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政策 >> 生态 >> 生态保护:绿了江源 富了百姓 >> 阅读

生态保护:绿了江源 富了百姓

2018-01-16 09:00 来源:青海新闻网 编辑:刘飞
分享到:

自2014年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期工程实施以来,青海省每年投入巨额资金,实施退牧还草还林、黑土滩治理、湿地修复等生态工程,提高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能力。

治理黑土滩56400公顷 草原焕发生命色彩

“这里原来是成片的黑土滩,通过灭鼠补播和围栏禁牧,两年时间就长成这样了,不要说牧民不相信,我们也很惊讶。”今年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采访时,甘德县三江源办的工作人员指着围栏里的一大片牧草茂密的草场说。

行走在广袤的草原上,时常会见到一片片牧草稀疏甚至寸草不生的黑色土地。对于地处世界屋脊、地面只长牧草的三江源地区来说,这种被称为黑土滩的现象一旦出现,则表明这里的草场已经“身患疾病”、正在严重退化。如果不及时“治疗”,黑土滩将会像传染病一样继续蔓延,危机周边草场。

随行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黑土滩是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草甸因退化而形成的裸露化土地。黑土滩演化的过程是,首先原生植被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毒杂草群落。同时,草皮融冻剥离,盖度降低、土壤裸露,土壤肥力不断降低,土壤养分丢失直至次生盐渍化,土层变薄,退化为沙砾滩,继而成为当地“黑尘暴”的沙尘源。尤为严重的是,退化为黑土滩的草地上鼠洞密布,鼠类活动猖獗。

自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一期、二期实施以来,在三大类22个子项目实施过程中,每年投入黑土滩治理资金比例较大,其中,2017年占总投资额的近1/9,达到12691万元。随着每年投入力度的加大,治理成效逐步显现。

玛沁县大武乡格多村平均海拔4200米,是一个纯藏族聚居的牧业村,全村土地面积16793公顷,其中黑土滩面积占到7333公顷。玛沁县在格多村成立了饲草种植合作社,短短的两年时间里,饲草种植合作社不仅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还为入股牧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渠道。看到种草带来的实惠后,村民自发种草,治理黑土滩。现在这个村7333公顷黑土滩,已有4666公顷得到了有效治理,正逐渐融入美丽的大草原。

甘德县下贡麻乡黑土滩面积曾经达到草场面积的70%,如今通过草场流转的方式,由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将家家户户组织起来,实行统一种植、统一收获、统一服务,确保种植效果。一度伤痕累累的草原出现了一片片新绿。省生态办有关负责人说,从整个核心区区域草地生态状况来看,呈现出退化过程整体减缓态势,局部严重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明显,也表明了生态工程在植被恢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筑招鹰架31365架 老鹰蹲守灭老鼠

在通往扎陵湖的公路上,沿线排列着整齐的杆子。这杆子不是电线杆,而是招鹰架。这些杆子名为招鹰架,其实是为老鹰建造的歇脚点,便于老鹰捕捉老鼠。

随行的省生态办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老鹰原本在石山或是电线杆上筑巢,站在高处寻找捕食对象,然而草原地势平坦,老鹰无处落脚,捕食区域受到很大限制。这种招鹰架设立,解决了老鹰大草原上“歇脚难”的问题,老鹰又是草原上老鼠、兔子的天敌,因此,招鹰架的设立对草原灭鼠灭兔很有效果。

鼠害是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突出表现为发生面广、点多、密度大,巨量害鼠不仅啃食草叶草根,而且掘洞翻土,造成大面积寸草不生的“黑土滩”。据调查,在鼠害最为猖獗的时期,三江源地区发生鼠害面积达6444000公顷,每亩有效鼠洞达到89个,鼠害面积占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的17%,这一地区50%以上的“黑土滩”都是害鼠所致。

“和以往不同的是,三江源地区灭鼠过程中不使用会带来二次污染的毒药,而是注重采取生物防治技术,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省生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生物技术的最大优点是避免草地环境污染和残毒遗留,同时这种方法还能降低牧草成本,增加牧业收入。

记者在位于三江源核心区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采访时,看到天然草原上遍布着人工架设的招鹰架,这是一项生物灭鼠技术。当地牧民告诉记者,大约每33公顷草原就安置着这样一个招鹰架,这种方法不会对鼠类天敌造成二次中毒,而且成本低廉,效果很好。

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以来,青海省大规模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采用生物毒素防治、弓箭灭鼠和招鹰架等方式治理草原鼠害,减轻其对当地生态的危害。仅去年,在三江源项目实施区共安装了招鹰架31365架、鹰巢架7868架,筑巢率达到80%。据介绍,一个招鹰架控制面积33公顷左右,这让防治区域内的有效鼠洞由实施以前的每亩1500个减少到现在的60个。

生态畜牧业工程让1.1万户牧民受益

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以来,一系列切合实际的项目建设让广大群众欢欣鼓舞、拍手叫好。去年,三江源地区生态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34067万元,受益人数达1.1万牧民。

每当冬季来临,牧民们就让牛羊“住”进棚圈里,然后用储备好的饲草料喂养,这看起来是个理所当然的事情,在青海省广大牧区并不普及,特别是在青南地区依然是个新鲜事物。原因之一是习惯于游牧的群众“一顶帐篷走四方”,不可能给牛羊建个温暖的“住房”。而多年的调查和实验证明,恰恰在海拔高、冬季气候异常寒冷的三江源地区,牲畜在暖棚中越冬的生存率、仔畜成活率等,都远远高于露天散养。

在玛沁县大武镇不少村镇,牧民们对畜棚建设的热情不低于自家住房的修建。去年,60多岁的牧民才让多杰家修建了几间畜棚,才让多杰指着已近完工的畜棚高兴地说:在最寒冷的冬季,哪怕是遇到雪灾,这种屋顶有阳光板的暖棚里的温度也不低,牛羊在这里过冬非常安全,特别是仔畜的成活率很高。同时由于饲草料的补充,成年畜生长快、膘情好、出栏率高、售价也高,虽然减少了牲畜的总量,牧民们的收入反而比以前增加了很多。

推开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唐谷镇村民旦群加的家门,一股浓烈的蔬菜清香扑面而来。旦群加正在暖棚里摘菜,脸上挂满汗珠,见到我们进来,立即与我们打招呼。“去年建设了几间温室大棚,对我发展致富帮助可大了。”旦群加说,去年春,他在温室大棚里种了油菜、西红柿等多种蔬菜,在解决了自家吃菜问题的同时,还拿出一部分出售和送给亲朋好友。入冬后,他用大棚舍饲育肥,年增加收入5000多元。

随着三江源生态畜牧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生活在三江源地区的牧民,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还有了稳定的产业。如今,三江源地区后续产业不断探索,稳步推进,搭起了牧民群众安居乐业、增收致富的“幸福桥”,升腾起草原上美好的新希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