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资讯 >> 民生话题 >> 车门一关 重任落肩——列车长的 >> 阅读

车门一关 重任落肩——列车长的春运二三事

2018-02-06 08:57 作者:段续 李双溪 来源:新华网 编辑:常磊
分享到:

春运时节,别人迈入归途的时候,列车长们却踏上征途。他们奔驰在祖国南北,旅客归乡的喜悦和兴奋,是列车长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车门一关,重任落肩。

“小慢车”:穿山越水走过50多个春节

2月3日清晨五点半,零下24摄氏度,吉林火车站。列车长菅福林和班组成员在站台上整齐列队。天微微亮,大家呼出的哈气氤氤氲氲。“天冷地滑,高度注意!”菅福林叮嘱。

列车在吉林和图们的山区间穿行,从1963年开行至今,已安全行驶50多年。列车虽“慢”,却是山区群众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票价便宜,进城方便。

检票、补票、烧锅炉,帮旅客拿大包小裹,春运时候,菅福林和同事们更加忙碌,天气寒冷,一趟下来要烧300公斤煤。“要是看见我们流泪,那不是伤心,而是煤灰呛的。”菅福林笑着说。

火车穿山越水,载着沿线群众的幸福。“过年时自己做的豆包销量大,一斤四元,坐火车一次能带150斤。”乘客田昌申说,“去除车票剩下580元,你说值不值?!要是没这车?这钱可赚不着。”

群众和车长像家人一样相互信任。小孩儿独自乘车,大人打个招呼,一路上就能安全放心。

前段时间,乘客们不知从哪听到说这趟线赔钱,要停运。“咋能停?上级单位早就说了,这车不会停运。”遇到问起来的群众,菅福林都解释一遍。

长途车:一人一天走10公里

列车长朱文斌当班的长春到昆明列车,班组平均年龄35岁,一天下来每人在列车里至少走10公里,要整理几百个行李架上的包裹。

此次春节,又恰好当班。朱文斌又开始琢磨:过年又不在家,用什么方式能让8岁的女儿不那么伤心?但这似乎无解,“先不想了,到时候再说。”

上车、下车、报站、提醒……列车员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里装着一车人。

什么时候最累?后半夜。旅客们都睡了,车厢过道不那么拥挤,是打扫卫生的黄金时间。“洗手间后半夜使用频率不高,我们就集中擦洗。”朱文斌说。“如今沈铁升级了洗手间设施,更加干净整洁,夜里做好清洁,旅客就会更加舒心。”

春运时节,人多拥挤,乘务员最怕啥?随意丢弃的瓜子皮。如果再不小心撒些水上去,瓜子皮就会牢牢粘在地板上,只能用手一个一个抠。“大家稍留个神,我们就能省许多心。”朱文斌说。

动车组:被列车员捡到的东西绝不会丢

从长春到上海再到延吉,连续奔驰4天,这是动车组列车长吴朕玺的日常工作轨迹。春运重联编组增加了车厢,但班组还是那5个人。高峰期列车沿途运载、换乘的旅客达3000多人次,每个列车员每天要检票、报站上千次。“动车组停车时间短,速度快,为了旅客安全必须不停‘絮叨’。”吴朕玺说。

这几天,车组成员干了件大事:拾到一个装有钻戒、现金、数百万元的合同发票、千万元的现金支票的皮包。几个人使劲回忆,是一对年轻夫妇在锦州南站下车落下的包。

想方设法联系,心急如焚的失主喜出望外,准备了一沓现金表示感谢,却被婉言谢绝。“只要被我们捡到,不会少一分一毫。”吴朕玺一字一顿。

车门一关,车长就是第一责任人。捡到失物的例子很多,“最有面子”的一次,一位餐饮企业负责人带员工上门感谢,来人列队整齐,统一服装,在站台上对班组深深鞠躬。

恰逢列车到站高峰期,旅客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有的还竖起大拇指。“那一瞬间,自豪极了,再累也值!”吴朕玺说。(记者 段续 李双溪)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