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政策 >> 品牌 >> 干部档案涂改,这些情况不宜一刀 >> 阅读

干部档案涂改,这些情况不宜一刀切

2016-02-04 15:51 作者:甘肃 孙永红 来源: 编辑:许小丹
分享到:

甘肃  孙永红 

中组部近日发布消息,自去年全国部署开展的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截至目前,420人因档案造假受到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186人因档案问题被记录在案。此次核查内容主要包括领导干部的“三龄二历一身份”,即年龄、工龄、党龄,学历、经历和身份信息。

干部人事档案记载着干部的基本信息和成长经历,是选拔、评价、使用干部的基本凭证和重要依据,同时也反映了干部的诚信道德理念。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清理规范,去伪存真、正本清源,非常有必要。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反映在干部档案审核工作中,就是要结合实际,分层分类区别对待而不可搞一刀切,比如城市与农村之分。调查发现,即便是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党员干部,在此次档案审核中也是问题多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出生年月日不一样,二是姓名有别字,三是晋升副科、正科时的干部审批表和考察表没有,四是工作调动时的相关材料丢失。

就以年龄来说,农村出生的孩子其档案中存在的问题要远远高于城市,经调查主要原因有:一是条件落后所致。农村,尤其是上世纪的农村,孩子出生都在自己家里,没有出生医学证明和记载;二是乡俗民约所致。在农村,孩子出生日期普遍以农历为主,同时普遍存在“虚岁”一说,孩子的真实年龄往往与实际年龄相差一岁;三是法制意识水平很低。党员干部的档案最原始的文字记载是在上初中时,以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人为例,在第一次填表时,孩子们问家长,许多家长因根本就没有准确记忆孩子的出生日期,再加上他们没有听说过谁的出生日期填错而给自己带来诸多麻烦,所以,填表时上面登记的是个大概记忆。后来,逐渐严格了,在老师的授权下,因要与当前一致,不得不将以往的加以修改,所以出现大一岁,年份不一样的现象。有些人还将名字改来改去,尤其同音字混写现象很普遍,一会觉得这个字好,一会觉得那个字好,至于应当填写什么,自己说了算。四是管理者的失职甚至是渎职。面对初中学生想当然填写,主要的管理者——老师并没有及时加以纠正,没有告知其填表的严肃性及应当怎样填写,当然这个也不能全部归责给老师,其实他们自己也糊里糊涂,不知所以然。审核者对学生的填写没有提出异议,所以,在以后的填写中,就以自己想当然填写。五是公安民警的不作为乱作为。面对前去查阅出生日期的学生及家长,如果没有好的关系就不给看,在记录资料时,没有强烈的责任心马虎大意,将他人的姓名写错,家长提出来还蛮狠不讲理不及时予以纠正,一个人的出生信息,派出所可以找出两三个版本。

法院在定性量刑时,有故意和过失之分,这将直接决定是有罪还是无罪,是此罪还是彼罪。好多党员干部的档案记载前后不一致或是发生涂改,一定要分清是故意还是过失,让现在的人去为自己20年前,甚至在更早前的无知行为买单,实在不合理。采取笔迹鉴定或走访调查之法值得借鉴,一定要科学合理区分对待。

同时,这也是稳定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一名从事10年工作获得地市级、省部级、国家级荣誉有一米高的党员干部,好不容易拟提拔为副科级或是正科级干部,结果因为他20年前档案记录与现在不一致,便给与其一个“涂改档案”罪名而暂停提拔或是给予其他处分,这将严重打击、挫伤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刚工作不久,就认为自己政治仕途已经终结,如此,还有多少人还能兢兢业业干工作?如果这些人不违纪不违法,一直在干部队伍中混到退休,这不仅严重影响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更不利于队伍的团结进步。

党员干部人事档案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有其本人的原因,但是其父母家长、老师及派出所民警和组织人事部门往往也难脱干系。干部档案涂改定性一定要分清故意还是过失,不能不论青红皂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