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政策 >> 调查分析 >> 健康的社会离不开健康的医患关系 >> 阅读

健康的社会离不开健康的医患关系

2014-01-03 15:23 作者:吴桐 许小丹 米雅钊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lh
分享到:

——“我切身感受的医患关系”调查结果解析

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

不久前,广西读者张瑜在给《半月谈》编辑部的信中谈道:“近期发生的数起袭医事件,让我们从这些医闹暴力冲突中感受到,医患双方的不信任已走向崩溃的边沿。医生与患者只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疾病!医患双方走到今天这种紧张的局面,需要社会共同面对,理性思考。最终,还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建立和谐的医患新关系。”

张瑜读者的信引发了编辑部的共鸣和思考。为了共同探索改善医患关系之路,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联合半月谈网推出了“我切身感受的医患关系”专题网络调查。

总体来看,“九成公众高度关注有关医患关系的事件及讨论”等结果符合公众对医患纠纷问题的关切,调查中获得的一系列第一手民意新动向,比如“公众就医最为不满的并非‘红包’,而是‘大处方’导致看病贵和‘医护人员缺乏敬业精神’”、“医疗纠纷一旦发生‘寻找媒体曝光’成解决纠纷首选”等调查结果,都值得人们予以关注和思考。

医患关系引公众高度关注,公立医院仍有较高美誉度

本次调查首先了解被访者对医患关系的关注度。调查结果显示,九成公众关注与医患关系相关的问题或事件,其中“比较关注”或“非常关注”占90%。

图1:公众对医患关系问题的关注度

 

相对而言,公立医院目前仍有着较高的权威性、美誉度。在问及“您认为哪种性质的医疗机构医德较好”时,36%的人选择了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个体诊所、社区服务中心等共处于“第二梯队”,被选率分别是22%、21%、21%。

图2:医德受到被访者认可的医疗机构类型分布

 

公众对“患者权利”“收红包”容忍度高,最不满医生开“大处方”及医护人员缺乏敬业精神

调查对公众看病就医时的不满意事项进行了解。结果显示,被访者对医护人员不尊重患者权利(5%)、收“红包”(12%)等已经有较高的容忍度,最不满意的前两项分别是“医生开‘大处方’导致看病贵”(38%)、“医护人员缺乏必要的敬业精神”(27%),明显高于其它选项。

此外,“医护人员水平不高”、“医院在出现医疗纠纷后一味逃避责任”等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问题也占据一定比例,分别为10%、7%。

图3:公众看病就医最不满意的事项分布

 

导致“看病贵”的医德缺失行为最受百姓反感

调查显示,与医疗费用相关,易导致“看病贵”问题的医德缺失行为,百姓感受最明显最严重:选择“不过度医疗,尽量为病人节省费用”“不谋取私利,平等对待病患”的被访者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18%,17%。

同时,强调医生对待患者应具有专业精神的民众也较多,选择“救死扶伤,对病人高度负责”和“为患者着想,体贴病人”“尊重患者的各项权利”的分别占15%、16%、9%。

另外,选择“遵纪守法、廉洁行医”的被访者有10%。这表达了百姓对医者廉洁行医、净化医风的一份期待。

图4:公众对医德缺失具体感受最明显最严重的领域

 

医德下滑成为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最大诱因

调查显示,导致医患关系趋紧的原因不在于医院软硬件水平、医院管理服务等外在因素,最主要的诱因是“医德下滑”,被选率高达60%。

另外,有部分被访者从患者一方进行反思,有14%的人选择“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的期望过高”、3%的人选择“患者意气用事或无理取闹”。

图5:公众对医患关系紧张原因的认识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医德下滑?调查显示,在医德缺失问题上,大部分民众认为医生在医患关系恶化的问题中处于被动地位,源于社会制度、体制机制、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外部原因成为医德的社会评价一路走低的主因。

与医者本人的内在因素相比,人们普遍认为医德缺失根源在于外在的体制机制性原因,居于首位的是“医院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这一原因的被选率较为明显地高于其它选项,为31%;选择“医疗价格体系不合理医生不得不开‘大处方’”“医生工作压力大,整体收入水平与其付出不匹配”的被访者分别占15%、 12%。此外,部分被访者认为是“社会环境使然(12%)”和“相关部门监管不严”(9%)。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中有20%的被访者认为医德缺失根源在于医务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足。在现行“以药养医”的大环境中,一些医务人员倾向于拿病人当“提款机”,严重损害了医生群体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

图6:公众对医德缺失现象根源的认识

 

当前应警惕信任缺失对医疗纠纷中患者行为的潜在影响

在医德评价走低的社会大环境中,医患纠纷的直接引爆点是医生治疗过程中的态度。担负着救死扶伤重大责任的医生群体不得不成为医患纠纷这一社会问题的第一责任人和承担者。

调查显示,产生医疗纠纷的最主要的三个原因分别是:“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态度恶劣”(36%),“看病费用高昂,病人承担不起”(30%),“医生医术不高,贻误病情”(24%)。

此外,有8%的人注意到“某些顽固疾病久病久治给病人带来很多痛苦” 所产生的影响,并认为这类情况极易引发医患疗纠纷。对于这一类病人,医患之间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找明病因、给出诊疗方案,更需要找到患者与病痛长期共存、克服乃至战胜痛苦的生活方式。这类病人更需要医者想象其境遇、理解其痛苦、尊重其选择。

图7: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本次调查专门了解了当前公众面对医疗纠纷时的行为选择。调查发现,在对“如果发生医疗纠纷您将选择哪种途径进行解决”进行投票时,大部分民众会冷静处理,22%的人选择“按照法律途径起诉”,18%“与院方协商处理”,17%“向卫生部门投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寻找媒体曝光”已经成为人们解决医疗纠纷时的首选,35%的人选择这一途径,明显高于其它选项。

另外,选择“采取打击报复行为”的人也占到了8%。虽然这种选择包含了部分网民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时,在对问卷作答的那一瞬间追求了“泄愤”的快感,但其折射出的社会心态是一种真实存在,暴力伤医事件在近年间频频出现于全国各地,实非偶然。

图8:公众面对医疗纠纷时的行为选择

 

医患关系如何“去疾”?七成公众呼唤制度层面革新

医患关系病了。患者不满意,医者也很受伤。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医师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两倍。在4032名被调查医师中,1/4有心血管病,近一半有高血压,80%的医师心理压力来自医患关系。

任何健康的社会都离不开健康的医患关系。当前如何为中国医患关系“去疾”?本次调查中,民众普遍认为加强医德建设,最需要的措施在于制度层面革新:一方面,要“改革现行医疗体制”,告别以药养医,彻底清除医疗回扣利益链对医患关系的伤害,这一措施的被选率高达44%;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对医疗行业的监督管理,选择“引入对医疗行业、医德医术的外部监督”(23%)。

图9:加强医德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不容忽视的是,作为进入门槛、技术含量、劳动强度“三高”的职业群体,当前医务人员特别是年轻的医务工作者所能享受的工资福利长期“原地踏步”,与这个群体的总体付出、实际承受的日益增长的压力不成比例,“逃离白大褂”问题日益突出。

本次调查中,被访者针对医务工作者群体,除了表达了“提高医院人员道德修养(9%)”的诉求之外,亦有8%的被访者认识到加强医德建设离不开“提高医务人员待遇”。

问卷设计:吴桐

报告撰写:许小丹 米雅钊

图表制作:米雅钊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