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文化 >> 动态 >> 中国纪录片黄金时代到来 >> 阅读

中国纪录片黄金时代到来

2017-01-16 15:02 作者:陈寂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王静
分享到:

2016年,中国纪录片逐渐稳定占据卫视黄金时段,成为闯入电影市场的“黑马”,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纪录片更是在互联网渠道大放异彩,引得互联网资本纷纷进入纪录片产业。纪录片的黄金时代到来了吗?

精彩缤纷 占领卫视黄金时段

从广东化州橘红到东北野山参,从西藏红景天到内蒙古甘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中药材,在药工、药农和药师的故事中,诠释出中国人与本草相生相依的哲学和情缘……纪录片《本草中国》2016年5月在江苏卫视黄金时段开播,首播收视率达0.83%,创造了国产纪录片新的收视记录。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6年)》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电视纪录片总产量超过2.2万小时,同比增长15.8%。电视纪录片播出总时长6.7万小时,全年播出总量同比增长12.5%。

“中国电视节目的发展经历了从游戏综艺到歌唱选秀到明星真人秀,再到去年喜剧类节目开始兴起,我们预估,随着中国中等收入人群的壮大,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电视节目的第五个浪潮就是以纪录片为代表的纪实类节目。”广东卫视总监余得通告诉半月谈记者。

“当越来越多的卫视在播出纪录片的时候,纪录片的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都会得到很大彰显。”长期专注媒介调研的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崔燕振说,每一个省份都有独到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传播资源,几乎每一个卫视都有独到的纪录片资源去挖掘。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大卫视的纪录片计划精彩缤纷:广东卫视的美食人文纪录片《老广的味道》第二季、弘扬中国本草文化的《秘境神草》将于春节期间登上屏幕;东方卫视的《创意上海》将于2017年4月份推出;浙江卫视将推出类似纪录片《一本书一座城》的“一带一路”沿线人文城市行走类纪录片……

讲好故事 “黑马”闯入电影市场

“我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让纪录片作为一个真正的电影类型走进中国电影市场,让观众有更多的选择。”《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萧寒说。萧寒前作《喜马拉雅天梯》公映收获超千万元票房,被视为中国纪录片试水院线的成功探索。

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当下许多中国纪录片的创作者正不断地推动纪录片“回归”影院。据统计,2015年,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过审的纪录电影共有34部,其中14部进入院线放映,均创下近五年新高。

从票房1700万元的《旋风九日》到票房超千万的《喜马拉雅天梯》,再到2016年6600万票房的《我们诞生在中国》,纪录电影不断有“黑马”跑出。

中央新影集团董事长金越表示,院线平台依然是一个蓝海,对于纪录片创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是否具备了能够讲好故事的能力,是否具有制作高品质影像的基础。

“纪录电影不光要简单捕捉世界,更要懂得讲故事。没有好故事,就没有观众。”资深电影发行人、上海唐德影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军说。

深度融合 传统文化纪录片“引爆”互联网

《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6年)》指出,传统文化纪录片成为“爆款”,弹幕网站成为爆点,引发大量主动传播;微信微博大号的主动推广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佳片推荐平台。

“2005年之前纪录片依赖电视平台,但今天我们发现,全媒体的任何一端都可能出现现象级的纪录片产品。”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副总监唐俊说。

互联网渠道大放异彩,并不仅限于制造“爆款”。以爱奇艺纪录片频道为例,2016年11月份,该频道日均点击量超过1000万。据爱奇艺纪录片频道主编伍文锋介绍,这一批用户群里19岁到40岁的用户占八成。

数据显示,2016年各级电视机构投入电视纪录片制作(不含人力成本和技术成本),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用于扶持国产纪录片生产的资金超过35亿元,同比增加29.6%。不可忽视的是,民营制作机构力量投资到作品的预算每分钟达8.8万元,实力已能与央视看齐。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带有互联网属性的出品方介入纪录片生产。《我在故宫修文物》《我的诗篇》等都获得互联网公司的投资。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表示,不仅互联网资本力量开始正式进入纪录片产业,来自其他行业、领域的跨界合作也不断出现,“纪录片+”或“+纪录片”成为一种新业态。

何苏六认为,在社会文化题材之外,科教、自然等题材的纪录片仍待开发。“并不是没有市场,而是缺产品,这一点对中国纪录片来讲,是一个机会,更是挑战。”(半月谈记者 陈寂)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