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政策 >> 生态 >> 柑橘田里“虫杀虫”——生态屏障 >> 阅读

柑橘田里“虫杀虫”——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万州见闻

2018-02-23 08:55 作者:栗建昌、韩振、何宗渝 来源:新华网 编辑:刘飞
分享到:

冬日里,长江上游万州寒意逼人,江面上漂浮着一层浓浓的雾气,但在占地12万亩的标准化玫瑰香橙基地,却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景象:一只只柑橘挂在枝头,犹如一只只高高挂起的灯笼,为冬日的万州增添了不少暖意。

万州作为重庆第二大城市,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近年来,该区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精神的指引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严防长期困扰长江生态的“面源污染”。

“这是我们区的‘一园三基地’之一。”万州区农委副主任杨贵林指着香橙基地说,“一园三基地”即国家农业公园、全市特色柑橘基地、全市生态渔业科技示范基地和三峡库区名优茶叶基地,这是万州区打造生态农业的总体格局。

“每年春节期间,我们就开园让市民来采摘,每年光采摘的收入就达100万元左右。”四月红玫瑰香橙园负责人易兴民告诉记者,该基地完全采用生态农业种植方式,不喷洒农药,不使用复合肥。

在一棵挂满柑橘的树上,记者看到一只小口袋挂在树枝上,口袋上写着“捕食螨”字样。“这是一种生物杀虫技术,袋里的螨虫是益虫,长大后会爬到树上吃害虫,这就达到了杀虫的目的,这是中科院目前正在推广的技术。”易兴民介绍说,使用这种技术虽然比传统农药杀虫成本要高些,但种出的果实更环保、更能卖出好价钱。

杨贵林告诉记者,过去由于长江沿线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导致长江水质富营养化突出,这是一种长期困扰长江生态的农业面源污染。近年来,万州区为了推广生态农业,减少长江沿线农药、化肥的使用,对农业种植户采取补贴措施,以柑橘基地使用“捕食螨”为例,由政府补贴30%。

除了施肥除害的方式更加环保,万州区的一些现代农业基地对土地的利用也更加节约。在占地1137亩的同鑫大观园里,立体种植技术显示出了神奇的“魔力”,里面种出的西红柿、草莓等蔬菜水果,不但产量高,而且更环保,一株“番茄树”的单株年产量竟能达到6000斤。为保证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更加生态,大观园的灌溉用水是采用收集到的雨水,使用的肥料是腐烂的菜叶和油菜饼。

为了实现规模化种植,从而让整个生产流程更加标准、可控,万州区引入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实现规模化农业,在保障农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推动农业发展,实现生态恢复。

“万州作为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就是为了把好‘绿水青山’关,将长江母亲河装扮得更加靓丽。”杨贵林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