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资讯 >> 民生话题 >> 带娃上班要解决责任兜底问题 >> 阅读

带娃上班要解决责任兜底问题

2017-08-23 08:29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刘飞
分享到:

 “公助民办”或者“公办公助”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学前教育不足的主要路径。倡导企事业单位办幼儿园,关键在于要厘清责任边界,解决经费的来源和分摊原则,而不应成为加剧企业成本的责任转嫁。避免了道德性捆绑,措施创新才会有正当性和合理性。

暑假即将结束,假期里孩子怎么带让很多上班族费尽了脑筋。近日,上海市总工会发布了《上海“职工亲子工作室”设置及管理办法》。上海市总工会指导68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职工亲子工作室”,开展职工子女的晚托、暑托、寒托等各类形式的托育服务,以期解决孩子没人带的大难题。

双职工家庭的“朝九晚五”,加上居高不下的保姆费,以及二孩政策激活的生育热情,导致幼儿园、托儿所等学前教育严重不足。北师大教授庞丽娟曾表示,五年来,尽管全国公办园增加了1.7万所,但总体占比仅33%,仍有约1/3的适龄儿童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城市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比例偏低,入公办园难、入普惠性民办园难、流动人口子女“入园难”等问题仍未根本解决。 原本学前教育的资源就严重不足,二胎放开之后将会进一步导致情况的恶化。

鼓励企事业单位办幼儿园,以实现“带娃上班”的繁荣景象,一度是“单位化管理”体系下的一种福利。同时,从缓解公共投入不足,充分发挥民间和社会参与的力量,共同解决学前教育的瓶颈问题,有“社会事社会解决”的意味。不过,“带娃上班”若不能解决公共属性和责任兜底的前提,则容易成为一种负担转嫁,并形成新的社会矛盾。

从上海等地试点来看,“带娃上班”的制度设计善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经费谁来负担”的问题。一位工会负责人透露,仅仅是一个短期暑托班,各种费用就要2万元。而像沪江网那样的“宝宝房”,公司每年要投入数十万元运营费。很显然,如果这些费用全由企业和单位来承担,注定难以持续。必然要建立一种“谁受益,谁负担”的责权分摊体系,否则“带娃上班”就会形成影响面极大的“抽血效应”。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涉及企业税费的种类超过10种,包括附加税费、维护建设费、教育附加费、保障费、防洪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项目。从总体上看,企业负担本来就相当沉重,盈利能力弱,一些企业甚至处于亏损阶段。再加上经济下行相对严重,去产能、调结构的大背景下,一些企业生存状况十分艰难,自身供血尚且不足,若再抽血则会雪上加霜。在减税让利成为主题的当下,鼓励企事业单位办幼儿园,以“带娃上班”缓解学前教育压力,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就容易形成新的运营成本,让企业的生存环境更为恶劣,不利于其加快转型升级。

此外,解决学前教育压力和职工的后顾之忧,是一项公共责任而非企业义务,具有道德的倡导性却没有强制力。一方面,从法律上讲,解决学前资源紧张和实现全社会参与,确实离不开市场主体的参与,不过参与并不代表包办,更不能成为负担的转嫁。属于公共责任的应由公共财政负担,属于家庭责任的也不能成为福利追加。另一方面,学前教育与企业的运营本没有绝对的关联,企事业单位并没有为此负责的优先义务。在运作模式上可以实行“服务外包”,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作为长效机制,解决了经费来源和公共责任问题,“带娃上班”才会实现共赢。

再从专业性、市场化的角度讲,术业有专攻,可由市场其他专业机构解决的问题,则不必让其回归于“单位属性”和“公家功能”。“公助民办”或者“公办公助”才是终极出路,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学前教育不足的主要路径。倡导企事业单位办幼儿园,关键在于要厘清责任边界,解决经费的来源和分摊原则,而不应成为加剧企业成本的责任转嫁。避免了道德性捆绑,措施创新才会有正当性和合理性。(本报特约评论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