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资讯 >> 发现基层 >> 天津日报:高考新政能否给“奥赛 >> 阅读

天津日报:高考新政能否给“奥赛”退烧

2013-12-04 16:07 作者:张雯婧 杜洋洋 来源:天津日报 编辑:常磊
分享到:

作者:张雯婧 杜洋洋 实习生 顾欣芬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省市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调整陆续出台,天津的新政策也于日前公布。在新政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由此,持续多年的奥赛加分政策,随着一纸政令戛然而止。消息一出,顿时引来多方关注。那么,取消加分优待后的奥赛又该何去何从?奥赛培训市场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家长、老师、专家对此又持怎样的态度?连日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现象走访

[小学、初中]

“奥数班”改名

“思维拓展”登场

虽然按照科目不同,奥赛一般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信息技术等五个学科的竞赛,但是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许多学生来说,他们亲身体验的多是“奥数”,令他们“欲罢不能”的也正是这个“奥数”。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奥数”便是受到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热烈追捧的一门课程。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奥数”的行列中,“全民奥数”这个特殊的词汇被叫响。但2003年和2012年,我国相继取消了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奥林匹克竞赛以来,专门开设奥数课程的培训班越来越少。近日,记者以学生家长的身份,走访了地处和平区的一家教育培训机构,负责招生的年轻老师告诉记者,学校里并没有“奥数班”。“可是我们很想给孩子报名学习‘奥数’怎么办?”面对记者的要求,这位老师建议记者可以为孩子报名“数学思维拓展训练班”,“其实这个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有关‘奥数’的。”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其他三家著名的教育培训机构,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

还有一个引起记者注意的现象是,在多家教育机构的走访中记者发现,上思维拓展训练课的多是小学生和高中生,初中生却没见到几个。其中一家教育机构的招生老师告诉记者:“现在来我们这儿上这种课的学生数量特别多,每年都有好几千人,而且每年在全国大赛上获奖的学生也不少。学生以小学生和高中生为主,占到了80%以上,初中学生比较少,针对初中这个年龄段我们也只开了一个班。基本上在我们这里上思维拓展训练班的初中生都是小学开始学,对这个课程很感兴趣,打算高中一直学下去的,也就是为了不中断,能保持连贯性而学的学生。”一位招生老师告诉记者。而在她身后的展示墙上,记者的确看见了不少手捧获奖证书的学生们。

[高中]

高考加分“瘦身”

难挡“参赛”热情

近年来,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各种高考优惠政策已经开始逐渐“紧缩”,包括不久前教育部门出台的关于奥赛获奖不再作为明年高考加分项目的规定。在这种背景下,高中生对于奥赛的态度又是否有所变化呢?

通过连日来对多家培训机构的走访,记者发现,虽然高考加分政策在“瘦身”,但是参加高中奥赛培训的学生人数却并没有如想象中那样出现减少,而是在逐年增加。“近两三年来,来学校参加奥赛培训的高中学生每年都有所增长,特别是今年人数增长率超过40%。”在南开区,一所教育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对本市多所市级重点中学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今,参加奥赛培训的确已经成为部分高中学生的新选择。“高一时,我一直上的是提高班,但是今年上高二后,父母为我转报了奥赛培训班。”在“市五所”中学读高二的学生小陈告诉记者。随后记者对小陈的同学进行了走访,发现在这个不到50人的班级中,大约有12个学生都参加过有关奥赛的培训,而在即将到来的寒假中,有参加奥赛培训意愿的学生占到了近50%。这其中,有在初中便一直参加奥数培训的学生,也有从未接触过这类训练的学生。“说实话,我觉得自己不是很适合参加奥赛的那一类学生,但是现在能用到这种思维的地方有很多,如果学有余力的话,多学点总不是坏事。”小陈说。

现象探究

综合针对中小学生的“奥数”培训和高中生的五科“奥赛”培训情况,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们对此的态度是:“中间冷、两头热”,即小学生和高中生对此颇为青睐,初中生倒是反应平平。造成学生及其家长对“奥赛”培训态度冷热不均的原因,其实就是“升学”二字。因为在“中考”中,“奥数”成绩的高低对最后的升学没有任何影响,所以绝大部分学生会把参加培训的重心放在“课程提高班”上。而相反的,由于“奥赛”证书在小学生和高中生的升学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自然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与青睐。

升学,奥赛班高烧难退“病因”

[小学]

想上好初中 最好学“奥数”

好中学实验班一般都是提前招生,“如果你有幸进入到笔试环节,你会发现试题类型几乎与数学竞赛一样,根本不是学校里平时讲的那些普通内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受到中小学生“热捧”的比赛包括: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数学竞赛、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迎春杯)和“陈省身”杯数学活动等几大权威赛事。据不完全统计,本市每年参加这些数学竞赛的3至8年级学生达到了6万人次,其中3至6年级的小学生占到了绝大多数。

既然小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自2003年开始便已经被国家叫停,学生们参加的这些又是什么比赛呢?“这些比赛与之前的‘小奥赛’相比,主办方和参赛组织形式都不同,但是所出的题型和难度都跟以前差不多,这也使得众多的家长一直认为这些数学竞赛就是曾经的‘小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位小学数学老师这样告诉记者。而对于她的观点,受访的家长则认为,比赛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其实叫什么都行,只要对孩子今后的升学有好处,我们就会让孩子参加。”

那么参加这些比赛到底会给孩子们带来哪些“好处”呢?据了解,目前在实行普通升学政策的同时,南开中学、耀华中学均开设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其中,南开中学“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验班”实行六年一贯制,即学生不参加中考,直接升入高中;耀华中学“早期智力开发实验班”虽实行的是五年一贯制,但与南开中学相似,入选学生可以不再参加“中考”,并且两所学校的实验班均是提前招生。作为本市最著名的中学之一,两所学校的提前选拔自然备受瞩目。虽然招生人数有限,但是通常报名人数却是招生人数的十多倍,甚至几十倍。“要想在第一轮简历筛查中脱颖而出,也就是说能够顺利进入第二轮的笔试,就必须拥有高于其他人的‘综合素质’,这时候全国数学竞赛的获奖证书自然最能代表孩子的实力。”于先生的儿子小伟,去年曾经参加了南开中学实验班的选拔,不过因为最终的笔试成绩不理想,小伟没能进入实验班。“如果你有幸进入到笔试环节,你会发现试题类型几乎与数学竞赛一样,根本不是学校里平时讲的那些普通内容。不过人家学校选拔的就是创新人才,肯定要的也不是一般的学生。”于先生说。

参加两校实验班的选拔并且能够成功入选的,毕竟是少数学生。其实大部分让孩子学习“奥数”的家长,对于这两所学校的态度通常是“孩子能入选更好,但不抱太大希望。”更多的孩子还是要通过最普通的方式来完成升学。

目前本市小学生在毕业时要参加学业水平测试,而通常这个测试的题目难度系数比例为8:1:1。“这个考试其实肩负着两层含义,第一是学生们的毕业考试,所以出题方必须让孩子们能够毕业,也就出现了80%的基础题。而第二个则是为好的中学‘选拔’人才,这也就意味着测试必须有难易区分度,通常试卷中会有10%的题目较难。你要想取得高分,除了要完成80%的基础题,更要去争取10% 的拔高题。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家长们肯定都想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希望通过培训为孩子‘拔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老师告诉记者。“那学校里的老师为什么不给孩子讲授这部分内容呢?”面对记者的问题,这位老师表示:“学校里肯定会讲,但是讲多少,讲到什么程度就不一定了。因为老师肯定要照顾大部分学生的水平,所以不少家长都认为孩子要想得高分,最好还是学点‘奥数’。”

[高中]

高校争抢“奥赛”获奖学生

通常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试题难度趋向“奥赛”水平,普通学生,特别是没有经过类似培训、学习的学生要想在这一考试中有出色的表现,的确具有一定的难度。

虽然在明年的高考中,获得奥赛天津一等奖的选手不再享受加分的政策,但是综合各个培训机构的招生情况,几乎所有培训学校的高中生源都没有出现明显减少,相反大部分还在增加。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与近年来多所知名高校实行的“自主招生”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谓自主招生就是指部分高校在统一高考的基础上,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通过高校自主选拔考试,选拔出具有一定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毕业生。据了解,目前高校在“自主招生”中一般都会采用以“中学推荐为主,个人自荐为辅”的原则进行报名。而无论是学校推荐还是学生自荐,都需要学生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这个不仅需要学生在校时的综合成绩要好,而且竞赛成绩也是重点考量的指标之一。”南开中学校长助理潘印溪表示。而他口中的“竞赛”其实就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信息技术这五个学科的“奥赛”。同时,与小学生参加南开中学、耀华中学“实验班”的提前选拔类似,通常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试题难度趋向“奥赛”水平,普通学生,特别是没有经过类似培训、学习的学生要想在这一考试中有出色的表现,的确具有一定的难度。“现在高校‘自主招生’的名额越来越多,大家都希望能试一试,毕竟相当于在高考中又多了一次机会。”天津一中高三学生小夏告诉记者。而一旦通过了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根据所报考学校的不同,学生们在高考中可以享受5至60分的降分录取优惠,这对于学生及其家长来说,的确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

此外,如果学生在“奥赛”中不仅获得了天津一等奖,而且因为成绩优秀而有幸进入了国家集训队,那么就相当于具有了“保送”资格,“这部分学生更是高校眼中的‘香饽饽’,为了能把这些学生‘抢’到自己的‘帐下’,各个高校使尽浑身解数。但毕竟涉及的学生人数不多,天津每年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学生,每科也就只有1至5个人。”华英学校副总裁李明介绍说。

观点碰撞

[挺奥派]

学奥数可以上“名校”

要想上名牌初中, “奥数”是把利器,在一些学校考的小卷中,奥数题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就是说,上知名中学的孩子们,有不少都是通过奥数这个途径选拔上来的,如果现在孩子不学奥数,将来就算考上了理想中的初中,不也还是会掉队吗?总之,奥数是孩子们通往名校的一扇门,如果取消了奥数,这扇门也就被堵住了。

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 刘慧宁

能锻炼孩子思维能力

奥数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观察的能力。它通过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锻炼学生熟练解决一些类型题。可以说,学习奥数之后,思维方式会变得和别人不一样,奥数学得好的孩子都能体会到这一点。而且数学是理科的基础,小学生学习奥数对于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物理、化学都很有好处。但学习奥数不一定报奥数班,毕竟这笔费用对不少家长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也可以通过看书、上网的方式去学习,总之,学习奥数是很有益处的。

西青区大寺中学数学老师 高学刚

[反奥派]

不利于树立孩子信心

学习奥数对孩子的发展没有什么帮助,就孩子自己而言,书本上学的数学知识就够用了,而且奥数那种拔苗助长的方式很容易让孩子有挫败感,丧失自信心。我之前也去一些奥数培训班看过,小小的屋子里坐着好多孩子,有的听得还算认真,但相当一部分孩子都在那打瞌睡、干瞪眼儿,这不就是受罪吗?!孩子上学本来就很累,有点儿业余时间就不要这样摧残孩子了。我家孩子读小学五年级了,一直没学奥数,成绩也挺好。孩子喜欢书法,我们就报了个书法班,业余时间去学,我感觉这样根据孩子的兴趣做出选择没什么不好,何必要去跟风让孩子去学他不喜欢学的东西呢!

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 郭梅

大部分孩子成了陪练

奥数即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难度大大超过大学入学考试。有关专家认为,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国际奥林匹克数学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小学奥数更是不可界定,不少奥数书编写的内容,从司空见惯的数字游戏开始,更多的是高年级知识的逐层下移。在小学阶段,早于其他孩子学习往往在成绩上成效显著,这一现象在低年级尤为突出。然而每周两小时的时间,学习大量的超前知识,往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给绝大多数孩子的未来学习埋下了一个巨大的“火药库”。随着知识的不断升级,大量的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孩子被“奥数”淘汰,也被自己不科学的思维形式和学习方法淘汰,成为奥数大军的硕大分母中的一员。

和平区中心小学数学教师 王晓卉

专家观点

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奥数

应该怎样看待奥数?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教授王光明用“适度”“适时”“适材”“适当”八个字做出了概括。

[适度]

王教授说,奥数是训练学生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发现数学人才的重要载体,但不是唯一载体。此外,数学竞赛主要是解决问题,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来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对塑造一流人才更为重要。

[适时]

要适时开展奥数训练。不要过早进行高难奥数训练,应该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开展奥数学习活动,过早进行高难奥数训练,会拔苗助长,后患多多。

[适材]

要在适合的学生中开展奥数训练。不是所有孩子或者学生均适合开展奥数训练。人是有多元智能的,不适合开展数学竞赛学习的学生,可能会在实践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音乐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等方面有巨大潜能,这些潜能的开发同样非常重要。

[适当]

要适当开展奥数训练。奥数是一把双刃剑,开展得恰当,有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开展得不恰当,则会扼杀人才。如果开展奥数活动过于功利化,那么难以塑造为学问而学问的科学精神,没有科学精神的人难以成为一流人才。

记者手记

规范加分项目

让高考更加公平

奥赛省级一等奖学生不再享受加分,二级运动员加分项目减少……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 让不少人拍手称赞。

在高考中,加分是个敏感词。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在人才选拔制度未得到根本性改革、高考无法被取代之前,高考中的一分对于考生来说意味着什么。虽说加分政策的出台,本身并不是为了照顾个别考生,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给人留下了充分的“遐想”空间,甚至有人为了加分铤而走险、弄虚作假。全国多地“加分门”事件的发生,一次次“刺激”着公众的神经,也把“高考加分”推向了风口浪尖。

目前,在高考加分成功实现“瘦身”时,本市考生的加分政策还包括部分项目的二级运动员、特长生以及市优干等。在这些项目中,“市优干”极为引人注目。因为20分的纯加分,在高考中对于考生来说,会有多大的帮助,不言而喻。而各高中校“市优干”名额分配的多少、“市优干”学生的选拔又是否公平,都成为大家心中一个大大的问号。“只有取消所有的加分政策,才能真正还考生一个公平!”众多考生及其家长喊出了这样的口号。

完全取消加分政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不断地规范加分政策,并且把所有高考加分制度放在阳光下,才能保障教育走向更加公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