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文化 >> 动态 >> 临沭柳编之源:小龙女的“泼儿筐 >> 阅读

临沭柳编之源:小龙女的“泼儿筐”?

2017-11-20 15:48 来源:临沭县委宣传部 编辑:王静
分享到:

每年农历三月三,临沭县白旄(máo)镇柳庄村,柳老爷庙会人头攒动,香火繁盛。在沭河两岸,这是一个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人们前来祭拜的是“柳毅庙”里的柳老爷、柳奶奶和雹子老爷。据临沭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这座庙建于唐朝以前,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有三次重修的石碑和数个版本的传说掌故为证。

一说相传很早以前,沭河岸边有个以打鱼为生的勤劳善良的青年,名叫柳毅,一日在河边偶遇一貌美女子(洞庭龙王小女),两情相悦结为连理。婚后生了个可爱女儿,却日夜啼哭,小龙女折柳编筐将女儿置入其中,哭声即停,世人称之“泼儿筐”。此后夫妻二人以编织“泼儿筐”为生,并传之四邻,为感念夫妻二人授艺之恩,时人建起“柳毅庙”,又称“龙神老爷庙”。

小龙女献艺传技“泼儿筐”的传说自不可考,但有史料记载的临沭县植柳编柳历史,最早见于1400多年前的唐朝初年。明朝永乐年间,青云、白旄等地村民,就将杞柳编织成逢年过节出门串亲戚的箢(yuān)子、餐饮炊具用的笊(zhào)篱、储粮藏物用的箱篓等工具,供人们生产和生活使用。

直到今天,寓意着出生的孩子泼辣结实,用白柳编制的“泼儿筐”、团圆筐,当地父母都要为出嫁的姑娘用新白柳条儿,编一对银盆似的“泼儿筐”、团圆筐作她们的嫁妆。

近几年,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临沭柳编,早已超越了以往的简单生产,自用自足或小范围的交换形态,由花样单一的筐、篓、篮等纯实用功能形态,逐渐发展到一个集装饰、环保、观赏和实用为一体的家居装饰、园艺绿化、艺术收藏等,以精神需求为主导的形态。

诚如前来参加第四届柳交会的福建省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秘书长黄健民所说:“机器生产是冷冰冰的,但人工编织的东西是有温度的,有灵性的。临沭柳编相比以前的实用性,更增加了观赏性、艺术性和收藏性。”

目前,作为“中国杞柳之乡”“中国柳编之都”,临沭县已形成了柳篮、柳筐、仿古筐、圣诞筐、宠物筐、水果筐等柳编产品,以及草柳、木柳、布柳、铁柳等混编产品共100多个系列10000多个花色品种的工艺美术产品结构,80%的柳编产品外销到亚、欧、美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在临沭县柳编商会、临沭县柳编艺术馆等单位的带动下,临沭柳编更是向着文化艺术品的形态进发,展示出精湛的制作工艺和高超的艺术价值。

在临沭县中国柳编文化艺术馆内,摆放着“龙腾盛世”、“鹰击长空”、“麒麟送福”等十余件全球绝无仅有的优秀柳编作品。其中一件寓意神州太平的“地动仪”作品,是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周圣福耗时一年半时间创作而成的。

“地动仪”高1.8米,重两百余斤,1.5米长的8条小龙环绕四周,8只蟾蜍与之对望。整体外形与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极为相似,一福建客人看后,啧啧称其为柳编中的“原子弹”。

周圣福说,柳编看似铁丝经线与柳条纬线在不断地交织往复,实际上其中有万千变化和细节,十几厘米的柳条,往往要考虑到几处的凹凸变化,编织出几个造型,每根都有变化,作品中几乎没有完全一样的弧度处理。尤其在生出龙角,生出龙爪处,最能考验一个人的作品掌控力。

今年54岁的周圣福,在人面前略显腼腆,眼神却十分坚毅。在他看来,地动仪这件作品耗时虽长,甚至每条小龙都得编一个多月时间,但攻克这样的难关,他很有成就感。“能编出这样一件作品,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能展示新时代柳编技艺的创新。”

“一气呵成”的地动仪,让周圣福心生安慰,但他也忧虑着临沭柳编的传承:相对封闭狭窄潮湿的工作环境,很难引起现在年轻人的兴趣。

传统技艺的后继传承,早已不是临沭柳编的一己困惑,但只要市场有需求,这个问题就一定是有解可解的。

在临沭第四届柳交会期间,我们欣赏了太多太多大大小小的柳编作品、艺术品,然而,她的原材料——杞柳长什么样子呢?直到18日下午,我们来到临沭县曹庄镇荣华文创藤饰股份有限公司的千亩杞柳种植基地,才一睹为快。

杞柳几乎与人齐高,柔细的枝条上还挂着叶子,但已值成熟收割季节。该公司董事长张志全介绍,杞柳不是大家在路边公园里看到的柳树,她像韭菜一样,一年可以收获两茬儿,优质杞柳一般在春天扦插,盛夏一茬儿,秋末冬初一茬儿,第二茬儿的柳条更加细软,可用于编织精致的柳编产品,价格上也贵一些。他顺手揽起一根杞柳,不无自豪地说,这一根儿就能卖上三毛钱。

目前,临沭县有6万余亩柳条基地,但仅能满足全县柳编行业20%左右的原料需求。临沭县曹庄镇党委书记杨洋介绍,针对这一现状,临沭县出台政策鼓励企业成方连片地流转土地,或者走出去开拓外地杞柳种植基地,争取在3年内形成10万亩的种植规模,充实临沭柳编杞柳原材料供应能力。

正是在政策出台后的今年7月,荣华公司在当地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用于种植杞柳,并为附近的农户提供种植、锄草、收割等岗位的工作。

在厂区门口,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卸载刚刚剪下来的新鲜杞柳条。一摞摞的杞柳枝子,在经过剥皮、晾晒的过程后,将邂逅一位位匠人,完成她“杞柳杯棬”式的再世传奇。(莫浊 吕永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