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文化 >> 品读 >> 慢读时间丨美国民谣:文学在歌唱 >> 阅读

美国民谣:文学在歌唱

2016-12-08 09:49 作者: 董春岭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王静
分享到:

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资料图)

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理由是他“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消息一出,国际舆论一片哗然,很多人对一位民谣歌手获得这一奖项表示不解。但经历过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人,应该最能理解这位民谣歌手对美国的时代意义,理解民谣对美国人心灵的冲击,对美国文学、美国文化的塑造力与影响力。

源自生活,记录时代

早在美国这片“新大陆”的居民开始有意识地记录民谣之前,这些歌曲已经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之中。20世纪初,美国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把来自乡野的民谣推向濒临灭绝的边缘。30年代,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帮助下,洛马克思父子成为记录搜集和留存这些民谣的先驱,而参与录制歌曲的人们被称为“游吟诗人”。

最早被记录下来的一批民谣来自一位绰号“铅肚”的黑人流浪汉。他的音乐灵感来自白人矿工的牛仔歌曲、苏格兰民谣及黑人囚歌,歌曲素材则来自他在路易斯安那棉田的劳动生活以及在监狱里经历的辛酸往事。其后成名的一批民谣歌者如杰西·福勒等人,则用歌词记录了美国底层民众的艰苦生活和全美各地的多元文化。

伍迪·格斯里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民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经历了对大萧条时代的痛苦与反思,这一时期的美国社会深受左翼思潮影响,而格斯里的民谣正是这种社会思潮的反映。他的歌曲饱含着强烈的正义感和叛逆精神,《富饶的牧场》《旱区难民》《这土地是你的土地》等作品启发人们用新的姿态面对生活、不向命运低头,成为50年代美国民权斗争的有力武器,而加里斯的人格品质也给60年代鲍勃·迪伦的民谣创作带来丰富的营养。

鲍勃·迪伦的“歌与诗”

鲍勃·迪伦的出现在美国民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把木吉他、一把口琴伴奏、含混不清的唱腔、略带沙哑的嗓音、刻意被淡化的押韵——是这位伟大歌手的民谣作品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

鲍勃·迪伦延续民谣以叙事为主的特性,传承上个时代的平民主义精神,也保留着民谣多元文化交融的韵味。作为一名创作歌手,他的音乐带着鲜明的个人烙印:没有华丽的编曲,没有复杂的结构,但他的歌曲却宣告了一个愤怒、迷惘、抗争的新时代的来临,引导着反战、平权等社会思潮的洪流,成为20世纪6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正如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评语所言“他用传统的美国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鲍勃·迪伦的作品与众不同的是歌词——奔涌而出的诗意、富有穿透力的表达、冷峻的思想和炽热的情怀。鲍勃·迪伦用音乐去吟诵诗歌,用诗歌去拷问社会,去启发和引导“垮掉的一代”找回失落的梦想与自由的精神。在诗歌的武装之下,他的歌曲简单而深刻,冷静而忧郁,涌动着一种势不可挡的愤怒力量。

在诗歌与民谣的碰撞之下,鲍勃·迪伦开启了民谣音乐的一个全新时代,使之家喻户晓,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答案在风中飘荡》被誉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圣歌,《大雨将至》也成为当时公认的美国人民反对越战的圣歌,《时代在变迁》被认为预示了一场青年文化革命的风暴,而带有个人梦魇意味的《荒凉街区》则被认为是青年“主流文化运动”的主题曲。由于鲍勃·迪伦的歌,那个年代的民谣音乐与社会运动水乳交融,而鲍勃·迪伦这位诗人,也成为美国20世纪60年代社会运动参与者们的“精神导师”与领航者。

时代在变,民谣在变

鲍勃·迪伦之后,20世纪70年代继续保持民谣与诗歌结合传统的只剩下了杰克逊·布朗。随着时代变迁,民谣的衰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日益浮躁的美国社会氛围、不断出现的新技术与设备、不断趋向商业化的创作理念,使纯粹的民谣音乐开始变得稀缺,听众也越来越少。人们越来越重视复杂的曲风、配乐、嗓音与编曲,而歌曲的内容却越来越浅薄,对追求歌词文学性的热情正在退却,那个民谣与诗歌结合的时代似乎已逐渐远去了。

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奖只是给一个诗人和歌者加冕么?这更像是一记警钟,提醒人们在缅怀那个民谣时代的同时,要再多一点反思,在这个时代里我们遗失了什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 董春岭)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