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政策 >> 最新政策 >> 残疾人实现“升学梦”还要跨过哪 >> 阅读

残疾人实现“升学梦”还要跨过哪些坎?

2017-05-22 08:49 作者:梁天韵 吴文诩 来源:新华社 编辑:郑雪婧
分享到:

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残疾人群体考试升学问题再度引发人们关注。保障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现状如何,还面临哪些痛点?记者展开采访调查。

从“不让考”到“推着考” “政策壁垒”已打破

前不久,一名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针灸推拿专业大四视障女生,因申请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盲文卷屡遭拒绝,对教育部门提起行政诉讼。

据了解,四年前因盲文试卷尚未启用,该女生与普通高考失之交臂,只得通过“单考单招”选择特点专业。四年间,她同时自学了应用心理学的几乎全部本科课程,并计划报考心理学专业研究生,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录取的重要参考条件。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实行残疾人特殊教育“单考单招”制度,残疾人参加普通高考、被高校录取受阻的情况并非个例。

“1979、1980、1981年我三次参加高考,前两次的成绩分别可以上厦大、复旦,第三次我是福建省英语单科状元。但是因为患小儿麻痹双腿残疾,都没上成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郑声涛告诉记者。

三十多年来,国家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建设,阻碍残疾人参加普通高考的“政策壁垒”已逐渐破除。“实现了从‘政策不让你考’到‘政策推着你考’的巨大进步。”郑声涛说。

记者梳理发现,1985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与原国家教委共同下发文件,要求各地教育部门、高校招办在招生中对生活能够自理、不影响所报专业的学习及毕业后所从事工作的肢残考生,在德、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应仅因残疾而不予录取。

2008年,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颁布,规定国家举办的各类升学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和任职考试,有盲人参加的,应当为盲人提供盲文试卷、电子试卷或者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予以协助。

2015年,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5年联合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明确了合理便利措施的详细内容及申请程序,如为视力残疾考生提供现行盲文试卷、大字号试卷(含大字号答题卡),为听力残疾考生免除外语听力考试,适当延长考试时间,允许行动不便的残疾考生使用轮椅、助行器等。

而对于此次视障女生事件,教育部考试中心16日回应称,将于今年6月进行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为视障人士提供盲文试卷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6.34%与0.12%” 政策落地仍有难度

虽然2008年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已明确规定要保障盲人参加各类考试的权利,但类似长春视障女生的遭遇仍时有发生,盲人想参加高考但常被考试机构一句“没有盲文试卷”给顶回来。

这种情况在2014年有了根本性改变,当年我国首次在普通高考中提供盲文试卷,河南考生李金生是唯一一名报名参考的盲人考生。2015年,共有8位盲人考生参加高考,其中7人考入大学。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而根据中国残联统计,2015年全国有8508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约占当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录取总数737.85万人的0.12%。

记者采访发现,在国家政策全面“开绿灯”的情况下,残疾人参加高考并被录取仍面临着多重困难。其中,高校招收意愿不高的问题尤为突出。

2015年,浙江视障考生郑荣权参加高考并取得570分的高分,但在填报志愿期间,多所高校因视力原因拒绝了他,所幸最终被温州大学录取。

“即便分数过了录取线,但很多大学不愿意招收残疾学生。”郑声涛说,学校的担心主要是出于残疾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不方便,而改造校园无障碍环境是一项耗时耗力耗财的系统工程。此外,怕影响就业率,也是大学对残疾考生“说不”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能否将国家政策贯彻落实到位,也成为影响残疾人上大学的关键。尽管针对残疾人考生特殊命题、制作试卷、改造考场等,需要额外的经济和行政成本,但这并非推脱卸责的理由。

四川省政协委员丁二中表示,我国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政策逐渐完善,但落地仍有难度,根源在于一些地方认识不足导致执行不力。

改善残疾人受教育环境仍需各方共同努力

“为什么盲人只能做按摩呢?”“世界上不应该有残疾人,我们只是切换到另外一种活法。”今年年初,从小失明的蔡聪在一档网络节目中的演讲感动了很多人,引发人们反思“坐轮椅无法上大学”等偏见。

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介绍,我国在2008年签署并正式批准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该公约的目标是改变人们对残疾人的看法,不再把他们当成“社会扶助的对象”,而是“享受各项权利的主体”。“接受高等教育,是残疾人应享有的权利,也是教育公平、社会文明的体现。”

“残疾人也有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由于身体有缺陷,他们更需要用教育激活脑力,去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吕世明说。

受访专家认为,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意味着从特殊教育到融合教育的跨越,需要学校、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除了倡导更加包容的观念意识,还要搭建更为完善的机制平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综合类大学对残疾学生敞开大门,残疾考生的入学比例总体在上升。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介绍,无障碍校园建设已被写入清华“十三五”规划。“提供更包容的教学环境,让更多的残疾人能够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他们的大学梦变成现实。”邓卫说,“只要勤奋好学,残疾学生一样能在清华园中健康成长。”

此外,由于众多残疾人的中小学教育是在特殊学校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不规范,与后续教育融合度较低,进而影响残疾人不敢或不能选择报考普通高校,而是依旧选择专业设置单一的“单考单招”,限制了此后的职业选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等专家认为,要发挥高考对残疾人群体的积极作用,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善特殊教育的现状,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难、学校特殊教育师资不足、特教随班就读呈现萎缩态势等问题。专家们建议,在确保现行法规政策实施效果的同时,加快推动特殊教育立法,改革特殊教育管理体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