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资讯 >> 发现基层 >> 民生周刊:“虚火”要变“真火” >> 阅读

民生周刊:“虚火”要变“真火”

2017-08-16 10:14 作者:郭梁 来源:民生周刊 编辑:刘飞
分享到:

 如今,各地办马拉松赛事最急需解决的,便是对赛事举办的科学指导,服务质量的提高,市场开发潜力的释放。

打造体育+旅游模式,提升城市形象,树立全民健身良好风尚,一系列的利好促使各地争办马拉松赛事。2016年的一个数据令人瞠目——全国全年共举办328场马拉松及相关赛事,接近平均一天一场。如此密集的马拉松赛事,足以证明这项运动已是热得发烫。

然而,马拉松热的背后,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医务保障不力、群众健康长跑引导不足、现场软硬件设施不足、赛事招商难以为继、主办方缺乏科学办赛经验导致赛事秩序混乱……于是便有了“尿红墙”“猝死”“途中迷路”等社会关注的话题。

因此,不少业内人士将我国现在的马拉松热定义为“虚火”,也就是说,表面看起来确实火热,靠马拉松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地方经济,但实际上却是对这项群众参与度高、辐射面广的运动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以及缺乏科学的管理。

不久前,国家有关部委出台文件要求申办马拉松各城市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赛,科学办赛,尽量避免政府财政包办赛事,促进马拉松等大型群体赛事活动更加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

马拉松的迅速火热

马拉松,在中国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受群众欢迎的体育项目,毕竟项目的难度大,趣味性又不及其他项目。然而,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参与健康长跑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时北京马拉松、厦门马拉松等赛事成为国际知名赛事,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到跑“马”的行列,甚至把参加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四分马拉松(即四分之一的马拉松)、迷你马拉松当作是一种时髦,大有“我不参与就不够时尚”之势。

中国的马拉松到底怎么火起来的?

一位从事多年马拉松赛事直播的央视工作人员回忆:“我国1981年举办了第一场城市马拉松比赛,是在北京。应该说马拉松真正被大众接受并喜爱是以2008年为起点的。以北京马拉松为例,2000年以前,除了专业马拉松选手之外,国内跑者几乎都是大爷大妈上了年纪的,或者是抗癌团体,几乎见不到年轻人。一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即便有了更多年轻人的参与,也都是以迎接奥运为目的和主题的。”

2008年之后,作为一项全民可参与并能从中得到快乐的运动,马拉松逐渐在国内升温。2011年被很多人视作中国的“马拉松热”元年。 那一年,中国田协(中国田径协会)参与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22场,其中全程马拉松14场、半程马拉松5场、其他长跑赛事3场。全国有近40万人次参加比赛。

2012年全国共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33场,2013年39场,2014年这一数字达到51场。2015年初,中国田协宣布全面取消马拉松赛事审批手续,简化准入程序。赛事数量呈“井喷”之势。当年,仅在中国田协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就达到134场,参赛人次150万。

2016年,赛事数量蹿升至328场,参赛人次近280万。以全年52个周末计算,2016年平均每周举行的赛事超过6场,其中10月16日当天就有17场赛事出现在中国田协的马拉松赛历上。

从2011年至2016年的5年间,马拉松赛事场次在中国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而这背后究竟原因何在?业内人士分析,主要在四个方面:一、展现城市硬实力。举办一场马拉松,对城市交通、安保、环卫等基础配套的完善,志愿者服务、医疗救助等服务功能的齐备,组织方赛程、赛道规划等细致的安排都有很高要求。二、展现城市软实力。通过比赛向选手及观众展示城市风貌、人文景观和城市文明,结合商业运营,再配以有计划有组织的媒体传播来形成热点事件,继而提升城市形象和好感度。三、提升城市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马拉松举办过程中,部分人通过亲身参赛或现场观赛来感受城市,更多人则透过媒体来重新认识城市,很多人突然发现,“原来我们每天生活的城市竟然如此之美”。四、带动地方经济。举办马拉松会吸引各地参赛者和旅游者,带动了吃住行等各个方面。马拉松实际上还属于一种眼球经济,能够吸引赞助商,衍生了体育的生态链,带动地方经济。

盲目办赛漏洞多

在四个方面的利好因素刺激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在短短几年间涌入马拉松赛事举办地的名单之列。然而,与其他领域一样,各个城市蜂拥而上办马拉松赛的结果,便是办赛经验不足导致的赛场混乱、组织无序、后勤保障不力、商业推广及周边配套服务跟不上、赛事仓促上马导致难以为继等等。

办一场大型的马拉松比赛,作为赛事主办方,无论是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还是具体执行运作的公司企业,最紧要的一件事便是保障参赛选手的人身安全,确保途中交通安全、防范抵御健康风险。然而,在跑马拉松过程中参赛选手猝死的事件仍屡屡出现。从2014年至2016年的3年间,共有14人在各项马拉松或半程马拉松赛事中猝死。2016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中,一名顶替他人名额的跑者在比赛途中猝死,更是引发社会关注。

抛开与健康相关的方面,在各地举办马拉松赛事,依托赛事推广城市形象、招商引资、刺激商业消费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业内专家分析,虽然表面上各地办马拉松赛的数量上大幅增加,各地政府及民众也投入了大量热情,围绕马拉松赛事的产业规模也快速增大,但仍有部分地方办赛时过于追求商业利益或者急于提高城市知名度,而忽略了科学办赛、理性办赛。

比如说到马拉松的赛事转播,每个城市办马拉松赛的目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提升城市知名度,电视转播,尤其是影响力大的电视台做直播,会对实现这一目的有巨大帮助。所以,不少城市投入巨资以博取知名电视台的直播,甚至有的城市说出了“不上央视转播等于没办比赛”的话。

“投入巨资‘买’一次转播的机会,而自己的内功做不好,最终还是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现在有不少城市,甚至是三四线城市,本身并不具备办大赛的能力,却偏偏要积极上马,讲排场,追求‘高大上’。我觉得这就是虚火。”上述专家说。

虚火要变真火

各地积极办赛,说明了国人参与健身的热情,说明了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各地也通过举办马拉松赛事,实现经济向“体育+旅游”“体育+康养”的绿色转型。

如今,各地办马拉松赛事最急需解决的,便是对赛事举办的科学指导,服务质量的提高,市场开发潜力的释放。而从国家层面,则是马拉松赛事仍有总量供给的提升空间,产业规模也有待继续扩大。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会同体育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马拉松、自行车等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行动方案(2017年)》,着力推进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扩大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供给。

《行动方案》提出坚持“激发活力、扩大供给,转变职能、优化服务,强化管理、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及时出台一批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到2017年底社会力量举办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积极性显著提高,市场机制更加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相关消费需求愈加旺盛,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业态融合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有业内人士预计,2017年全国办赛数量有望达到500场,而到2020年,全国的马拉松赛事可能会超过800场。伴随着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地提升“内功”、完善自我,会有越来越多的经典马拉松赛事、国际知名马拉松赛事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中国的马拉松热从“虚火”变成“真火”。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