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文化 >> 艺术 >> 在北京“邂逅”梵高 >> 阅读

在北京“邂逅”梵高

2016-06-28 15:19 作者:李苑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王静
分享到:

观众在体验馆感受梵高的世界。资料图片

小观众在现场临摹梵高画作。资料图片

走进封闭式静谧的场馆,由梵高手稿组成的电子幕墙,引领观众的脚步。展厅里,观众有的仰卧在《丰收》的草垛上闻着稻草的清香,有的坐在《卧室》的床上观望画家的生活,还有的抬头望着乌鸦在《麦田》上方飞过……日前在京开幕的“邂逅梵高”体验展,通过新技术和多媒体手段,让观众真正走进文森特·梵高——这位伟大艺术家的作品和传奇人生中。

栩栩如生的名画

梵高是最具影响力的印象派画家之一,他的画作生动、色彩丰富、情感冲击力强。由于其真迹十分脆弱,如世界闻名的《向日葵》,很少在荷兰梵高博物馆以外的地方展出,有些作品甚至从未离开过该馆。因此,本次展出的由该馆制作的8幅3D技术(浮雕体层摄影术)复制品,备受瞩目。

在新技术手段的帮助下,梵高的笔触层次分明地跃然眼前。《向日葵》熔金般的道道笔迹伸展着,《黎明中的教堂》矗立眼前,《乌云下的麦田》《丰收》《灌木丛》《巴黎克林西林荫道》等名画,一一呈现,震撼人心。据梵高博物馆馆长阿克塞尔·吕格尔介绍,从肉眼来看,复制品与远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馆藏的原作一模一样。

不仅如此,通过光影技术的创意,不少名画“活”了起来。在三面环幕上,影片正在播放——乌云压顶,阵风卷过,连片的金黄麦田“唰唰”地摇摆着,突然一声枪响,惊起田间一群乌鸦,最终,画面定格成名画《麦田上的乌鸦》。这一声枪响也惊了现场的观众,有人轻呼:“梵高自杀了。”这是个精妙的设计。1890年,梵高正是在巴黎附近的一处麦田举枪自尽,终年37岁。

此外,梵高博物馆还将其保存的800余封梵高的信件进行摘选,并通过影像技术展示出来,制作成幕墙和展示资料。由于信件极易受损,目前已知存世的梵高信件,只有900余封。一位观众触摸着幕墙上工整的笔迹和随手涂鸦,轻叹道:“这一页,即便看上一个小时都不会厌倦的。”

走进梵高的世界

梵高27岁才开始绘画,短短十年间画了800多幅油画及大量的素描,却几乎未能觅得买家,只能长期依赖弟弟在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支持。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欧文·斯通曾说过:“梵高的一生是人所经历过的最为艰难困苦却又成就辉煌的一生。”

如何通过一个展览表现这种复杂的经历?梵高博物馆相关人员认为,只有让人们身处梵高的环境,才有可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于是,名画《卧室》旁,一个真实的梵高卧室出现在眼前:深红色的被单,纯白色的枕头,床边的桌上依次摆放着刷子、水罐等生活用品。拉开抽屉,梵高的烟斗静置其中,一切栩栩如生,恍如昨日。坐在床上,观众可以通过梵高的视角,观察环境。据介绍,为了真实还原这些细节,所有物品均由梵高博物馆在荷兰制作完成。

除了卧室,梵高生活过的几个重要场景,均被复原。坐在《夜晚的咖啡馆》里,梵高对所爱之人的轻声细语在耳边响起:“今生今世我只爱她,我们两个人已经融为一体,永远不会分开。”站在《乌云下的麦田》旁,昏暗的灯光下,梵高低沉的话语传来:“我觉得自己的人生一败涂地。”

观众还可以像梵高一样对着镜子画自画像,也可以在梵高和艺术家聚会的咖啡馆里,阅读梵高的绘画思考。

艺术展模式的创新

为了这场展览,梵高博物馆策划了三年多,并携手梵高家族共同制作。梵高的弟弟提奥·梵高的曾孙威廉·梵高担任艺术顾问,这是双方首次携手策划、官方呈现的梵高体验展。

展览质量受到严格把控,现场不但屏蔽了所有的阳光照射,精细调试了地面的水平度,还严格测算了灯的角度。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梵高博物馆每天都会通过视频连线,检测展示情况,进行调整。

本次体验展为艺术品展示带来了新思路。由于运输、保险等成本的日益上升,大大提高了书画类“易碎品”的跨国展示难度,特别是梵高这种国宝级艺术家的作品,几乎难以走出国门,但随着观众的观展需求日益丰富,单纯的展示,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需求。因此,多媒体“浸入式”的体验展正在成为艺术展的新趋势。

此次展览由荷兰梵高博物馆与中国唯一授权方玮俊文化联合主办,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提供公益支持。展览将持续至9月16日。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