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文化 >> 动态 >> 专家评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 >> 阅读

专家和主创评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

2017-03-15 09:4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王静
分享到:

●《小镇》的道德世界●

王 馗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

淮剧《小镇》通过巨款悬赏激起的人心动荡,将一个变化着的社会浓缩到有着江淮风情的小镇中。小镇中的“小”人物,面对着的是关乎国家民族文化命脉存续或断裂的“大”主题、“大”思考、“大”抉择。这种小中见大的艺术构思,小镇在金钱、欲望、贪婪面前的动摇与选择,让一部戏曲作品幻化出深度的现实批判与人文关怀。

该剧取材于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小说《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但以逆向的文学思辨,展现了作家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刻体察,实现了对于国外文学经典的民族化转换,让一个附带着美国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成功地嫁接并生长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展示出中国人对于传统优秀道德的承担、理解与延续。《小镇》中两代“好人”的两种自珍自重的生命抉择,将现代社会对于人性与道德的丰富性赋予其中,同时以现代社会的理性与宽容,展现出更加积极的道德建设与人性修缮,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与创新发展,也契合着身处传统与现代的观众的多元审美观照。

●在坚守中实现突破●

刘 佳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教授)

新编京剧《康熙大帝》在康熙皇帝平定葛尔丹叛乱、收复台湾的宏大历史背景下,细腻地刻画了一代帝王在社稷与亲情的两难抉择中幽微曲折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他的夫妻情、父女情、家国情,突出了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出新编剧目,《康熙大帝》既在主题思想和艺术呈现方面进行了新的创造,同时又表现出对京剧本体艺术规律的坚守和向戏曲审美功能回归的鲜明姿态。戏曲的基本职能是让观众在审美的愉悦中获得心灵的启迪,无论新编剧目追求思辨性、哲理性的愿望多么迫切,都不应减弱剧目的观赏性。《康熙大帝》由文武兼备的老生名家王平主演,并汇集了吕洋、王嘉庆、阎虹羽、黄齐峰等一批技艺精湛的戏曲传人,巧妙而充分地调动了京剧特有的表现手段,趟马、击鼓、辫子功等技巧的使用令人称绝。观众惊喜地发现,四功五法依然占据着舞台的中心,而在新的历史叙事语境中,古老的程式化表现手段又被赋予了新意。《康熙大帝》在坚守中寻求突破,实现了思想性与观赏性、传统性与现代性、教育职能与审美职能的和谐统一。

●接受一场爱国精神的洗礼●

曲滋娇

(辽宁芭蕾舞团团长)

《八女投江》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芭蕾舞剧,我们主创采取了浪漫主义的编排手法,为了传达给观众爱国精神的热情和活力,更是出于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我们从刻画大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群像入手,雕刻出有血有肉的革命史,让芭蕾的唯美呼应革命者纯粹的精神世界。

自创作以来,舞剧《八女投江》经历了4年的打磨修改,总编导与演员在排练场里摸爬滚打,对全剧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完善。自2014年在辽宁省艺术节首演以来,《八女投江》演出了4年,也被主创们挑剔了4年,更是被演职员们的汗水和泪水浇灌了4年,一路走来实属不易。

当初辽宁芭蕾舞团创排这部戏,是扎根东北黑土地的艺术工作者们出于对艺术的责任心和使命感;4年演下来,这部戏已经成为辽芭人骨子里的一种文化自觉和主动担当。每场演出结束,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都是眼含热泪,全体观众起立,掌声久久不息,我们越发感受到爱国精神的感召力。特别是有很多年轻人现场观看演出后向我们倾诉他们的激动之情,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心,一定要把这部舞剧演好、多演,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观看《八女投江》,不忘历史,爱国强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