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疫情大考之下 滨州市以“7+3”重点改革攻坚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0-04-25 10:11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邱芹   

2019年以来,滨州市相继实施了打造世界高端铝业基地”、“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建设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系列事关滨州长远发展的改革举措。

滨州要走在前列,改革开放必须走在前列。2019年以来,滨州市按照“以体制机制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思路,开启“富强滨州”建设逐梦航程,相继实施了“打造世界高端铝业基地”、“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建设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系列事关滨州长远发展的改革举措,用一系列根本性、颠覆式的自我革命及时回应群众所盼、企业所需、干部所虑,为高质量发展寻找到根本出路,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势”中起到了引领、激发、推动作用。2019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滨州从上年的不定等次上升为三等,前进4个位次,改革工作跃升5个位次。

2020年,开局就是一场大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如何尽快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如何把握疫情催生的新理念、新产业、新机遇?滨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市委改革办副主任李殿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唯有改革,才是出路。滨州市贯彻省委提出的“九大改革攻坚行动”,按照“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定位,聚焦“山东走在前列、滨州担当什么,富强滨州建设、百姓得到什么”主题,部署实施“7+3”重点改革攻坚任务。

“7+3”重点改革攻坚任务具体内容

滨州市提出的“7+3”改革攻坚任务即七大攻坚和“三重”工作。“7”是实施重大专项规划、重大战略对接、重大设施建设、重大发展项目、重大创新工程、重大事项改革、重大民生实事“七大攻坚”,“3”是推进10项重要事项、31个重点项目、10个重大工程“三重”工作。

李殿祥表示,改革不是“为改而改”,也不是“改一步说一步”,关键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可以说,“7+3”重点改革攻坚任务中,每一项任务都是贯彻山东省委“九大改革攻坚行动”的具体举措,每一项任务都直触问题深处。

实施重大专项规划攻坚。聚焦城市规划、乡村振兴规划、园区产业规划发力,以高标准规划引领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一是完善城市发展规划。启动《滨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道路、桥梁、轻轨、综合管廊等立体规划,全力打造中心城区150万人口规模的“品质滨州”。优化城市功能,高起点规划实施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功能性设施等,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让城市抬头见绿、处处见园。二是完善乡村振兴规划。坚持粮食产业调优、棉花产业调良、蔬菜产业调特、水果产业调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年内粮食总产达到380万吨以上、“三品一标”达到500个。高标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村通户道路硬化、自来水户户通、村庄清洁行动全覆盖,年内实施清洁取暖改造7.4万户。三是完善园区产业规划。编制实施《滨州市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以城市产业发展为核心,打造北部临港产业拓展区、中部传统产业升级区、南部优势产业引领区,形成“一核三区”空间布局。

滨州市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

实施重大战略对接攻坚。积极融入全国、全省重大发展发展战略,构建更高层次的发展格局。一是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制定《滨州市黄河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实施“幸福黄河工程”,建设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大力发展文化博览、国际赛事、乡村旅游、群众文体活动等产业,展现“城市走进黄河、黄河融入城市”特色魅力。二是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挖掘“5+5”十强产业比较优势,找准产业对接点,积极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加强与京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平台等优势资源对接,大力招引高端项目、科创资源和高端人才,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三是积极对接自贸区建设战略。加快滨州山东自贸区“协同区”建设,积极与省内外先进开发区、科研院所、企业等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稳定重点进出口货物,开拓新产品、新市场出口,不断加大海外展会、国际品牌申报、海外仓建设等支持力度,完善外商投资服务体系,打造外商投资和项目服务的滨州品牌。

实施重大设施建设攻坚。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的长远支撑。一是加快铁路建设。积极做好滨淄高铁前期工作,推动京沪高铁二通道、济滨高铁、环渤海高铁开工建设,发挥德大铁路、黄大铁路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三高两铁”汇聚、8台20线出行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黄大铁路滨州段、滨港铁路二期、邹平货运专用线,开工胡集里则专用线,进一步优化铁路运输结构。二是织密公路网络。加快秦滨、沾临、济高等高速公路建设,形成主城区“环城高速”路网。推进G228滨州段、G233惠民段等工程建设,加快滨州黄河大桥建设,开工建设乐安黄河公路大桥,不断拓展城市框架。三是提升港航能力。抢抓渤海湾凝析气田油气在滨州港上岸机遇,向北海经济开发区布局油气深加工项目。加快推进滨州港2个5万吨级油品泊位配套和5万吨级航道工程建设,完善滨港铁路、输油管道等集疏运体系,提高港口通航等级和吞吐能力。加快推进小清河复航工程,贯通海河联运通道。

实施重大发展项目攻坚。面对疫情冲击,按照“帮扶就是最大的监管”工作理念,全力推动企业复工达产、项目加快建设。一是全力提速。在全省率先出台工业企业复工复产10条意见,制定工业企业复工复产30条工作指南,全力推动各类企业应复尽复、正常生产。抢抓施工的黄金季节,对94个省重点项目、140个市重点项目、169个县级重点项目,分别建立项目清单、问题清单、进度清单,挂图作战、加快推进。二是全力保障。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加大土地、能耗、资金等要素保障,全市累计建设标准厂房160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入驻65万平方米。出台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1-4号公告,目前已为疫情物资生产企业新增贷款19.4亿元,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新增贷款86.72亿元。按照“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是标准,并联审批、帮办代办是底线”要求,实施帮办代办制,优化网上招投标、“不见面”审批、容缺办理等流程,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三是协同推进。建立健全清单管理、分级负责、问题解决、定期通报、帮包联动、工作例会6项工作机制,制定明确的项目配档表和施工图,推动各级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设立北京、上海等重点区域招商联络处,依托“三库三图”,开展精准化、专业化招商引资。

高标准建设37平方公里的渤海科创城。

实施重大创新工程攻坚。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人才为第一资源,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科教方面,按照“一城两院八校”总体布局,高标准建设37平方公里的渤海科创城,加快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建设,筹建渤海科技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滨州校区、山东健康职业学院,推动滨州学院更名山东航空学院、滨州医学院优势学科整合、滨州职业学院升级本科院校,提升滨州技术学院、滨州技师学院的办学水平,打造集“科技研发、创新孵化、产业育成、服务配套”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科创高地。人才方面,大力实施“百名高端专家、千名硕博士、万名大学生进滨州”工程,深化“渤海学子•青鸟计划”,让更多的人来滨州创新创业、扎根成长。设立“滨州人才节”,举办创新成果对接会、高层次人才滨州行、创新创业大赛等,提升滨州对人才的吸引力。完善人才公共服务和生活保障,高标准建设一批人才公寓,在子女教育、家属安置、医疗保障、科研配套、创业支持等方面,形成完备的激励机制。

实施重大事项改革攻坚。建立“1+10+N”改革事项协同推进体系,“1”是今年上半年出台《滨州改革三年行动计划》,“10”是十大重要事项,“N”是重点改革配套事项,做到改革任务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支撑性、影响力的“滨州模式“。“十大重要事项”为深化市属国资国企市场化资本化改革、全面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投融资模式创新计划、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工程、实施基层“安心”工程、建立“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科创体系、实施项目全流程“帮办代办”制、建立“三重”效能评价机制、实施“全科大网格”治理效能提升工程、构建“e家大救助”体系。

实施重大民生实事攻坚。以实施“十大民生实事”为抓手,突出解决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烦心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疫情期间,按照目标、路径、责任“三个清晰”,抓好生产、购置、分配、储备、使用“五个环节”,保障防控和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加强春耕备播和麦田管理,打通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等堵点,迅速恢复农业生产秩序。实施水利提升工程,年内治理骨干河道260公里、完成病险水闸除险加固21座。二是积极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认真落实国家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等政策,出台稳就业、减负担的政策措施。特别是针对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弱项,加快医药制造、医疗器械、中医药等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主动对接帮扶,加强预警监测。三是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深入总结疫情期间经验教训,建立符合实际、应对各类灾害的物资储备体系,形成全类别、全方位、全时段的科学储备机制。全面推行“全科大网格”精细管理,使网格服务管理更加精准、科学、有力。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构建智慧化的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体系。

再大的困难也改变不了高质量发展的征程,再大的压力也动摇不了滨州深化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滨州市将聚焦“7+3”攻坚任务,以战的姿态、抢的意识、拼的精神抓实改革攻坚,努力推出一批在全省、全国富有实效的改革举措、滨州实践,奋力开辟富强滨州建设新征程。

从3个方面推进““7+3””改革攻坚落实落地

李殿祥介绍,改革不能朝令夕改,攻坚不能且战且停。下步,滨州市主要从3个方面推进落实落地:

一是健全“指挥部+专班”指挥体系。为破除传导的“时差”、标准的“落差”和情怀的“温差”,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指挥部+专班”指挥体系。指挥部代表市委、市政府负责牵头抓总工作专班由牵头部门负主责,主推主抓、统筹协调,配合部门明确工作责任,避免出现各部门推诿扯皮现象。同时,实施基层“安心”工程,激发广大基层干部职工更大的干事创业热情。

二是打造“三专”干部组织保障体系。在实战实干中提升广大干部专业思维、专业知识、专业能力,通过分层次分领域的精准培训、搭建提素质强本领的实践平台、健全精细化集约化的工作机制,营造真学真懂、真会真干的良好氛围,让“高标准、快节奏、抓具体、在状态、有韧劲”成为滨州干部作风的鲜明标识,把“改革闯将、攻坚干将”选出来、推上去。

三是建立“督考用”一体化考评体系。探索建立“全程跟踪问效、精准考核评价、结果刚性运用”的督考用一体化“三重”效能考评机制,坚持主责靠数字说话,主业靠事实说话,“能量化就量化,不能量化就细化,不能细化就流程化”,通过运用即时奖惩、绩效奖励、干部即时使用等手段,引导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攻坚克难。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