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资讯 >> 发现基层 >> 海南日报:下田吧,用“脚下观” >> 阅读

海南日报:下田吧,用“脚下观”看世界

2017-07-03 14:55 作者:傅人意 来源:海南日报 编辑:刘飞
分享到:

 

 

周华诚的“稻田大学”吸引了很多父母带孩子来学习。

 

 

周华诚

 

 

周华诚在用手机记录水稻的生长。

201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人与自然,相联相生”,旨在呼吁和鼓励大家走进自然,欣赏它的美丽并了解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而以行动保护自然。人与自然,是一个老话题,也一直是重要的话题。钢筋水泥的快节奏现代生活一度使我们离自然越来越远,但经历了迷茫的现代人也开始思考如何回归自然,走近自然,与自然和平相处。

在作家周华诚的印象中,农人肩负犁铧,手执竹梢,行走在田埂上,是乡间最具标志性的一景。而这令人沉醉的乡村滋味,是指引着他回归故乡的方向。

从离开土地,到重返故土;从杭州媒体人的身份,到“稻田大学”里的“农夫”,从个人的稻米生活到向更多的“稻友”推广“自然教育”,是周华诚这几年生活中完成的一次自我回归。

在周华诚的稻米生活里,他收获的不仅仅是沉甸甸的粮食。他开始低头看脚下的泥土,甚至去关注野草,关注野花,关注小小的昆虫。

从逃离村庄到回家种田

山村,从叶尖剔透的露珠上开始苏醒。青蛙先生,是村庄的歌者,偶尔有调皮的昆虫,也在和着、唱着。小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田里灵活的小泥鳅,正在逃避“小猎手”犀利的目光。而夜晚的乡村,月光像水一样白白地铺撒在地面上……

这样的一幕,对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一个小乡村里长大的周华诚来说,十分熟悉。

从小在乡下生活、读书的他,一直被父母告诫:一定要努力读书,考到城里上学,才能留在城市工作。

十九岁那年,周华诚考上了杭州的一所学校。之后,在几个城市间辗转工作,又在杭州定居近十年。

然而,在“逃离”村庄后,每一次回到村庄看到的巨变,都让他深感吃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土地,越来越多的田地被抛荒。

周华诚开始重新打量城市与乡村的关系。2014年,他作出一个决定,辞职回老家,跟父亲一起种田。这样唐突的决定,似乎源自一种最本能的“胃冲动”。

“在杭州,我很少能买到在老家吃到的那种蔬菜。老家门前有个菜园,那是父亲自己种的。哪怕锅里的油都烧热了,你再跑到菜园子里摘菜,洗、切,再扔进锅都来得及。哪怕是一碗青菜,味道都特别好。”周华诚说。

而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是,他想为自己的村庄做点什么。这一年,周华诚发起了“父亲的水稻田”众筹公益活动。第一季活动推出后,就有几十位“稻友”参加,直至今年已是第四季活动,共有120多位“稻友”参与。

周华诚说,活动规模并不大,但他希望这是件“小而美”的事情。他希望能带领城市里的大人和孩子一起回到乡下,跟着老父亲用最朴素的办法种田。

这件事也让周华诚的父亲感到十分开心。老父亲从中获得价值的肯定,第一次为自己是农民而感到自豪——朋友们来到田间,都会亲热地称他为“校长”。因为人家有“早稻田大学”,他们则创办了一所“稻田大学”。

在周华诚的眼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稻田里学到的东西并不比在一所大学里能学到的少。

与水稻对视的“脚下观”

周华诚说,“父亲的水稻田”不只是劳动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让大家能够重新亲近土地,亲近大自然。

父亲在接受媒体的一次采访中曾感慨:“年轻人应该知道一碗饭是从哪里来的。”而这给了周华诚很大的感触:不是吗?在城市,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大米的“餐桌之旅”,而并不知晓稻谷的“田间之旅”。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大家在天地间劳作,能直接感受太阳照射在身上的热度与痛感,能感觉到汗水的滴落,还可以聆听到昆虫的飞舞,青蛙的鸣叫。”周华诚说,我们还在山村里扎帐篷过夜,能看到满天的星斗。

在这块“父亲的水稻田”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稻友”,南到海南海口、北到东北三省、西到贵州遵义、东到东海之滨;不仅吸引城市的孩子们充满好奇的目光,也吸引了警察、教师、水稻科学家等各行各业的人挽起裤腿,扎根稻田。

周华诚在《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文章《与一株水稻对视》。文章中与水稻对视的,正是“稻友”、海南陵水南繁种植基地的沈希宏博士。

为了写沈博士,周华诚特意在陵水南繁基地里住了近一星期,每天和沈博士一起下田。

周华诚说,要知道,水稻有4万多个基因,随便哪一个基因都可以让人埋头研究几十年,而沈博士想要培育的品种叫做“长粳”。“沈博士其实是中国无数水稻科学家的一个代表。他们埋头走向田野,一低头,一起身,腰就弯了,头发就白了。”

文章刊发后,得到许多水稻界专家的肯定。这种从“脚下观”出发写就的作品,正是周华诚在“父亲的水稻田”里学到的。

在回家种田之前,很多时候他并不理解父亲,直到真正种田,他才学会像父亲一样去思考问题,才真正学会体会父亲的感受,认同父亲对于生活的观念。

“我们在城市里,总觉得有房有车、有权有钱,才是成功,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去想,拥有这些是不是就等同于幸福。种田之后,我反而明白,幸福是怎么样的一种感受,比如凭借自己的劳动,可以丰衣足食,不也是一种幸福吗?”周华诚说。

时代需要“自然教育”

周华诚认为,“父亲的水稻田”和它所倡导的稻米生活,包涵了自然教育的概念。在暑假时,他们还推出了“稻田夏令营”,让城市的孩子和乡村的孩子一起,半天在田里劳作,半天在家里画画、作文。

“自然教育在这个时代很需要。”周华诚说,很多孩子离大自然太远。他们会上各种兴趣班,但是很少有机会真正走到大自然中间。而对于乡村的孩子,如果教会他们做自然笔记,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周华诚说,在自然教育中回归乡土,我们会发现,农民跟大自然打交道,与四季节气打交道,所有的文化都装在他们的心胸里。他们熟知每一种草木的名字,非常了解每种植物的生长规律。他们甚至非常清楚,那些植物需要怎样播种、怎样呵护,才能结出好的果实。他们也知道那些鸟兽的秘密,还有人与这个村庄的关系。所以,通过手把手,父带子,子带孙这样一辈一辈的流传,把中国最具根基的传统文化给流传下来。

回顾与“父亲的水稻田”相处的时日,周华诚想给它说一小段“情话”:“谢谢你,打开我生活的另一片天空,让我重新思考了人生的价值。”

在回家种田后,他写了《下田:写给城市的稻米书》和《草木滋味》两本书,都是关于村庄、田野、草木的散文,是给“父亲的水稻田”的礼物。

“我的写作重新回归了大地。我们原来可能更多地是在仰望天空,但是这两年我写文章更多的,是在观察,我把原来的‘世界观’,变成了‘脚下观’。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