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资讯 >> 发现基层 >> 湖南日报:常德鼓书何以登上大雅 >> 阅读

湖南日报:常德鼓书何以登上大雅之堂

2013-11-20 09:35 作者:李寒露 周勇军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常磊
分享到:

记者 李寒露 周勇军

10月26日至28日,常德26名“草根鼓书艺人”登上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和中国音乐学院的艺术殿堂,他们把最具地方特色的渔鼓、孝鼓、对鼓、说鼓、三棒鼓、薅草锣鼓等6大类鼓书演绎得淋漓尽致,一时引起轰动。尤其是在京举行的常德鼓书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常德鼓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折服了罗扬、刘兰芳、姜昆等大腕名家。

“情随声动,理随意兴,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这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吴文科对常德鼓书的评价。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刘兰芳看了学术观摩展演后,说:“近年来,随着大众性多元文化发展的强烈冲击,黄河两岸和北方地区的鼓书生存遇到了困难,举步维艰。没想到在湖南常德,传统鼓书还得到良好传承,蓬勃发展,实在让人欣慰。”

以“击鼓说书”为表演特征的常德鼓书,作为流传于山野乡间的草根艺术,何以能走进大学校园、登上学术殿堂,受到专家学者好评?

说身边人,讲身边事

“常德是我国鼓书文化版图中一个标志性的文化地理,也是中国鼓书和中国曲艺一处神奇的‘世外桃源’。”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向云驹认为,常德鼓书在当今时代的时空里,还共存着既古老又晚起的各种“鼓书”形式,立体、活态、生动地保存着“鼓书”发展的活史。

但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常德鼓书都有极强的可塑性。常德鼓书和很多过于呆板的曲艺形式相比,它更依赖于艺人的个人加工和临场发挥,其创作表演紧跟时代,深深扎根人民,从而赢得观众,拥有了自己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空间。

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及时编创现实题材作品,说身边人、讲身边事,议民风民俗,讽不良现象。孝鼓《赈酒也烦恼》介入生活,把人人都烦、人人都摆不脱的人情怪圈和生活陋俗讽刺得淋漓尽致,说出了人们想说又不能说的心里话,起到了介入、干预、引导生活的作用。这必然让这个作品拥有热心的观众。此次进京表演的鼓书节目《边三梭卖器官》、《查家底》、《西瓜的秘密》、《打狗风波》等,都是反映现实的佳作,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外,常德鼓书艺人对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书目、传统题材进行与时俱进的新编新创,使老作品焕发出新生机,增添了时代气息和现实趣味。如汉寿县选送的三棒鼓《刘海砍樵新唱》,就把一个家喻户晓的老题材翻出了新意,融会了现代爱情观、现代语言、新鲜事物、时髦风尚,让观众开怀大笑。

同时,对传统书目,艺人们精益求精,让表演更出彩、更精致、更有魅力。对传统的继承,除了不断翻新,更重视不断精致化、精彩化。《东施效颦》、《武松大闹观音堂》、《姜女情》等作品,都显示了常德当代鼓书的艺术努力与追求。民间艺人们的精湛表演使传统书目重放光彩,观众听了感到亲切,获得温馨的审美愉悦。

薪火相传,新人辈出

常德鼓书作为一门地方性曲艺,在一些传统艺术门类逐渐被边缘化的大环境下,不但没有衰败,反而萌发出新的生命力,各类演出活动如火如荼,拥有稳定的观众群,市场持续扩大,并登上了北京的艺术殿堂。这一“反常”现象,除了表演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还得益于其艺术队伍的薪火相传、新人辈出。

曲艺类项目传承的最大制约是人才凋零,青黄不接。但在这方面,常德鼓书确实令人振奋,新老艺人同台献艺,切磋技艺,新人新作不断涌现,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近年来,还涌现出了一批“90后”艺人,使从事这一艺术的队伍不断年轻化,呈现蓬勃活力。

常德鼓书艺术最初流行于沅、澧两岸,形式单一,内容单薄,从业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处在生活最底层,为谋求生活常常遭受白眼。而近些年来,常德市连年组织举办“鼓书大王擂台赛”等,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让当地许多鼓书艺人变成了“明星”。从去年起,常德还连续举办两届“百团大赛”,让这些“草根明星”真正走上了“星光大道”。

今年42岁的肖伍,是临澧县民间鼓书艺人。19岁开始从艺的他,曾经常骑着自行车,背着生活用品和书籍,在澧水流域一带和湖北公安等地茶馆寻找演出机会,却没有得到市场认可,生活捉襟见肘。但他没有忘记学习,先后把《说唐》、《说岳》、《杨家将》等长篇历史小说看了多遍,不断拜师求教,得到了邵丹、谢昆等当地名艺人的悉心指点。从2006年起,常德市举办沅水、澧水流域“鼓王擂台赛”,肖伍抓住机会多次参赛,凭借优美腔板风格,终获“鼓王”称号。

民间艺人刘静,也是一位通过“鼓王擂台赛”和“百团大赛”走出来的“明星”。 “参加鼓王擂台赛成为‘鼓王’后,我又有幸参加了‘百团大赛’,让更多观众认识了我。知名度高了,收入自然更多了。以前红白喜事打一场鼓只有几百元钱,现在有两三千元。”这次,刘静获得机会,与邵丹、吴清华等20多位“鼓王”,带着《查家底》、《刘海砍樵新唱》、《姜女情》等节目,进京参加学术观摩展演,以真挚动情的表演、自由灵动的台风,把常德鼓书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艺术真实、丰满血肉的艺术形象、爱憎分明的艺术评判和诙谐风趣的艺术语言,演绎得熠熠生辉。

赛事使得常德鼓书的艺术水准大幅提高,并直接带动了艺人社会地位的提升,艺人们甩掉了文化自卑,广大群众也不再用等而下之的眼光来看待他们。艺人们用自己的劳动和创造,在社会上占有了一席之地。这些变化,也让常德鼓书这门曲艺,逐步进入发展激活期,“下里巴人”融入“阳春白雪”,艺术境界得到质的提升。

展现魅力,开拓市场

近些年来,在文化生活领域,人们也追求“原生态”。常德鼓书中的薅草锣鼓,被誉为“鼓书曲艺的早期形态和原始雏形”;三棒鼓则加入了杂技杂耍元素,向云驹认为其有汉代“百戏”的影子,是鼓书发展的另类走向;渔鼓、说鼓自立门户,为说书兴起奠定了形式基础;在对鼓表演中,也发现了相声的前史以及戏曲小戏的萌芽。这些“原生态”集群现象,体现了常德鼓书的独特魅力。

常德市文化馆馆长袁学明介绍,从2006年起,常德连续举办了8届“鼓王擂台赛”,按流经常德的澧水、沅水流域,交错举办澧水鼓王赛、沅水鼓王赛,参赛艺人达380多人次,产生了39位“鼓王”,而观众累计达30万人次。全市鼓书艺人从过去200余人发展到1000多人,自发组成的演唱队伍从过去40多支发展到100多支。在澧县、临澧等地的一些街道社区和集镇村庄,“鼓书”茶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随着“鼓王”的名气越来越大,其演出范围也从县内不断扩展到周边地区。有的艺人还应在外老乡邀请,远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举办个人专场演出,人均年出场超过300场次。他们的演出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开拓了本土曲艺的演出市场。

这次常德鼓书进京展演及开展研讨活动,使得这种山野乡间的“草根艺术”登上了大雅之堂,既彰显了常德鼓书遗存的文化自豪,又坚定了其发展的艺术自信,更激发了其繁荣的行业自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