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资讯 >> 发现基层 >> 北京日报:当年紧俏的煤气罐 >> 阅读

北京日报:当年紧俏的煤气罐

2017-10-13 08:49 作者:贾晓燕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常磊
分享到:

今年是北京市液化石油气公司成立30周年。想当年,凭票证定量供应的瓶装液化气可是抢手的紧俏货,15公斤一瓶的钢瓶更是“老北京”家中的重要财产,连年轻人找对象时都得先问一句:“你家有煤气罐吗?”

 
  1、煤气罐初入户费周折
 
  1965年,西城区石油部宿舍里发生了一件新闻,这里的8户人家用上了“煤气罐”。当时很多人都很好奇,因为这“煤气罐”外表看上去就像是氧气瓶,里面装的其实是液化石油气。厨房里有了这个,直接就能点火做饭了。
 
  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的千家万户都是用煤做饭取暖,既麻烦又脏。
 
  1965年1月,国家科委正式向北京市下达液化石油气作为民用燃料的中间试验项目,以确定液化石油气作为民用燃料的可行性。
 
  用什么承载液化石油气呢?
 
  当时,设计人员利用从国家体委借到的我国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时用过的苏联钢瓶和减压器,首先在西城区的石油部宿舍,选择了8户人家进行使用液化气的试验,煤气罐首次走入家庭。
 
  1965年4月1日,我国第一个液化石油气灌瓶站——西郊灌瓶站开始修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北京所用的液化石油气都是用汽车槽车、火车槽车从东北运往北京,然后进行手工灌装。
 
  曾在液化气站工作了30年的退休职工吴秀捆回忆,当年推广液化石油气时颇费周折。尽管国家很重视这个项目,但不少人对是否发展液化石油气存有很大疑虑,尤其不放心将煤气罐存放在家中,认为这样极不安全。最初,科研组在西城区六铺炕、百万庄等家属区做试验时,煤气罐等设备安装好之后,又被不理解的人拆下来扔到了院子里。为了打消平房居民的恐惧心理,吴秀捆他们走街串巷,走遍了中华路地区的30多条胡同,进行液化气常识和设备性能宣传。慢慢地,居民们才同意试用,并逐步接受了这一全新事物。
 
  1965年11月30日,西郊灌瓶站建成,12月11日成功运行。当年年底,六铺炕、三里河等几个地区建立了供应服务站,包括石油部宿舍那8户居民在内的4882户居民成为北京市率先使用煤气罐的液化石油气用户。


  2、驮着煤气罐换气去
 
  上世纪70年代,本市液化石油气事业迅速发展,仅1974年头五个月,全市就发展新用户3万多户,相当于上一年发展总数的75%,比上年同期增长1倍半。(1974年6月20日《北京日报》2版,《本市液化石油气事业迅速发展》)
 
  那个年代,人们用自行车驮着煤气罐去换气,成为街头一景。有的人用绳子将煤气罐拴在自行车后座上,有的人则在后座上挂个特制的钩子,然后将煤气罐挂在自行车一侧。不过,最初换气站点建得少,对大多数家庭而言,换气是个累人的活儿,家住郊区的居民更是苦不堪言。本报1993年9月25日8版文章《想起“累人”的煤气罐》曾这样记录:换气站太远,用自行车驮上罐,一个来回要走一百三四十里路……早上骑车驮上空罐,从顺义到工人体育馆要走两三个小时,换了气,吃过午饭往回赶,下午四五点钟才到家……
 
  为了把液化气用到极致,很多家庭都会在煤气罐见底儿时,打盆热水将罐子泡上一泡,或者握着罐把手摇上几摇,别说,这些歪招儿还真能多“挤”出些气来使。
 
  煤气灶具和钢瓶生产的增长,为液化石油气新用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到1979年6月,北京已有1.2万个工业、福利事业单位和68.1万多户居民由燃煤改为烧气。(1979年8月5日《北京日报》1版,《今年上半年又发展六万八千多用户》)
 
  后来,大型石化企业——燕山石化建成投产,作为催化裂解提取多种油品后的副产品——液化石油气大量提供民用。北京出现了“钢瓶热”,用户不断增长。
 
  截至1984年11月,本市共有73.6万户居民使用液化气,在用钢瓶达83万余只。(1984年11月17日《北京日报》4版,《液化石油气瓶标准化技术分委员会成立》)
 
  3、20万“黑户”冲击计划供应
 
  上了岁数的人或许还记得,罐装液化石油气长期凭本凭票编号供应,煤气罐一度成了家家户户的宝贝疙瘩,一些筒子楼的集体厨房还专门为它上了锁。“你家有煤气罐吗?”甚至成了年轻人找对象时不能回避的问题。
 
  据本报1986年12月18日1版《就整顿液化石油气供应管理问题市公用局负责人答本报记者问》一文记载,1979年至1981年期间,由于液化气资源紧张,加之储备、灌装等能力不足,液化气供应出现十分紧张的状况。那时候,北京不但有钢瓶乱象,还冒出很多购气“黑户”。
 
  当时,全市生产、销售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单位特别多,连农贸市场都有卖钢瓶的。这种盲目生产、销售钢瓶的情况,破坏了液化石油气的计划供应,使销售量无法控制,加剧了供应的紧张局面。(1981年6月12日《北京日报》1版,《市政府通知制止盲目生产销售液化气钢瓶》)
 
  不少居民自行购置液化石油气钢瓶、灶具,导致社会上出现了近20万靠借本换气的“黑户”。仅在当时接通管道煤气的13万用户中,就有近半数的用户自行向“黑户”转让了本应交回的钢瓶、灶具。这些“黑户”对液化气计划供应冲击很大。
 
  此外,还有一些外地异形瓶进入北京家庭。
 
  这些原因导致了北京液化气用量逐年增长,如不控制,很可能会出现“断气”现象,严重影响北京几百万居民的用气。
 
  1987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液化石油气供应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钢瓶只能由市煤气公司统一经营、出售,并对有本户采取定量供应,比如,三至四口人的用户,每年供应12瓶。昔日的无本“黑户”,如果是居住在本市四个城区及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区、市煤气公司液化气供应站供气范围内单独立户的城镇居民,未接通管道煤气,靠借本方式使用液化石油气,所持钢瓶是市煤气用具厂生产的本市通用标准瓶的用户,可以发给临时购气证,不分人口多少,每年供应8瓶。
 
  4、“人际关系的一块绿洲”
 
  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一度是上世纪80年代国营服务行业的通病,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液化气供应站也不例外地“接地气儿”。唯独市液化气公司呼家楼供应站像一块“绿洲”,站里工作人员周到细心的服务温暖、感动了很多人。
 
  1989年3月6日,本报在1版发表长篇通讯《人际关系的一块绿洲》,报道了呼家楼供应站为用户找回丢失的煤气本、帮腿脚不灵便的老人送气、为没带够钱的聋人垫付等日常工作中的小故事。
 
  一篇稿件引起了很多人的情感共鸣。
 
  朝阳区慈云里居民王玉卿、庄振华向本报投稿,表达肺腑之言:我们一口气读完贵报3月6日第一版刊载的《人际关系的一块绿洲》,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是从五六十年代过来的人,的确如文章所说,那时的社会风气充满了真诚、友爱和互助,而市液化气公司呼家楼供应站现在充满的正是这种令人感动的精神。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呼家楼供应站的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他们开创了有偿送气、“双罐制”(即从公司租钢瓶,然后转租给用户周转)等经营方式,实行检修、购气、送气一条龙服务,有效地保证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气。
 
  呼家楼供应站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绿洲精神”成为行业标杆,市政府号召全社会都来向他们学习。此后,本报又刊发了《一花引来百花开》《蓝火焰的故事》《心气儿》《换气儿》《点燃真情的火焰》等多篇报道,弘扬正能量。时至今日,呼家楼站在京城服务行业仍有口皆碑。
 
  5、液化气逐渐被天然气取代
 
  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以及陕甘宁天然气进京,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燃气管网天然气化的大型城市。进入新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家庭使上了管道天然气,煤气罐越发少见了。
 
  来自北京市液化石油气公司的统计,截至2016年底,本市液化气在用用户达162万户。其中,平价气用户69.3万户,议价气用户30.9万户,惠民气用户61.8万户。据了解,这些煤气罐用户主要集中在城市保护区和部分郊区,使用者多为平房院居民。
 
  如今,液化气再不是限量供应的紧俏货,但也没有被完全取代,作为北京市备用气源,这个产业还会继续存在。(贾晓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