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政策 >> 品牌 >> 期待农业保险为农业发展“系上安 >> 阅读

期待农业保险为农业发展“系上安全带”

2014-09-23 07:21 作者:湖北 杨明生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常磊
分享到:

湖北 杨明生

农业是风险较大的产业,农业保险对保障农民灾后恢复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

笔者在湖北省首批小康县宜城市调查发现,长期以来,宜城农业生产饱受严重自然灾害和剧烈市场波动的侵袭,由于缺乏规避风险的手段,巨大的损失只能由农民单独承担,一场变故下来,轻则“伤痕累累”,重则“一蹶不振”,多少年都翻不了身。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种粮大户”称号的宜城市雷河镇辛常村种粮大户童启国告诉笔者,对于新型经营主体来说,农业生产已经成了一个“三高”行业: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有些种粮大户因为遭遇自然灾害或者种子事故,变得倾家荡产,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前年,孔湾镇某蔬菜合作社组织农民种植了1000亩“娃娃菜”,亩均收入5500元,是种植粮食收益的4倍;去年同期,他们扩大种植到2000多亩,不料行情逆转,成熟的“娃娃菜”销不出去,上好的“娃娃菜”烂在地里无人问津,由于没有保险,不少人血本无归,欲哭无泪。“有了农业保险,面对大的风险就多了一份安全感”。广大农民希望农业保险为农业发展“系上安全带”。笔者调查了解到,农民群众对发展农业保险有三点期待:

一是增加保险品种。目前,农业保险仍然处于试点阶段,覆盖范围有限,中央和省财政补贴保费的保险品种仅有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大豆和能繁母猪等,生猪、家禽、水产品等还没有纳入政策性保险品种;有的特色农产品虽然有了政策性保险,但覆盖范围较小。像去年H7N9疫情和今年的“猪周期”都给养殖业带来巨大影响,不少养殖户几近破产。农民群众希望在巩固现有的政策性险种的基础上,补齐全部财政补贴险种,结合各地实际,开发具有地方特色险种并给予地方财政补贴,如将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纳入保险范围。

二是提高保险标的。尽管部分农户依靠农业保险降低了种植风险,但仍有不少种粮户表示,由于农业保险保额低,化解风险作用较为有限。刘猴镇云台村民王某说,水稻每亩保额仅为200元,按照7%的费率折算,农民每亩水稻应缴保费14元,实际赔付才200元,抛开复杂、繁琐的理赔程序不说,还普遍存在核灾不及时、定损不合理、赔付比例低、周期长等问题,到最后能够拿到手的赔付每亩还不到100元,“我打算将保费提高至30元,保额也相应提高两倍。但找了好几年,保险公司都不愿干,他们觉得风险太高了不合算。”正因如此,农民群众希望适当提高保险标的,逐步实现由保成本向保产量、保收益转变。

三是关照经营大户。目前,宜城市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320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除了一部分以种植粮食作物之外,不少人在经营特色农产品。虽然特色农产品与传统粮食作物种植均易受天气条件影响,由于前者投入成本、种植收益远高于后者,遇到自然灾害时遭受经济损失也更大。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提高农业保险标的的需求更为迫切。现实情况是,保险公司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视为普通农户,未将土地流转费用计算入成本,发生严重灾害后,得到的最高保险赔付金常常还不够支付土地租金,说根本起不到抗风险作用。不少人希望保险机构能够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实际,开发一些个性化保险品种,实行独立承保和查勘理赔,简化理赔程序,合理快速定损理赔,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