫,带领着全村村民走上致富之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陈洞村党支部书记叶树太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自2016年4月,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惠州市龙门县人武部开始对口帮扶陈洞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帮助当地村民脱贫,帮扶单位推进实施山茶产业扶贫,大力发展“大山经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地派镇陈洞村是广东省定贫困村,在帮扶单位挂钩帮扶之前,当地村民收入单一,多数是靠山吃山,以山养家。地派镇陈洞村地理环境优越,毗邻桂峰山脉,常年雾气缭绕,气候温差大,土壤富含矿物质,适合茶树生长,自古有种茶的历史,但没有形成规模化,多数是以家庭作坊为主。

坐拥优质的生态资源,如何扬生态之长,补发展之短,带动贫困户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的新路子?如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实现自主“造血”?这些问题摆在了帮扶单位的面前。

实施“专业市场+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

陈洞村驻村第一书记叶刚表示,在帮扶上,如果是通过一些生产物资的发放,只能解决暂时的一些生活生产上的困难,所以在给村里面22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成立一个茶业合作社。通过产业扶贫,这种产业扶贫带来一种长效机制,虽然每年的效益不是很明显,但是,厚积薄发长期带来稳定的效益。通过这个产业可以带动他们自己也参与进来,多一个增收途径,从这个方面对贫困户的收入也有很大的改善。

通过四年来的帮扶,首先第一个是村容村貌方面有一个很大的改变,整体的硬件设施,道路硬底化,街道的照明,还有一个就是所有村民的卫生习惯,通过这些乡规民约的约束,互相监督,最后由一种被动变成一种自律,现在整体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改变。通过多年来的帮扶,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追求,变得更强烈了。

2018年,陈洞村山茶产业第一期开始种植,面积达50亩,帮扶单位投入37万多元,从驻地、茶苗、种植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2019年增加种植20亩,这一年茶园也开始出产茶叶,产量近2000斤,产值近30万元。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为帮助贫困户脱贫,去年扶贫单位及陈洞村村委根据政府完善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意见,对村帮扶的22户贫困户每户帮扶2亩茶苗,联合村民将茶园种植面积扩大到114亩,通过建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施“专业市场+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合作社与农户共赢的产业扶贫模式。

28户贫困户共113人全部脱贫出列

陈洞村贫困户黄土新就是其中的茶农代表。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黄土新在家中照顾一家老小的同时在家附近打些临工,妻子则在家里附近的酒店做服务员,家庭收入甚微。2016年被确定为精准扶贫户后,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黄土新一家建起了新房,并在去年成功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四年来,陈洞村生产生活设施进一步完善,全村28户贫困户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到2019年底,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5642元,教育、医疗、养老等保障实现全覆盖,全部贫困户达到脱贫“八有”标准。根据今年全省扶贫攻坚退出考核机制要求,陈洞村28户贫困户、113人全部符合退出要求,申请脱贫出列。

陈洞村的高桥茶叶专业合作社为脱贫攻坚、农民增收铺设了一条好路子,也为龙门县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茶罐子”添砖加瓦。

帮扶单位以小小的“东方神叶”为抓手,发展山茶产业,落实“真扶贫、扶真贫”,让村民在致富路上越走越宽。陈洞村经济发展了,村民权益得到了保障,干群关系和谐、村容村貌、村风民风焕然一新。

四年来通过帮扶单位、村干部、贫困户的共同努力,陈洞村正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阔步前进。

(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刘祎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