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政策 >> 品牌 >> 以“点”代“面”当纠偏 >> 阅读

以“点”代“面”当纠偏

2014-09-09 14:34 作者:湖北 杨明生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常磊
分享到:

湖北 杨明生

时下,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一些地方集中大量资源打造了诸如小康村、美丽乡村、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示范性样板,一个县市、一个乡镇往往都有几个点,专供上级领导、新闻媒体考察参观。只看“点”,足够漂亮,让人赏心悦目;但如果看“面”,“风景”就大相径庭了。有基层群众说,试点村新修了路,盖了新房,有了低保,领导还在张罗绿化、亮化、美化的事;非试点贫困村路不平,电不通,老百姓长期喝不上干净水,少见领导探访,更无部门问津。基层群众对这种以“点”代“面”的做法颇为反感。

以点带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贯彻上级一些重大决策部署、或推行某一项新的方针政策时,选择一些不同类别的单位先行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广,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带动全局工作,降低因决策考虑不周造成全局矛盾的可能性。过去许多实践证明,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是十分有效的,有利于把上级要求与当地实际相结合,有利于积累经验,少走弯路,在试点基础上有助于全面推广工作的顺利展开。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基层干部急功近利,把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曲解成“以点代面”,不大愿意做深入细致的基础性工作,指望三招两式就一炮而红,在实际工作中,只注重在“点”上大做文章,总结汇报专讲“点”,调查研究只去“点”,优惠政策照顾“点”,资金扶持保证“点”,不惜人力、物力、财力把“点”搞得红红火火,让其在检查考核评比中闪亮登场,让检查者观“点”而窥“面”,从而完成检查考核任务,屡屡能“出奇制胜”。

靠“以点代面”来搞工作,省钱省力,其实质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形式主义。不仅有违试点示范的初衷,甚至有人为拉大农村贫富差距之虞;既不能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还增加了农民负担。这样的试点,对于要惠及广大农民的新农村建设来说,不但起不到试点的引导作用,反而会因为物力、财力的不公平分配,造成地区差别,引发新的矛盾,妨碍整个新农村建设大局。可以说,这样的试点越多,则扰民越甚,害民越深。

全面实现农村建设发展目标,需要改变重“点”轻“面”、以“点”代“面”的工作思路,转变避难就轻的工作态度,尊重客观规律,坚持统筹协调,既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精心培育具有示范价值的典型,又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去推进整体工作。基层群众希望各级领导抛弃功利思想,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方式,狠刹以点“代”面的虚假作风,对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严肃查处,不给投机取巧者任何空子。惟此,才能让更多老百姓脱贫致富、安居乐业,才能实现农村建设发展的根本目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