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

首 页 >> 文化 >> 动态 >> 上海书展打造全民阅读“生物钟” >> 阅读

上海书展打造全民阅读“生物钟”

2016-08-24 15:31 作者:吴霞 孙丽萍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王静
分享到:

扶老携幼的排队长龙,热切期盼的专注眼神,申城的酷暑挡不住爱书人的热情。23日,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文化自信重要载体的2016上海书展落下帷幕。这一周里,“逛书展”成为上海最时尚的生活方式。

书展落幕,书香延续。从一年一度的阅读“闹钟”到力图打造全民阅读的“生物钟”,13年来,上海书展一直致力于将阅读活动和图书作为并列“主角”,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一种生活的常态,正是上海书展的美好目标。

弘扬主旋律,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上海书展的题中必有之意。走进书展序馆,映入眼帘的是东西南北四大支柱出版物,分别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及《打铁还需自身硬——今天如何做一名共产党员》《强军策》和《长征》。很多读者进门后第一件事就是在这里一起合影留念,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深深沉浸其中。

书展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2016年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逝世400周年,鲁迅逝世80周年,茅盾诞辰120周年暨抵沪100周年……为纪念这些文化大师和巨匠,本届书展在社科精品馆特别推出“向大师致敬”图书专区,带来了20余位已故文化大师的经典作品近400种。新书要读,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更有不可替代的力量。

来自上海嘉定的于老先生今年65岁,是一名退休教师,逛书展两天,“向大师致敬”专区一直让他“流连忘返”。他说:“用阅读的方式向大师致敬很好,对这些逝去的大师的致敬也是对中华文化价值的推崇,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2016年是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决定性阶段的起步之年。”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云虎说,上海的出版事业正在着力树立精品意识,推出系列优秀作品;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推动出版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为民惠民,大力培育浓厚的城市阅读文化。

满满37页纸的阅读活动

17日上海书展开幕首日,记者看到,36岁的上海市民陶女士就带着自己7岁的儿子赶到了书展主会场,拿着从网上打印下来的上海书展活动表一行一行地仔细对照着。

“这整整37页A4纸的活动表,真让人有点眼花缭乱。没想到今年上海书展的活动有这么多青少年阅读和亲子阅读的活动。”陶女士说。

“上海书展要保持引领作用,引领不是靠嗓门响,靠的是内涵和深度。更大力度地推荐好作品、创办好活动,是办展的基本要求。”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朱咏雷说。

20日10时,主会场的中央大厅,普通“三口之家”成为舞台上的主角。在一场名为“亲子朗读声音档案会演”的活动中,普通家庭在舞台上真实还原了在家中亲子共读的温暖场景。

“孩子的天籁之音转瞬即逝,爸爸妈妈搂着孩子讲睡前故事的时光也非常短暂,录下你和孩子的亲子故事时光,十年、二十年后再来回听,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温暖?”活动主办方之一、亲子阅读推广新媒体平台“魔法童书会”创始人张弘说。

而更多的爱书人在这七天里,“邂逅”了心目中的偶像,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带着最新作品《二手时间》出现在上海思南文学之家;英国科幻小说家、英国科幻协会奖、雨果奖得主伊恩·麦克唐纳德与中国科幻小说作家韩松来了一场关于“科幻文学往何处去”的对话……

全民阅读的“闹钟”到“生物钟”

“有人曾打过一个比方,说上海书展是全民阅读的闹钟,每年八月都会提醒大家,拿起书本,重温书香。我很开心的是,经过这几年,‘一个闹钟’的情况颇有改观。”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说,如今的上海,除了书展七天,一年当中大大小小的“闹钟”越来越多。

因思南读书会而闻名的“思南公馆”,每周末都会有一场幸福的阅读约会。有“书香2号线”标志的流动图书车,正驶入上海浦东的办公园区、社区,从时间、空间、载体等各方面让阅读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人的内在需求决定了阅读的文化自觉,读书是生活的基本养分,就如同阳光、空气和水,写书人与做书人都在翘首期盼着,何时上海书展能从借助外力的“闹钟”变成影响人们、帮助其将读书内化为一种习惯养成的“生物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