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资讯 >> 发现基层 >> 海南日报:明代海南石板驿道的珍 >> 阅读

海南日报:明代海南石板驿道的珍贵遗存

2016-07-04 09:40 作者:何以端 来源:海南日报 编辑:常磊
分享到:

何以端,一位曾经在海南乐东上山下乡的广州知青,内心里一直把海南当作第二故乡。年过花甲的他,多年来沉迷于文史研究,2011年至今先后踏遍海南各地,寻找古驿道的遗迹,从连接东部、南部和西部的环岛驿,到主要分布于琼北地区的中路驿道,都留下他的足迹。

有迹象显示,元代至正年间“南资都”作为定安故治时,中路驿道就已经成型,但铺设石板,当在明代中期。

难能可贵的是,目前还能看到将近一公里的中路石板驿道遗迹。

府城至定安驿道,是海南古驿道保存最完整的线路之一。该驿成型不晚于元至正,铺石不晚于明正德,走向及铺石记载清晰可考。现尚能看到石板遗迹的路段接近一公里,石板较完整段约30米,非常珍贵。

但是,这个遗存至今不为人知,并未得到保护,随时可能消失。

丁村桥与谭押铺

海南的明代石板驿道,身份明确的极其稀少。

现存著名的两处古石板道,一在澄迈大丰(多峰)村。但是,史载大丰墟明末清初曾离散,康熙间才重新形成,石板驿道铺于何时,史无明载。二是海口市遵谭镇的“五里官道”,修筑于明万历,不过并非驿道,只是对科举的褒扬设施。只有海口市北铺村内,尚保存一段明末铺设的石板驿道。

海南古驿道有一条叫“中路”,自府城东南行,连接定安、会同两县,向来少人关注。在考据这条驿道时,笔者意外发现明代石板道的清晰遗存,与史料记载完全吻合。

正德《琼台志》对琼州府城至定安段驿道的铺舍,记载如下:

中路铺:谭抻(大来都)、挺村(大挺都)、迈丰(郑都)、博门(东洋都)。以上属琼山。县门(附定安县。自府门铺至此一百四十五里)。

第一铺“谭抻”应是“谭押”之误,因为该志舆图作“谭押”,清代方志记作同音的“弹压”。

与铺名及所属的都对应的地名,当代均已消失,但依然有迹可寻。

先看中路驿道如何出城。府城南行不远就是绕城而流的学前水(今美舍河),河上架有多道桥。民国《琼山县志》记载:

学前水,在郡城南。其源自西湖,流经丁村桥,历洗马桥,绕旧学前,东至新桥、南桥……

丁村桥,在县西南官道五里。水自西湖龙井来,经流洗马桥,达博冲河入海。

响水桥,在县南八里薛村前。水自西湖流来,经此达博冲河入海。

府城以南多低洼湿地,只有南偏西方即丁村方向,地势较高,四季可通。所以美舍河诸桥中,唯有丁村桥提到官道。方志多处说“西南官道”,正是由于驿道出城先西南行丁村、薛村,再南下之故。从里程看,中路第一铺谭押铺,大致在今薛村附近。

乾桥与挺村铺

第二铺,是挺村铺。城南二十里有座乾桥,是方志提到官道的第二座桥,就在挺村:

乾桥,在县南二十里挺村官道(正德《琼台志》)。

干桥市,在大挺都,道光二十七年改为龙桥市(咸丰《琼山县志》)。

今版“干桥市”误用了简体字,乾桥乃“乾坤”之乾,乾坤与龙凤相通,故乾桥即龙桥。龙桥,跨越的是南行驿道遇到的第三道小河。

龙桥镇街区,在海口以南约10公里,其北紧邻的挺丰村,应系“挺村”演化。市、镇之名皆源自桥。挺丰村边有道小沟自西向东流,曲折流向龙塘镇街以南入南渡江,古称“龙塘桥水”。驿道的“乾桥”就在其上,即今151县道公路桥位置。

沿路上下数里,再无他水,乾桥及挺村铺位置得以确证。当年挺村铺离府城直线距离约二十里,由于略为绕远,谭押铺与挺村铺的程距应各不小于十二里。

从迈丰铺至渡口

第三铺为迈丰铺,在郑都,位于今龙泉镇。

中路驿道穿行于南渡江下游西岸,在山坡略高处取线,不受水潦影响。西岸数十里富饶河谷,是琼北重要古农耕文化带,沿线村墟都图、古迹密集。

龙泉镇原名十字路,“十字路市,在县西南四十里,乾隆间设”。龙泉镇街以南,一反常态,突然荒凉。沿县道4公里至今没有任何居民点,只有连片荒林,因为这里石多土薄,农耕难于发育。因此,驿道的迈丰铺,只能位于十字路村墟区最南端。

迈丰铺南行,经过今日新坡镇以南的博门铺,抵达南渡江边的“博通渡”。

有关定安县城的渡口,请看光绪《定安县志》的记载:“博通渡,在(定安)城东北五里。明时琼、定各编渡夫一名。今废。”“北门渡,在(定安)城北,琼、澄往来要津。原设渡船、渡夫。”

《琼台志·定安舆图》描绘博通渡在城东北,北来驿道自东门入城。定城原无北门,明中期甫开即闭,至康熙间,北门重开,离江边不过百余米。北上府城、西北去澄迈,皆由北门出,设北门渡,博通渡随废。

博通渡在定城东北五里的南渡江北岸,有“卜通村”,今名“文丰村”,渡口遗址无疑。

石板驿道历历可考

四铺位置的考据显示,当今连接府城至定城之间的X151县道,基本上与古驿道同线,是驿道的继承,老琼山人称之为“定安老路”。

这段驿道穿越羊山地区,明代曾铺设过大段石板道,咸丰《琼山县志》采访册记载清晰:

西南官路离郡五里,俱系石地,迂曲崎岖,官吏艰于往来。明中叶间,庠生王用礼,大小偶都人,奉官督修。砌石二丈或丈余,宽狭不等,上自大来都,下至托都,凡六图,有五十里之遥,行者称便。

乡内都图,大致自北向南排列,最北是东潭都。龙塘都与大挺都,东西并列。修路的王用礼是更南的大小偶都人。

府城附近主要通道,原来就铺设有石板道。但是,南路只铺了五里,即“县西南官道五里”之丁村桥(属大来都),再远就没有铺了。王用礼奉命续修五十里,即铺石到城南五十五里之托都。

托都在哪里?民国《琼山县志》称“那抽市,在托都”,今美仁坡村西三百米有那抽村,其东,南渡江边有托村,这一带就是托都。算里程,石板道应自丁村桥铺到梁老桥。

梁老桥当代名称不改,所在的月塘溪显然是古遵化乡与其南面仁政乡的分界。桥北是遵化乡,桥南的梁陈都与梁老都等,均属仁政乡。大来都属府城南郊的丰好乡,其与遵化乡应以薛村水为界。

石板驿道的铺设记载,又成为驿道走向的具体脚注,两者可以相互印证。

一段500年驿道奇迹留存

离开龙泉镇街南行,县道很快就进入荒林,路面也显著变窄、被覆草率,根本不像县道。我以为走错了,当地人确证没错。

这段外貌草野的县道,最接近古驿原状,非常难得。更难得的是——明代石板驿道的一些片段,近一公里长度还清晰保存!

由于长期碾压,车辙带石块已严重破碎,但路中间部位,清晰的石块随处可见。沿路细察,这段路解放后似曾简单硬化,即在原来路面上铺一层较薄的水泥,但是碾压既久,水泥层破碎消失,石块便重新裸露。

石板最完好的路段,在X151县道与东环高速“十字路互通”匝道丁字路口以南,约1.46公里处。那里有条新修的小路向东,进入小居民点“十二房”。

这里,县道中央有长达30米、品相完整的石板道。石板为规整的长方形,横向铺设,排列紧密,工艺成熟。推测其原始宽度不少于一丈,符合县志记载荒僻路段的规格。也许更宽,但位于车辙带者已碾碎无存。这无疑都是王用礼督造的石板道,同时,反过来确证县道就是古驿道的扩宽版。

正德《琼台志》转载王佐在《琼台外记》的梁老桥诗,有“四顾山荒石路偏”一句,刻画了石板驿道之荒凉。王佐去世于正德前半期,因此,石板道应在此前铺设。

最迟正德前期铺设的石板道,距今已500年以上。在毫无保护的公路上人来车往,竟能留存至今,堪称奇迹!

这是多种原因的巧合。一是因为历史上的中路驿道,交通不太繁忙。府城至定安之间有南渡江相连,货运多走水路,也避免了重载牛车长期碾压。

二是由于151县道不是干线,基本上是民国初年对驿道改造而成。由于至今尚未有桥直达定城,十字路以南交通冷僻,县道还是旧貌,弯弯曲曲,没有改造成钢筋水泥路面。

而最重要的是,龙泉镇以南的县道路段,受到高速公路无意中的保护。1990年代初,东环高速半幅通车。海南高速免费,而十字路与新坡均各有高速出口,这就将X151县道该段的车流大部吸引。否则,光是最近20年的大量车流,石板早就粉碎无存了……

诸多巧合,造成史有明载的明代石板驿道的罕有遗存。

以此为核心的这七八里县道,是海南“古驿游”的最佳路段。它最大限度地维持了驿道的原始状态,串起沿线古村古迹的来龙去脉,使之形成有机整体,不再孤立存在。(特约撰稿 何以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