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政策 >> 生态 >> 以塞罕坝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 阅读

以塞罕坝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壮丽诗篇

2017-10-19 09:31 作者:蔡征超 郑林昌 付加锋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网 编辑:刘飞
分享到: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消亡、楼兰古城的衰败、塔克拉玛干沙漠蔓延下丝绸之路的衰落,一次次血淋淋的现实向世人表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进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向全党全国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等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理念,提出的“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要求。

塞罕坝绿色奇迹的取得是当前生态文明理念的集中体现

塞罕坝林场三代人肩负使命植树造林的动人事迹,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保护要有“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的集中体现。塞罕坝人始终不渝地坚守着塞罕坝林场设立之初,国家给予的“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历史使命,没有放弃,没有动摇,历时50多年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塞罕坝林场为京津冀及华北地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突出贡献,不仅承担了阻挡风沙的任务,而且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清洁淡水1.37亿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2007年中国林科院评估)。

塞罕坝由以前的荒芜人烟到现在的“美丽高岭”,是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诠释。建场之初,林场没有粮食,缺少房屋,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娱乐设施,交通闭塞,冬季大雪封山。现在,来到塞罕坝在这里恋爱、结婚、生子,已经成了林场年轻人的“传统”,来塞罕坝林场避暑纳凉、观光旅游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向往。塞罕坝林场生态建设的经济社会效益也很明显,据测算,林场建立以来国家投入和林场自筹资金累计约10.2亿元,目前林场仅林木价值就有40多亿元,塞罕坝资源总价值高达202亿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比19.8。此外,塞罕坝林场18.3万吨造林碳汇已经在北京环境交易所挂牌出售,如果全部碳汇实现上市交易,保守估计可实现上亿元的收入。不仅如此,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每年吸引游客50多万人次,一年的门票收入可达4000多万元人民币。

塞罕坝林场周边环境的显著变化是回答习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最好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强调“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距首都北京384公里,是首都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但清朝晚期,树木被大肆砍伐,原始森林逐步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失去生态屏障的北京,此后经常出现沙尘天气,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塞罕坝林场人坚守植树造林55年,给高原荒坡披上了绿装,绿装留住了水、保护了田,周边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近10年,塞罕坝与建场之初的10年相比,年均无霜期增加14.6天,年均降水量增加66.3毫米,年大风天数平均减少30天。同时,也给首都北京在北方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绿色长城。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荒原为林海,沙漠成绿洲”奇迹的实现,依靠的是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再一次诠释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好范例。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基础设施建设等尚未完成,物质生产、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等在短期内仍不能发生根本性改变。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生态环境的压力更大,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责任和任务会越来越重。作为生命文明建设的成功范例,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经验值得深入学习,需要将新的发展理念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工作中。

第一,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认识。塞罕坝生态建设的成功再一次向世人揭示了“绿水青山其实就是金山银山”道理。但受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目前仍有部分群体、企业和个人置“绿水青山”于不顾,仍抱着“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不放,不能对未来我国发展走向和消费需求做出科学判断,甚至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作存在偏见和短视。不可否认,从短期来看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修复过程可能会触及到某些人的利益,尤其近期我国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力度,可能会出现部分企业关停整顿、部分人员再就业等问题。但从长期来看,这些活动既有利于企业健康成长和经济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从总体上看,这些活动是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之义,也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当前有些管理部门、企业和个人环境保护工作不积极,甚至存在对环保抵触情绪,其关键原因之一是对环境保护工作尤其是生态文明的认识仍不充分。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认识,利用一些可利用方法和手段加大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深入到社会、深入到民心,促使形成人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要尊重科学,运用科学方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内外大量研究已经表明,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一定变化规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能够在时间周期上改变两者之间的关系,尽量压缩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破坏的期限。承认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规律性的存在,但不能打着承认“发展规律性特征”的名义,忽视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容忍破坏环境行为的存在。当前亟需科学管控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积极调整城镇化发展模式,从工业和居民两个角度引导和控制消费,从源头上减少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亟需加大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引进,推动环保技术应用,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步伐。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要有历史耐心,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有机生命系统,各系统、各构成要素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过程中共同生存。不适当的人类活动可能在很短时间就能改变生态系统,但修复生态系统则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塞罕坝林场人用了半个世纪始终不渝地植树造林,才使得荒地披上了绿装,尽管如此也未能恢复到塞罕坝历史上“山川秀美、林壑幽深”太古圣境的状况。目前,我国局部地区人地关系非常紧张,局地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峻,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重点工作。保护生态、修复生态需要有“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生态文明建设要久久为功、锲而不舍,否则生态环境不仅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还会付出较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本,甚至还会进一步破坏生态环境。

第四,协调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推动低碳、环保、循环与发展的协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生态问题出现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与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密切相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得不到根本性改变,生态问题就不会消失。所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还要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借鉴塞罕坝发展之经验,在不牺牲“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又能够实现“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只要能够恰当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不会妨碍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还能够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现阶段需要从低碳、环保和循环三方面强化发展的保障,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强化环境保护力度,大幅降低物质消耗程度,推动低碳、环保、循环与发展实现协同。

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生态文明建设只要能够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美丽中国的壮丽诗篇必将实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