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资讯 >> 发现基层 >> 瞭望东方周刊:睚眦必报的“好处 >> 阅读

瞭望东方周刊:睚眦必报的“好处”

2017-06-15 09:01 作者:张燕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编辑:常磊
分享到:

“睚眦必报”通常是一个负面词语,但如果说成“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就感觉好多了,当贴上公正的标签之后,这类行为甚至可以堂而皇之地进行。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情绪还有其他好处。
 
  人人都是“复仇者”
 
  《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在全球横扫数十亿美元的票房。人们在欣赏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托尔、绿巨人等超级英雄大杀四方抖威风的同时,也能隐晦地体验到:每个英雄的心底都深埋着一份苦涩。
 
  是的,复仇的故事总是苦乐参半,既可能有达成心愿的快感,也会付出努力,以及忍受在这个过程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压抑。
 
  当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用像“复仇者联盟”里的英雄那样,为复仇而对抗全世界。但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烦恼,比如大清早开车上班路上,被旁边不守规矩的司机随意变道别了一下,这种情况也会让人火冒三丈。
 
  不少人大概会冲动地想,撞上去报复这些侵犯路权的家伙,甚至把他们从车里拖出来痛打一顿。
 
  是什么让大家有了睚眦必报的冲动呢?
 
  冷静的科研人员对火爆的脾气给出了解释。他们认为,睚眦必报的情绪是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它动员人们行动起来,而且复仇的执念会给人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
 
  美国迈阿密大学的进化心理学家迈克尔·麦卡洛或许并不是一位报复心理很强的人,但一定是一名坚韧的研究者,他专注于研究复仇和宽恕情绪已经有十多年时间。
 
  “情绪在人类社会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体验。来自任何一个群体、社会的人都理解发怒的情绪,也会想要报复性地伤害那些伤害自己的人。”麦卡洛说。
 
  “想报复”和“去报复”之间有一道鸿沟
 
  睚眦必报的心理往往会使可处理的微小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比如,由微小的身体摩擦、言语争论发展到大打出手的局面。一般而言,当报复心理遭遇别人的恩惠和帮助时,施和受的双方都会感觉很幸福,会感到愉悦。而当报复心理遭遇到别人的伤害时,结果则是相互伤害。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难免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伤害或不愉快的人耿耿于怀,通过攻击对方才能发泄心中不满。换句话说,报复是人性中的一处心结,每个人都有可能产生报复心理。然而,“想报复”和“去报复”之间,还是有一道鸿沟的。
 
  有不少人能及时压抑住自己的冲动,其原因可能是实力评估也可能是成本收益评价。大多数人能够通过冷静的分析、理智的思考进行自我控制。不过却有人在报复心理的驱使下,做出了本可以不发生的事。比如按捺不住冲动,激情动手,这时报复心理就会直接导致犯罪率提高。
 
  美国有研究表明,高达20%的杀人罪和60%的校园枪击案与复仇有关,而后一数字也说明,年轻人的报复心理更难以被理智所抑制。
 
  年轻人容易将睚眦必报的心理转化为行动,但这并不是说成年人就偏向于忍气吞声,他们报复的方式可能会更加隐蔽,造成的后果却可能更严重,因为成年人可能会选择合法的方式来报复社会,比如说,用投票改变政治规则,选出一位激进主义领导人等。
 
  有分析认为,在2016年11月的美国大选中,唐纳德·特朗普在总统选举中获胜,是因为“白人工薪阶层的复仇心理,他们感到被快速全球化的经济所抛弃”。
 
  法国的选民也是秉持着类似的报复欧盟的心理,使得极右翼候选人勒庞在五月初的法国大选中进入了决胜轮。好在大部分法国人的理性在最后时刻战胜了情感,没让仇视欧盟的勒庞入住爱丽舍宫。
 
  复仇能给人带来愉悦
 
  用投票来表达不满是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报复方式,可更加司空见惯的睚眦必报方式还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由于很难把复仇与暴力行为区分开来,所以这使得睚眦必报的范畴很难划定。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教授大卫·切斯特一开始研究进攻性,但很快意识到在暴力冲突出现之前,往往已经发生了很多事情。他把相关的情绪称为“心理的中间人”,即受到挑衅之后、发生攻击行为之前的思想和感情。
 
  “我好奇的是人受到侮辱后如何应对,以及如何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切斯特说,关键在复仇的欲望,“所以,我是为了理解攻击性,才开始研究复仇”。
 
  研究团队首先探究复仇的起因,他们发现,复仇者的情绪会在这一过程中从“沮丧”向“愉悦”滑动,当报复完成时,愉悦的程度达到最高值。
 
  切斯特发现,当一个人受到侮辱或者在社会上被拒斥时,会感到痛苦。受到拒斥后,那些作出进攻反应的人,其大脑中与痛苦相关的区域最为活跃。“以进攻来回应威胁和伤害的原理,源自远古时期的进化趋势,”切斯特说。
 
  心理学之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非常清楚进攻行为有助于人宣泄情感,但是直到最近,研究者才了解到:复仇能够带来一种特别的愉悦感。
 
  在一个跟踪调查中,切斯特惊讶地发现,情感伤痛与愉悦感之间存在复杂的联系。虽然拒斥在一开始时让人感到伤痛,但是当报复机会出现时,这种伤痛很快就会被愉悦所掩盖,它甚至会激活大脑已知的奖赏回路。切斯特还发现,受到挑衅的人之所以采取进攻行为,是因为这会产生“愉悦回馈”。
 
  威慑性自我保护手段
 
  研究表明,复仇能给人带来愉悦,而且有些人采取复仇手段,正是因为它能带来愉悦感。“这关系到管理情绪的体验,”切斯特说,“和许多事情一样,复仇在当时会让人感觉良好。那会开启一个循环,看起来有点像上瘾。”
 
  除了能得到心理上的愉悦之外,睚眦必报的行为其实还有更深刻的社会学含义,即明确地告诉别人“我不好惹,别侵害我的利益,惹毛我的人都有危险”。切斯特说:“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喜欢寻仇,别人就不会和你捣鬼或者欺负你。”
 
  威胁复仇也可能威慑到攻击方,麦卡洛说,“受到伤害后作出回应的人比逆来顺受、纵容坏人的人生活得更好。”
 
  麦卡洛认为,复仇就像饥饿一样,是一种基本的渴求。只有满足了这一欲望之后,复仇者才能跨过这道坎,因为“目标已经实现”。
 
  所以,复仇的一个主要目的是震慑他人,让自己免遭伤害。“这确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麦卡洛说,但那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当鼓励人们沉溺于寻仇。
 
  “我们一方面能够理解它的目的,另一方面理解这不是受害心理的产物。我们也希望帮助人们控制复仇欲。”他说。
 
  实际上,那些较容易付诸报复性进攻的人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克服情绪的爆发,即通过各种心理策略来学会控制自己的渴望。
 
  切斯特在一次关于复仇的研究中仔细观察人的大脑,结果发现,成功控制住自己行为的人,他们的外侧前额叶皮质出现了激活反应,那是推理和抑制冲动行为的重要区域。“我们并不是注定要屈服于报复冲动。我们进化出了非常复杂的前额叶皮质,它能够抑制冲动行为,并引导它求得更具社会性的结果。”
 
  所以,下次当你在路上被人不小心绊了一跤,打算撸起袖子狠揍对方一顿时,要先深呼吸,想想自己是否真的恼羞成怒。当然,很多时候,光是撸袖子的动作就已经足够威慑对方,能让绊倒你的人赶紧道歉,因为他已经接收到了“此人睚眦必报”的危险信号。(张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