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政策 >> 生态 >> 栾川:廊道生态修复路子多 >> 阅读

栾川:廊道生态修复路子多

2017-12-26 09:29 作者: 白云飞 等 来源:洛阳日报 编辑:刘飞
分享到:

 逢山开路——这是豫西山区破除交通瓶颈的必然选择。然而,削坡填沟、劈山筑路势必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如何修复廊道沿线的“生态补丁”?今年,栾川县依托百城建设提质和廊道绿化工程,因地制宜,试点推广了高次团粒喷播、生态袋护坡、育林板植绿等多种生态修复技术,让廊道沿线6万多平方米的裸露山体、土坡重新披上绿装。

高次团粒喷播技术

不久前,栾川县城凿山而筑的长春南路两侧还是裸露的崖壁。如今,密密匝匝的绿色植被已覆盖整个坡面。

走近观察发现,山体上铺着一层细密的钢丝网,钢丝网与稻壳、花生壳等材料混合制成的特殊“土壤”混合在一起,绿油油的草木就植在这牢固的“土壤”之中。

“绿色植物都是‘喷’上去的。”栾川县林业局工程师万建东说,这种生态修复方法叫作高次团粒喷播技术,主要用于矿山废弃地、高陡岩石边坡等区域的生态修复。

具体来说,生态修复施工伊始,首先要对山体进行平整清理,并铺设固定钢丝网,然后利用高压喷射装置,将混合了稻壳、锯末、复合肥、黏合剂、保水剂等材料的泥浆,一遍一遍喷涂至山体表面,凝固后形成8厘米的基质层。随后,将植物种子与泥浆混合,喷射在基质层上方,再形成2厘米厚的种子层。

“这种‘土壤’既有保水性,又有透气性,适宜植物生长,还能被牢固吸附在山体和铁丝网之间,有效抵御风雨侵蚀。”万建东说。

生态袋护坡技术

在石质山区植绿,关键在实现植被与山体的连接;对土质边坡进行生态修复,关键在治理水土流失。在栾川县鸾州大道地质广场东侧,利用生态袋护坡技术,将改变这里的坡面结构。

“生态袋护坡技术主要由生态袋、连接扣、植被三个技术要素组合而成,旨在形成一个集生态修复、环保等功能于一体的边坡防护结构。”承担工程建设的工程师罗福广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排排“沙袋”错落有致地码放在路边土坡上。“这些‘沙袋’就是生态袋。”罗福广介绍,生态袋由聚丙烯长丝无纺布制成,具有良好的抗冲刷、抗老化、透水不透土等性能,装满营养土后,自下而上依次沿坡面码放整齐,生态袋之间由钉板状的连接扣固定,然后向表层喷射种子层。

“伴随着植物生长,发达的根系将起到‘深根锚固’‘浅根加筋’的作用,使生态袋个体及系统与边坡紧密连接,大大提升边坡的整体性、稳定性。”罗福广说。

育林板植绿技术

沿鸾州大道向西,在城南一处山坡上,白色育林板围成的树穴鳞次栉比排列开去,看上去十分壮观。年初种下的白皮松、爬山虎长势良好,给裸露的山体增添了勃勃生机。

育林板植绿技术是改善植被稀疏的石质困难地生态条件的有效途径。与高次团粒喷播技术的整体绿化效果不同,育林板植绿主要通过点缀式绿化提升景观效果。

“在生态修复中,第一步要在山体上打入锚桩,再将弧形育林板固定在钢锚之上,往育林板围起的狭小空间内填土后,方可栽植植物。”万建东说,育林板作业施工难度大,工人要悬吊在岩壁上进行打桩作业,土壤也要一筐一筐背上去。

育林板内空间虽小,但植物搭配十分讲究:树穴靠山一侧种上爬山虎向上攀爬,沿路一侧种上藤类植物下垂蔓延,树穴中央则栽植常绿白皮松垂直生长。这种搭配方式,可以实现立体绿化效果。

“廊道生态修复难度高、投资大,是国土绿化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栾川县林业局局长谢红伟说,栾川将在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真正用生态修复的实际行动,换来万紫千红的美丽春天。(洛阳日报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申艳梅 杨书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