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政策 >> 品牌 >> “谁”在找工作? >> 阅读

“谁”在找工作?

2015-05-14 09:00 作者:江苏 周开华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常磊
分享到:

江苏 周开华

笔者在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工作。最近,笔者接到公司领导的通知,参加了几场招聘会。

在招聘会现场,除了一些应届大学生,笔者也发现了一些大学生家长,甚至爷爷奶奶的身影。

一位家长手里拿着孩子打印好的简历,到了我们公司的摊位,开口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公司大学生多少钱一个月啊?我说,试用期2800元/月,转正之后4000元左右。没想到,这位家长听了以后,拿起简历,落下一句“大学生工资这么低”就悻悻地走了。其实,这样的家长很有代表性。比如,一位儿子在北京读名牌大学的家长,就直截了当地对我们说:月薪少于8000元,他们是不会考虑的。

除了工资之外,一些家长关心的还有工作环境,比如,工作累不累,一个星期工作几天,每天工作几小时,有没有年假和好的福利政策?而对于孩子专业方面的知识是否对口,很少有家长会和我们招聘人员深入聊下去。

工资高,工作轻松,有固定的假期——这是我总结出的很多家长给孩子找工作时的“三个必要条件”。

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在很多招聘会,很多家长为孩子越俎代庖提交简历的现象非常普遍。应该承认,因为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这些为孩子找工作的家长心情可以理解。不过,一些家长找工作的“眼光”能代替孩子的真实想法吗?这,恐怕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笔者闺密阿红在一家私企也从事员工招聘,她告诉我,有一位条件非常不错的名牌大学生和他们公司签了约之后,因为父母的反对,最后只好作罢。而父母的理由很简单,私营企业没有国企和公务员岗位“稳”。

所以,笔者在想,对于这种家长代替孩子找工作的现象,需引起我们社会的反思。一方面,大学生应该多一些自立的意识,不能处处都依赖父母。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找工作时,父母可以做一些引导,但还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同时,大学生找工作不能仅仅盯着“薪水”,还应该考虑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为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